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双扇蕨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双扇蕨属,双扇蕨生长在大约二亿年前,比恐龙还要早,因其形状酷似蒲扇而得名。有“活化石”之称。[1]

简介

土生较大型的蕨类。植株高达2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1厘米,木质,有管状中柱,被黑褐色坚硬刚毛状的鳞片。

产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宝鼎地区、海南和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斐济群岛均有分布。

特征描述

Reinw. Syll. Plant. 2: 3. 1824; Copel., Gen. Fil. 5: 177. 1947; 傅书遐,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208.图279, 1957; Ching in Acta Phytotax. Sin. 16 (3): 16. 1978; S. H. Wu et Ching, Fern Fam. et Gen. Chine 482. f. 5: 185. 1991.

土生较大型的蕨类。根状茎长而横走,粗壮,木质,有管状中柱,被黑褐色坚硬刚毛状的鳞片。叶远生,单叶;叶柄比叶片长,光滑,上面有纵沟,基部不具关节;叶片及主脉多回两歧分叉,形成多数不等长排列成扇形的裂片,第一回分叉将叶片等分为两部分,然后各自再多回二歧分叉。叶脉网状,小脉明显,网眼内有反折而分叉的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小,圆形,点状或近汇生于联结的小脉上,无囊群盖,隔丝棒状或盘状;孢子囊少数,球状梨形,具有4行细胞的短柄,环带通常垂直,由12个增厚的细胞组成。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光滑。染色体基数x=ll。

产地生境

约有8种,产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有3种,分布于华南、西南和台湾,生长于密林下地上。

属的模式: Dipteris conjugata Reinw.原产爪哇,分布自斐济群岛至马来西亚及中国华南。

所有物种

中华双扇蕨 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

双扇蕨 Dipteris conjugata (Kaulf.) Reinw.

喜马拉雅双扇蕨 Dipteris wallichii (R. Br.) T. Moore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