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原子核物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子核物理》,马尔顿主编的一套实验物理方法丛书的第5卷。袁家骝、吴健雄编辑。1961年由学术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分A、B2分册。这本书实际上是论文集,提供论文的作者达50人。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5章。第1章论述了粒子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介绍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离室、充气计数管、闪烁计数器、流光室、切仑可夫计数器、云室、泡室、照相乳胶、半导体探测器以及火花室这几种探测器的原理、结构、类型及应用。

第2章阐述了基本物理量的确定方法。第1节叙述了电荷与线度的确定。介绍了用卢瑟福散射,特征X射线谱和核乳胶中定电荷的方法及确定原子核大小的方法。第2节综述了动量与能量的确定。首先介绍了在云室和核乳胶中对带电粒子动量的测量,而后介绍了用电离室、闪烁谱仪、云室和泡室定能量或射程。关于速度的测量,介绍了飞行时间法和用切仑可夫计数器来测量。至于中子的测量,介绍了测量中子流量、能量、线动量与自旋角动量的反冲技术,以及飞行时间法,晶体衍射及用He3中子谱仪。关于伽玛线 (γ),介绍了内、外转换线,用弯曲晶体谱仪,闪烁光谱术和对谱仪来确定γ线的动量和能量,还介绍了簇射探测器,γ射线望远镜,吸收法测γ线能量以及在核乳胶中对γ射线的探测与测量等。A分册的最后介绍了中微子及中微子反应。

第3章论述了原子核和单个粒子质量的确定方法。介绍了质谱仪,用核反应和核蜕变能量及微波谱确定原子质量,用云室、泡室及在乳胶中确定质量的方法。第4节给出了自旋、宇称和核矩的确定。介绍了谱仪法和间接法。谱仪法中介绍了可见与紫外光谱仪、微波法、核磁共振、电四极共振及电子核双共振(ENDOR)技术。间接法介绍了角关联、转换系数和核取向等内容。

第5章论述了对电子和光子极化的确定。这节对相关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讨论。第6节介绍了寿命的测量方法。第7节是核反应中物理量的确定方法。具体介绍了核反应Q值,核能级,各种反应截面的确定。第8节介绍了流量和密度的确定,具体介绍了带电粒子,微分X射线光子流量的确定以及总束流能量的确定。本书第3章论述了核粒子源与辐射源。介绍了天然放射性源、各种能量的人工粒子源。

第4章论述了束流的输运系统。介绍了束流的偏转、聚焦系统、束流分离器、列举了某些实际束流输运系统。第5章介绍了核过程中的统计涨落,它和附录1一起,给出了数据处理的知识。附录2介绍了相对流运动学。附录3给出了基本粒子与共振态的性质。

本书对有关问题的综合评述加以精选,进行编辑成书。对核物理实验方法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原理、方法、设备和技术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都作了全面而又详实的介绍,可供实验工作者据情从中选择。这是其他同类著作所不能比拟的。

作者简介

袁家骝、吴健雄都是美籍中国核物理学家。吴健雄 (1912— ),生于中国江苏太仓县。1936年赴美留学后,长期从事核物理学工作,1956年她用钴60做的高难度实验,验证了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关于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学说。她对于β衰变的一系列实验工作,特别是1963年证明的核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定律,在历史上第1次由实验证实了电磁作用与弱作用有密切关系,对后来电弱统一理论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她以其众多的贡献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她得到了美国10余所著名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美国总统授予她1975年国家科学勋章,1978年荣获国际辛的沃尔夫基金首次颁发的奖金。1958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

工具书的分类

工具书[1]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按文种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有辞书、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地图、名录等[2]

视频

原子核物理 相关视频

近代物理第二讲:原子核物理专题--名师微课堂
近代物理2:原子核物理专题(二)

参考文献

  1. 常见的工具书术语,新浪博客,2008-11-29
  2.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中学生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