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反社会人格障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反社会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即病态人格。是指偏离正常的、或者说是不正常的人格状态。自杀未遂人群中的人格障碍患病率高于一般人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或社会性病态,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

概述

—dis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特征是一贯不顾社会义务、缺乏感情、对他人漠不关心;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之间差异很大,并不易为经验所纠正,即使受到惩罚也如此;对挫折的忍耐力低、攻击(包括暴力攻击)的释放阈值低;倾向于责备他人或对自己与社会发生冲突的行为进行辩解。包括:悖德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所谓人格障碍,是指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者人格在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精神异常。人格障碍导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障碍,但是思维和智能方面无异常,意识清晰。这类人的人格缺陷是持久的、顽固的,多数延续到成年阶段,甚至终身不能改变。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1835年,德国皮沙尔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指出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亦无妄想或幻觉。后来“悖德狂”的名称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狭义的人格障碍,即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此种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人,其中1/3—2/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人格障碍。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相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人格障碍不属于精神病,但是根据传统和实际临床诊治情况,属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因此,在处理方法上与精神病不同,患者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要负法律责任,但是量刑较轻。既然是心理疾病,除了社会教育、管理方法或刑事处理外,还应该接受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轻症状。

人格障碍应该与人格改变有明确区别。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的表现,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就出现人格问题,至成年期呈现明显病理性人格,并延续终身。人格改变或准确地说继发性人格改变,通常出现在成年期,由于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严重精神刺激之后发生的人格偏离。

临床表现

1、高度攻击性:患者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已众所周知,然而却有一些并无攻击行为。反社会人格可分为具有攻击型行为和不具有者二类,前一类具有终生发生人身暴力的倾向。

2、无羞惭感:传统认为此类人无羞惭感,缺乏与焦虑相关的植物神经反应(包括皮肤直流电反应)。

3、行为无计划性:无情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大多受偶然动机,情绪冲动或本能愿望所驱使,缺乏计划性或预谋。

4、社会适应不良:适应不良是此类人格障碍患者的重要特征。由于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从经验中取得教益,因此本症是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行为的模式[1]

病因

病态人格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以下是有依据的相关资料:

1.遗传。本症在亲属中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相关,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有资料表明,患者双亲的异常脑电图率较高;单卵孪生子的性格一致率较高,脑电图很相似,犯罪率超过双卵孪生子。病态人格的寄养子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较高的病态人格发生率。

2.大脑发育不良。脑电图检查证实该类人格患者大脑发育不成熟,可能有过大脑损害。从病理心理学分析,患者的心理行为具有幼稚、很不成熟的特征,是人格不成熟的病理变化。

3.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少调查表明,童年的精神创伤、不和睦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在致病上亦起重要作用。人类人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别是在婴幼儿和儿童期,这已是公认的事实。[2]

检查

人格障碍一般于早年开始,此类偏离正常的人格,一旦形成以后即具有恒定和不易改变性。他们智力并不低下,但人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地发展,而且人人对自己人格缺陷缺乏正确的判断。如具备以上特征,又能排除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病所致的人格改变,则确定人格障碍并不困难。

并发症

这种人格障碍往往产生反社会的犯罪行为。

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对某些表现可能有一定效果。情绪不稳定者可给以小剂量酚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2—4毫克或氯丙嗪100-200毫克睡前一次。

(二)精神外科治疗:

大脑一定部位定向破坏手术可改善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症状,如冲动行为明显者。但手术可导致不可逆脑局部损伤,故外科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

(三)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的缺陷所在,进而指出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

治疗性社区,或称治疗性团体。实际上是一种生活和学习环境,通过参加其中活动以控制和改善他们的偏离行为。在这里他们可以丢掉那些获得和习得的不良习惯。

其他治疗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使用镇静剂和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且疗效不显著;而心理治疗对那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成为反社会型人格的患者又毫无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施治者可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少数家庭关系极为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患者,可以在学校或机关住集体宿舍或到亲友家寄养,以减少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个别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可送人少年工读学校或成人劳动教养机构,参加劳动并限制其自由。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如上述病例中的李某,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如电击、禁闭等),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冲动,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然后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病态人格一旦形成,不易矫正。因此,必须强调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加强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以防日后人格畸形发展。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有一定帮助,但是难以根治。当患者发生危害社会治安问题时,应予以收容。

案例

阿龙是个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的小伙子,在一家事务所工作,他也爱好文学,虽然多年奋斗,却没有很好的收成,平时显得闷闷不乐。

28岁了,早该是结婚的年龄,可阿龙谈了几个总是不欢而散。究其原因,原来他有一种“洁癖”,他要找的姑娘必须身上一个污点都没有。 。

阿龙一次次的失恋,使他的心态和人格发生了障碍。

当年6月上旬,阿龙躲在一家属楼上,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妇女从楼上经过,他捧起摆在楼道上的一盆仙人掌向该妇女扔去,虽未砸中,但破碎的花盆碎片将该妇女的腿部打伤。

中旬,他在火车站尾随一女青年至某立交桥处,抓住该女青年,用手术刀将其脸上划了两刀后逃走。

下旬,他遇到两名衣着时髦的妇女,夺过妇女手中刚打满开水的热水瓶,两名妇女均被烫伤。

7月的一天深夜,他从一条街上经过,路遇刚从舞场出来的一名青年妇女,该女衣着俏丽,他便尾随至某立交桥口,抓住该妇女后用手术刀在其脸上划了两刀后逃走。

8月的一天夜里,三位女工下班回家,正巧遇上骑着摩托车的阿龙,阿龙突然举起一支玩具洒水枪向三名女工喷射,并迅速疾驰而去,洒水枪中射出的是有毒物质,三名女工均受轻伤,其中一个脸部多处灼伤。

接着8月和9月阿龙用同样的手段作案多起,受害者均为年轻漂亮、衣着入时的青年妇女或女中学生。

阿龙承认,他憎恨一切女人,尤其是年轻、风流、漂亮的女人。有一种很强的报复心理。

阿龙被逮捕了,关进了看守所,在看守所里,他与前去看他的心理专家有这样一段对话。

心理医生: “你怎么回事,怎么会干出那样伤天害理的事?”

阿龙:“丑恶!丑恶!这个世界太丑恶,太肮脏了。”

心理医生:“你说的丑恶,那只是世界的一面,世界上确有垃圾需要打扫,可是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可爱的、珍贵的东西的。你不这样认为?你需要一个心理医生。”

阿龙:“晚了。”

心理医生:“你对爱情太苛刻,许多方面都不符合人性。”

阿龙:“可我不能容忍,绝不能容忍。”

心理医生:“你能对我说,你是一个污点都没有的人吗?”

阿龙:“我不能。”

心理医生:“那你怎么能这样要求别人?”

阿龙:“男人和女人不同。”

心理医生:“男人可以是开放的,女人必须是封闭的?”

阿龙:“也许。”

心理医生:“你的这种几乎专制的冷酷,这种毫无同情心的苛求,这种对社会和人生近乎幼稚的认识,这种对别人的过失毫无宽容和谅解的态度,会造成你爱情的悲剧。”

阿龙:“我很苛刻。”

心理医生:“你大概也是那种对于你所爱的人,不仅要占有她的现在和将来,还包括她的过去,对吗?”

阿龙:“对,正是如此。”

心理医生:“可你能看透她的过去吗?能查得清楚吗?她会把她的隐秘告诉你吗?”

阿龙:“我有办法。”

心理医生:“嗯?”

阿龙:“我会检查,体检。”

心理医生:“女孩子愿意吗?”

阿龙: “如果她跟我结婚,她是不可能拒绝的。你知道,拒绝意味着什么?”

心理医生: “当你伤害那些与你无冤无仇的妇女的时候,你心里是一种什么感情?说真心话。”

阿龙:“痛快,真痛快,简直是一种发泄。我看见那种漂亮,真正有魅力的女人,我就会失去控制,想在她那张漂亮的脸蛋儿上划两刀,就像在那从厨房里刚端出来的鸡蛋羹上划几刀一样。”

心理医生:“在你伤害这些女人之后,你是否感觉到一种像是一脓肿在排出了大量的血脓之后,既有些疼痛,却又强烈地感到轻松、欣快、疲惫、刺激?甚至还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阿龙:“你怎么会知道?”

心理医生: “如果,放你出去,你还会不会再干这样的事?”

阿龙:“我不知道。也许不会,也许会。”

心理医生:“你想不想你的父亲、母亲、妹妹?”

阿龙:“别提他们!我的父亲和我本来就不是亲的,看见我他就会想起我母亲的前夫!他恨我,我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我离开那个家了,那个家原来就不是我的家!现在称了他们的心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