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高座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高座台日交流协会

图片来自roc-taiwan

台湾高座台日交流协会,简称台湾高座会,原本是一个由日治时期曾参与高座海军工厂飞机制造工事的“台湾少年工”的交流组织,除促进旧台籍高座少年工联谊外,也与日本之高座会进行交流。

历史

1942年10月起台湾总督府以海军军属名义,招募公学校、高等科及中学毕业的青少年至日本神奈川的“海军航空技术厂相模野出张所”,专门制造各式军用飞机,并以半工半读和高薪为号召,吸引许多人报考。由于这些青少年多数年未满20,被称为“台湾少年工”。海军航空厂次年改名为高座海军工厂,在战争中共制造了上百架飞机。战后这些少年工在1946年初,分搭六艘船(米山丸等)陆续回台。[1] 并在1987年组成“台湾留日高座同学会”(简称台湾高座会)以纪念当年的历史。

台湾高座会沿革记事

  • 1964年初-日本高座会成立(台湾少年工正会员六十人,供事日本人为准会员二百人)。
  • 1977年起-日本高座会有关人员与台湾方面热心同学联系,紧密谈论成立台湾高座会事宜。
  • 1982年12月-台北高座同学会成立。
  • 1983年1月-新竹高座同学会成立。
  • 1983年2月-桃园高座同学会成立。
  • 1984年4月-杨梅高座同学会成立。
  • 1984年7月-新化高座同学会成立。
  • 1985年7月-虎尾高座同学会成立。
  • 1986年8月-彰化高座同学会成立。
  • 1986年8月-北港高座同学会成立。
  • 1987年12月-嘉义高座同学会成立。
  • 自1987年起-从台北区新竹区成立高座会以后,消息传遍全台各地陆续成立高座会,台中区,台南市区,高雄区,屏东区,新海区,苗栗区,斗六区,台南县区,新高区,屏北区等共二十区会成立。
  • 1988年6月-戒严解除后,台湾高座会第一届全国联谊大会,由台中区会承办,在全国大饭店举行。正名改为“台湾留日高座联谊会”,并追认李雪峰、周风其为台湾高座会总会会长与总干事,当时会员多达3200人。
  • 1993年6月9日-在日本大和市,举办同学赴日五十周年庆典大会,由市议会议长石川公弘发起,市长井上孝俊支持成立“原少年工赴日五十周年归乡欢迎大会”,参加人数超过三仟人,高座会会员1200人参加,在会中由总会长李雪峰宣布赠送大和市台湾式凉亭,以垂纪念增进情谊。
  • 1997年10月-在日本大和市举办“台湾亭”之揭幕与赠送仪式,建立在泉之森公园亲子广场。
  • 1999年10月-“难忘高座情”出版,记载二次大战日本海军秘史之一,台湾少年在日本造飞机奋斗史,并赠送国家图书馆,包括十三件资料做为历史档案。
  • 2000年4月-日本“高座日台交流之会”成立,与1964年成立之“日本高座会”并行运作,正式为日台交流之窗口。
  • 2003年3月-内政部函准更名“台湾高座台日交流协会”,在台北三军军官俱乐部召开成立代表大会,暨选举理事长、理监事,由现任总会长当选理事长,及现任各区会会长,干部当选常务理监事,并大会通过聘请谢清松为秘书长。
  • 2003年10月-当年适逢高座海军工厂成立六十周年,继五十周年组成大型访问团前往亲善交流,由“日本高座日台交流之会”与“日本高座会”及当地各界组成欢迎委员会,举行盛大纪念大会,及日本政府颁发迟来的毕业与在职证书,并神奈川县议会,大和市政府赠送感谢状。感谢本会对两国交流之贡献。参加人数会员600人共1200人热烈参与盛会,颁发毕业及在职证书,可谓“迟来58年的证书”。
  • 2013年-七十周年活动时,台湾高座会总会长李雪峰表示:“还健在的高座少年已不及一千人,今年有能力参加庆典的更只剩下两百五十人…所以就把今年当成最后一次同学会吧。

参考文献

  1. 郑闵声/台北报导,"少年工赴日70年 最后同学会"存档副本.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6). ,中国时报,2013-05-05 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