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参宿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参宿七

 

 

 

参宿七,即猎户座β(Beta Orionis),其天文学特有名称是Rigel,源自阿拉伯语,有“左腿”的意思。全天最亮的二十颗恒星中排行第七名,又是最亮的蓝超巨星,虽然名为β星,但绝大多数时候比α星参宿四还要亮(因为参宿四是一颗不规则变星,参宿七的亮度也会变化)。

参宿七的视星等约为0.13,绝对星等为-7.92 [9] ,距离地球约863光年。其光谱类型属于B8Ia [7] ,论恒星阶段,参宿七属于超巨星。论恒星大小,参宿七属于蓝超巨星,光度为太阳的12万倍 [9] ,它是猎户座最亮星。

恒星简介

参宿七(英语:Rigel A),在拜耳命名法中称为猎户座β(β Ori, β Orionis),是猎户座中最亮的恒星,并且是全天第7亮星,它的视星等约为0.13等。从地球上观察,这是个三合星的系统,主星为参宿七A(Rigel A),是颗绝对星等-7.84等的超巨星 [9] ,亮度为太阳的130,000倍 [1] ,是颗有固定周期的天鹅座α型变星。以小型望远镜就可以看见的参宿七B,本身就是光谱联星,由两颗光谱类型为B9的蓝白色恒星组成。

虽然在拜耳命名法为β星,但它始终比猎户座α(参宿四)明亮。从1943年以来,它的光谱就被当成其它恒星光谱分类的校准光谱之一。

参宿七是著名的蓝白色超巨星,位于猎户座的右下角,目视星等约在0.05~0.18之间变化,绝对星等-7.92 [9] 。表面温度1.13万摄氏度,半径为太阳的77倍,总光度为太阳的11万倍,距离地球863光年。 观测表明,参宿七不仅连续地吹出很强的星风,还以间断的方式抛出物质,形成一个膨胀的气壳。它最亮时成为猎户座的第一亮星,光度变化规律有待研究

性质

以光谱估计参宿七的距离在700和900光年(210和280秒差距)之间,而依巴谷卫星的视差测量给出的距离是860光年(260秒差距),误差范围约为9%。它是一颗蓝超巨星,质量大约是18太阳质量,闪耀着大约117,000倍太阳的光度。干涉仪测量出它的角直径,在修正周边昏暗效应之后,大约是2.75 ± 0.01mas。在前述估计的距离下,它的半径相当于74个太阳半径。如果在1天文单位的距离上,它的角直径是35°,并且视星等是 -38等。

因为它是在星云状物质中穿越的明亮天体,参宿七照亮在他附近的一些尘云,最明显的是IC 2118(女巫头星云)。参宿七也与猎户座大星云相关联 --或多或少有相同的视线速度-- 几乎是两倍远的距离。尽管距离不同,参宿七通过空间的距离投影和对它年龄的估计,认为它是来自星云。由于这个结果,参宿七有时被分类为脱离猎户座OB1星协成员,还有天空中许多明亮的恒星;更具体的说,它是金牛-猎户R1星协的成员,是最近新设立(形成)的OB星协,包含了更多接近星云的亮星。

宿七是一颗超巨星变星,它的变化肇因于与天津四,脉动变星天鹅座α型变星的原型,相似的恒星脉动。参宿七的径向速度变化证明它至少有19种非径向模式的同时摆动,变异的时间范围从1.2天至74天。它是颗值得注意的蓝超巨星,因为它产生脉动的能量感觉上是来自核心燃烧中的氢壳层。已知参宿七的系统有三颗恒星,也有人认为系统中可能还有第四颗,但普遍认为这是主星的变异,引发表面的物理脉动造成的一种曲解

系统

至少从1831年起就已经知道参宿七是目视联星,F. G. W.斯特鲁维对这个系统进行了测量。尽管参宿七B并不是很暗,6.7等,但靠在亮度是它500倍的参宿七A旁边,使它成为150 mm(5.9英寸)小望远镜挑战的目标 150 mm(5.9英寸)。不过一架品质良的 7 cm(2.8英寸)望远镜,使用150×,在良好的视宁度下,还是可以看见参宿七B。以参宿七的距离估计参宿七B与主星相距大约2,200天文单位(光程12.7天);由于它们共享自行,因此观察不到它的轨道运动也不足为奇。

参宿七B本身也是光谱联星,组成的两颗主序星以9.8天的轨道周期绕着它们质量中心运转。这两颗星的光谱类型都是B9V,质量分别是太阳的2.5和1.9倍。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长期以来都在争议参宿七B可能是可见的双星。一些有经验的观测者声称它们确实看见了两颗恒星,但大多数的观测者都无法确认;事实上,认为是联星的拥护者也无法重复他们结果。现已排除参宿七B有目视可见伴星的可能性。[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