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原肠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肠胚
来自网络的图片
原肠胚

中文名称 :原肠胚

别 名 :神经胚

构成细胞层 :三层

原肠胚(gastrula)是指具双胚层或三胚层的动物胚胎。动物胚胎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由囊胚发育而来。囊胚的部分细胞通过种种方式迁移到内部,形成双胚层或三胚层的原肠胚。低等动物如腔肠动物仅有两个胚层组成;许多高等动物则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了中胚层。内胚层所包围的腔称原肠腔。原肠胚形成中的细胞迁移称原肠作用。其方式多样,有内陷、外包、分层、移入、集中、延伸等。在这时期,细胞核开始起主导作用,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分化显著,为组织发生、器官发生打下基础。

基本信息

从扁形动物开始,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出现了中胚层,从而引起了身体结构上的复杂分化,这在动物的进化史上是个重大的发展。原肠胚是由囊胚细胞迁移、转变形成的,它由三层细胞层构成:外胚层(ectoderm)、中胚层(mesoderm)、内胚层(endoderm)。在囊胚不断向内凹陷的过程中,形成外、中、内三个胚层,内胚层中间的空间是原肠腔。外胚层和内胚层最终形成组织的鞘,即上皮(epithelia),覆盖在器官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原肠胚外胚层发育成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皮及其附属结构;中胚层发育成骨骼,肌肉,循环,排泄,生殖系统等;内胚层发育成,胰等腺体,呼吸道,消化道的上皮.在原肠胚中形成的新的细胞关系,激发了细胞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代谢的变化、细胞的移动,最终形成组织和器官。除单细胞的原生动物门外,从海绵动物门(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生物)在胚胎发育时出现了原肠胚。

主要特征

体制为两侧对称两侧对称又叫做左右对称,是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能将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这样,动物的身体就明显地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由此又引起功能上的分化:背面主要担负保护作用,腹面主要管运动和摄食,身体的前端为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集中的地方,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和准确。两侧对称也使动物的运动从不定向转为定向,既适合于游泳,又适合于在物体上爬行。总之,两侧对称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出现了中胚层的发生,引起了动物身体结构上一系列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分化,为动物身体结构的发展和器官功能的进化创造了条件。例如中胚层形成肌肉,增强了动物的运动功能;运动功能的加强和两侧对称的体制的形成,使动物的运动速度提高了;快速运动和感觉器官的完善,又使动物能够有效地摄取更多的食物,从而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展和排泄系统的形成。中胚层还分化形成一种柔软组织,叫做间质(或称为实质)。间质充满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之间,以至没有明显的空隙将肠道和体壁分隔开来,所以扁形动物又是无体腔的动物。间质有贮藏水分和养料、输送营养物和排泄物、保护内脏器官以及再生新器官等多种功能。

产生了复杂的器官系统

扁形动物的体壁由表皮和多层肌肉组成,又叫做“皮肤肌肉囊”。这种体壁有保护和运动双重功能。其中,肌肉是由中胚层起源的。由口、咽和肠道组成了不完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相对集中形成了一对脑神经节和两条腹神经索,加上神经索之间连结的横神经,构成了梯状神经系统。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常有眼点、平衡囊等感觉器官。排泄系统由焰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属于原肾型。生殖系统比较复杂,多为雌雄同体,由生殖腺、生殖导管和前列腺、卵黄腺等附属腺体组成。胚胎发育到原肠胚时期后,就不能再进行胚胎分割技术的处理,否则有可能导致胚胎死亡。[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