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铁DT650型蒸汽机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铁DT650型蒸汽机车

图片来自flickr

基本资料

地理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

生产年份  1939年—1951年

车辆产量  37辆(DT651~DT687)

车辆类型  蒸气机车

轨距    1,067 mm

台铁DT650型蒸汽机车,是台铁史上的“最后的蒸汽火车”之一,它的绰号有:蒸机国王,蒸汽火车国王等。在日治时代称为D51型,是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及战后台湾铁路管理局的客货两用之过热式蒸汽机关车,共有37辆,亦在1982年的香港电影最佳拍档》中,狂人帮把King Kong和光头神探绑在火车轨上,图用手摇车把他们辗死。后白手袜党改动道岔,把狂人帮的手摇车导向另一端路轨,其后遇到的蒸汽机车,便是DT650型(DT687号)[1][1]

引进历史

  • 1930年代,随著日本国内经济复苏,铁路货运需求量大增,货物用机关车逐渐恢复制造,台湾在此一风潮下,需求量日益增加。
  • 受到日本D51型设计、运转成功的影响,铁道部自1939年起,开始订购D51型,台湾铁路货运运输至此进入了新的时代。
  • 于1939年,四部川崎制之D51型抵台,编号D51 4~D51 6,日本第一辆在台上路的型式并非其第一号的情形再度重演,当时可能受到一些事故影响,使得铁道部所发的编号不等于完工出厂的顺序。此外,D51型的到来,也终止了日本国铁9600型(总督府车型编号800型,台铁DT580型)的采购,台湾日治时期购入的三十二辆虽与日本本土的同型车有重号情形,但构造上的差异使二者不至于相互混淆。
  • 之后,铁道部以年年订购的速度,使D51型年年来台,数目渐增。1941年,铁道部一口气向川崎购入12部车头,使得机车总数在所有形式中占第三位。1942年、1943年先后向汽车会社、日立制作所购入六辆、三辆,数目正式突破20大关,增到27部。
  • 到了1942年中途岛海战,日本败北,制海权及其优势尽失,美军对日本进行海上封锁,限制他国船只接近及日船出外,铁道部向日立购买的D51 28~D51 32因而被迫滞留日本。当时,日本铁道省征用此五部,编为D51 1162~D51 1166号,用于九州肥萨线关西关西本线,然而在战争威胁下,本身的号码牌及动轮铭刻仍为原本用于台湾的编号,与铁道省的报告中大不相同。二战结束后到了1946年4月,此五部在台湾方面的要求下才被索回,抵台后,数目增到32部,正式突破30大关。
  • 1945年台湾为国民政府接收,当时之前台湾饱受盟军轰炸机的蹂躏,一切工业建设大半化为废墟,台铁在复原上,频频受阻,加上机车大多老旧,因而决定新购车头来支援其他不堪用的车辆。在1949年国府迁台、D51 28~D51 32抵台后,决定沿用日系蒸机。1951年,利用联合国的援助,最后由汽车会社、三原车辆(现:三菱重工三原制作所)制造之五部D51型(此时已改称DT650型)抵台,编入DT683~DT687,数目增至37部,仅次于DT580型的39部及CT150型的43部。

相关视频

台铁 CT150和 DT650 蒸汽火车并行尬车的1960年代,带动台湾经济向前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