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风盖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风盖伊是1992年太平洋台风季最强烈且持续时间最长的风暴,于11月14日由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的季风槽[1]形成,该季风槽还催生出另外两个天气系统。途经马绍尔群岛时,盖伊已经成为一个还在继续增强的台风,并在完全穿过该群岛后在公海上空达到最高强度。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估计其最高风速达到每小时295千米,最低气压低至872毫巴(百帕,25.8英寸汞柱)。不过西太平洋的官方预警中心日本气象厅估计系统风速为每小时205千米,气压900毫巴(百帕,27英寸汞柱)。达到最高强度后,盖伊由于与另一个台风的相互影响而迅速减弱,到11月23日袭击关岛时风速已降至每小时160千米。之后风暴曾短暂地再次强化,之后再次减弱,于11月30日在日本以南洋面转变成温带气旋。

台风最先袭击了马绍尔群岛,造成5000人无家可归,大量农作物受损,该国首都马朱罗在风暴期间出现停水断电。群岛上没有当地人丧生,但有一位水手遇难。盖伊袭击关岛时成为该岛这年遭遇的第六个台风。之前岛上大部分品质较差的建筑物都在台风奥马尔来袭期间被毁,所以这次的台风没有对岛上造成严重损失。由于强度降幅很大,这场台风的内核混乱,产生的降雨量很小,但强风吹起的海水烧焦了关岛上的许多植物,导致大面积脱叶现象。在纬度更高的地区,台风摧毁了塞班岛上一套房屋,日本冲绳出现暴雨,导致洪涝和停电。

气象历史

1992年11月中旬,一个一直延伸到南海西部的季风槽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发展出一股热带扰动。这个季风槽之前已经催生了热带风暴福雷斯特,之后还将形成台风亨特。热带扰动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逐渐组织起来,对流有所增加。11月1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了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到了协调世界时当天下午18点,该机构开始针对位于马绍尔群岛以东洋面的第31W号热带低气压发布公告。日本气象厅当时也对这股低气压的发展进行了评估。次日,该低气压已经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盖伊(Gay)。

盖伊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因为其北面的一个强劲反气旋而朝西面或西北偏西方向移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11月17日早上将风暴升级为台风,日本气象厅则在次日跟进。盖伊首先影响的是梅吉特岛,之后在马绍尔群岛中部穿过。由于海面温度和上层风型都很有利于系统发展,风暴开始进入一段快速增强期,这与11月在附近地区的其它台风情况类似。11月19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盖伊升级为超级台风,其一分钟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240千米。随后台风又得到进一步增强,根据卫星数据分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估计盖伊于UTC11月21日凌晨0点达到了风力时速295千米的最高强度。该机构还估计台风的最低气压低至872毫巴(百帕,25.8英寸汞柱),这令盖伊成了继1979年的台风泰培以来最强烈的台风。与此同时,日本气象厅的估计数据则要低得多,其最高10分钟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05千米,气压900毫巴(百帕,27英寸汞柱)。

达到最高强度后,盖伊西北方向的台风亨特产生的外流令盖伊上空的风切变有所增强,这些风切变令盖伊的北面风眼墙退化,导致其强度减弱。风暴达到最高强度之后仅过了24小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就估计其风速已经下降65千米,低于超级台风的标准,对于处在公海上空的风暴来说,如此大幅度的减弱非常罕见。之前热带气旋预报模型曾预测盖伊会朝向北上或朝东北方向前进,但实际上风暴继续向西北偏西的关岛逼近。虽然系统仍在持续减弱,但其风力直径仍然高达1480千米。到了UTC11月23日凌晨0点左右,盖伊在关岛登陆,成为在三个月时间内袭击该岛的第三个台风。另外两个分别是8月的台风奥马尔和10月的台风布莱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日本气象厅都估计台风登陆时的风速仍然有每小时160千米。盖伊登陆后,台风亨特的影响明显减弱,令前者得以再度增强。11月25日晚,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估计风暴达到了第二波最高强度,风速为每小时215千米。之后系统沿一个亚热带高压脊的西部边缘缓慢移动,并在转向北上的过程中逐渐减弱。到了11月28日,日本气象厅将盖伊降级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于次日跟进。日本气象厅评估认为盖伊于UTC11月30日凌晨0点转变成了温带气旋[2],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仍在继续针对系统发布公告直至12月1日,这也让盖伊成为1992年太平洋台风季持续时间最长的台风,共发布了63份公告。风暴的温带残余加速并转向朝东北行进,经过了日本东南方向海域,之后又越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视频

台风盖伊 相关视频

受季风槽影响 连续四天我市有明显降雨天气
航拍马绍尔群岛

参考文献

  1. 说说季风槽,微博,2016-09-06
  2. 温带气旋是什么意思,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