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叠氮化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叠氮化钡是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1]、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2]

名词解释

叠氮化钡(Barium az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a(N3)2,容易爆炸,但其对震动的感度不如叠氮化铅。

理化性质

熔点:120℃

密度:2.936g/cm3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可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

用途

叠氮化钡可用来制备叠氮酸和各种叠氮化合物,包括叠氮化钠、叠氮化钾、叠氮化锂、叠氮化铷、叠氮化锌等。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护手套。

呼吸防护:应戴防护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储运

储存在阴凉、通风仓库内,按爆炸品配装表分类划区储运。远离火种、热源。密封包装,不可与空气接触。轻装轻卸,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