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弘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弘肇(?-950年),字化元,郑州荥泽县(今河南郑州市惠济区)人,粟特族。五代时期后汉大臣。

英勇善战,归顺后汉高祖刘知远,担任武节指挥、雷州刺史。治军有法,行兵所至,秋毫无犯。平定代州刺史王晖,授忠武军节度使。

后汉建立后,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归德军(宋州)节度使、同平章事。后汉高祖临终,联合苏逢吉杨邠同受顾命。后汉隐帝刘承佑嗣位,授弘肇检校太师兼侍中,拜中书令。时河中、永兴、凤翔连横谋叛,社会秩序大乱。杀戮过滥,嬉游无度,树敌过多。

乾佑三年 (950年),赐死于广政殿,夷灭其族。周太祖郭威践位,追封郑王,以礼改葬。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史弘肇                  出生时间          不详
                字 号         化元                 去世时间         950年
                所处时代         五代                 出生地         郑州荣泽
                民族族群         粟特族                 主要成就         后汉重臣

人物热点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父亲史潘,农民出身。在小时候,史弘肇就和父亲不同,不喜欢下地干活,只知道整天游来荡去,耍弄拳棒,据说他能日行二百里,赶得上奔马。由于只知练武不肯务农,被乡亲们视为不务正业,但史弘肇喜欢这些,也不管别人怎么说了。在后梁末年,朝廷下诏,命令每七户人家出一个人当兵,史弘肇就此参加了后梁的军队,由于他基础较好,武艺超群,被选入了禁军。后来又在石敬瑭的手下做了贴身的侍卫,等石敬瑭称帝时,将他提拔为亲兵的一名低级军官。在刘知远被调到太原驻守时,又将他要到自己的手下,把他提升都将,并兼任雷州刺史。到这时,史弘肇总算出人头地,有了一些地位。

此后,史弘肇为刘知远的帝业立下了不少功劳,在刘知远刚刚称帝时,代州(今山西代县)的王晖反叛,投降了契丹,史弘肇奉命征讨,一鼓作气拿下代州,不久被授任许州节度使,还当上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这样的亲军要职。当时驻守上党(今山西长治)的王守恩请求归降后汉,契丹命令大将耿崇美领兵越过太行山,想直取上党,刘知远让史弘肇前去迎敌,支援王守恩,还没等交战,史弘肇刚到潞州时契丹兵就退走了,史弘肇又一路进兵攻击契丹曾迫降的地区,泽州、河阳等地的将领也纷纷献城投降。所以,刘知远从河东进兵洛阳之所以非常顺利,都是因为史弘肇作为先锋作战得力,屡立战功,占领了通往洛阳的一些咽喉要道。

治军有道

史弘肇虽然自己少言寡语,但治军相当严厉,凡是他手下的将士,不管是谁,只要违犯军纪,绝不宽恕姑息。他的手下有一个指挥使,由于不肯听从史弘肇的调遣,被史弘肇当场乱棍打死,将士们见状都吓得腿直发抖,有了严明的军纪,史弘肇领兵一直顺利地打到了洛阳和开封。在进兵洛阳的时候,他的军队做到了秋毫无犯,因为他的军队纪律最严明,所以战斗力在后汉军中也是最强的。有了史弘肇的这支勇猛善战的部队,刘知远非常顺利地占领了中原大部地区,最后占领了后晋的首都开封。

托孤重臣

在刘知远弥留之际,把儿子托付给了他和杨邠、王章、苏逢吉、郭威等大臣。史弘肇很认真地担当起了辅佐幼主的责任,在河中、凤翔、永兴三地将领反叛时,后汉派兵前去征讨,但京城里的人却惊慌不已,流言也开始在民间和朝廷内外传播开来,京城秩序急需治理。史弘肇掌管禁军,负责京师的治安,他严厉地制裁那些散布流言的不法之徒,有的时候在大街上抓到后把这些人就地正法。那些想趁机作乱的无赖们吓得不敢出来,就连路上别人丢的东西也没有人敢随便去拾。

杀戮过滥

史弘肇辅政后的强硬手段又产生了一些弊端,因为处理极其严酷,只要有一点过错也被处死,根本不问罪的轻重,使被冤枉的人家也不敢申诉,唯恐再遭不幸。有些下级军官,开始用恐吓手段敲诈百姓,获取不义之财。有人抬头看在白天出现的太白金星,被认为私自观看天象,有反叛之心,于是被腰斩处死。有个百姓喝多了酒,和一个士兵发生口角,就诬陷他恶语伤人,也处死,并暴尸街头。  

史弘肇只知道严厉治理,但不知道也不会明辨是非,致使一些大臣如先前的宰相李菘苏逢吉冤杀,他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在李菘被杀后将他的小女儿收做自己的奴婢。还有一个幽州人,名叫和福殷,用十四万缗钱买了一个玉枕,然后派家童和商人李进卖到淮南,再换成茶叶回来。家童贪财,将价值数十万的财物藏了起来。和福殷训斥家童,让他偿还,家童不肯,和福殷就用棍子打他。这个家童就去向史弘肇诬告和福殷,说契丹原来进入开封时,赵延寿曾经让和福殷带着玉枕秘密地给了淮南之主,想联合淮南势力夹攻后汉。史弘肇不问青红皂白,马上派残酷而又善于用刑折磨人的解晖去审问,结果和福殷在酷刑之下被破招认,许多家族的人也被连累处死。然后,他的妻子女儿被史弘肇的手下人分别霸占,财物也被没收。

将相不和

史弘肇不喜欢和文人来往,经常说:“这些文人让我无法忍受,他们总是轻视我们这些武将,说我们是小卒子,真是可恨!真是可恨!” 对文臣史弘肇不愿意交往,所以只能和武将们来往,他对武将出身的郭威极力拉拢,凡事都尽量和郭威他们站在一起,但主政大臣中的苏逢吉由于是文臣,史弘肇就和他过不去。

没有多久,王章在他的府第也设宴招待大臣们,许多人都去了。在这次宴席之上,史弘肇和苏逢吉的矛盾开始公开化。在酒席上,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就行起酒令来,史弘肇不太擅长,而内客省使阎晋卿坐在他的旁边,几次教他,苏逢吉借机说起了风凉话,逗史弘肇说:“旁边有姓阎的人,就不必怕罚几杯酒了。”这一句将史弘肇惹恼了,因为他的妻子正好也姓阎,而且原来是个酒妓,史弘肇以为苏逢吉是在讽刺他,于是大怒,用脏话骂苏逢吉。苏逢吉没有想到会惹下史弘肇,但他也没有示弱,史弘肇更恼火了,挥拳就要打苏逢吉,苏逢吉赶忙跑出去,骑上马溜了。史弘肇跳起来找剑,要出去追苏逢吉。杨邠拉住他说:“苏公是宰相,您如果杀了他,那皇帝的尊严又置于何地,公三思为上。”说完,眼泪掉了下来。史弘肇没有说话,打马而去,杨邠担心再出什么意外,连忙也紧跟着他,一直送到他的家门前才回去。史弘肇虽然没有杀苏逢吉,但将相之间的矛盾激化,关系形同水火。后汉皇帝为化解他们的矛盾,让大臣王峻在公子亭设酒宴调解,竟也没能说服他俩。

他们之间的矛盾,使皇帝和在皇帝身边的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主要是李业,即皇帝的舅舅,他在皇帝的面前经常说一些大臣,特别是史弘肇这样专横不给皇帝留情面的大臣的坏话。史弘肇也没有那么多的心计,不但不知道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自己反而贪污敛财。他曾经遥领睢阳节度使,派他的亲信杨乙去代替他管理政务,杨乙也很贪财,性格残暴,仗势欺压当地官吏和百姓。大小的官员都要向他进献财物,每月杨乙给史弘肇的钱就高达万缗。境内的军民百姓视杨乙为仇敌一般。

被杀身亡

史弘肇做事有时虽然很对,但做法却让人觉得粗暴蛮横,对于一般无所谓,但对皇帝也是如此,这就给一些人提供了攻击他的好机会。

史弘肇只知道和武将交往,信任武将而对所有的文臣有偏见,这也使他吃了大亏,丧了性命,内客省使阎晋卿在知道他将有不测的确切消息后,冒着杀头的危险急急忙忙去他的家里告诉他,但史弘肇竟以有他事为借口不见,第二天就丧了命。李业等人因为受史弘肇的压制,做不了高官,就在隐帝面前寻机挑拨,而隐帝刚刚成人,也想自己主政,摆脱史弘肇这样的大臣的控制,李业就投其所好,说史弘肇这种人如果听任他们专权,时间长了就会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心生异志,就会加害皇帝了。这使隐帝异常恐慌,对舅舅李业的话深信不疑。从此隐帝主动和舅舅在宫中秘密谋划如果诛杀史弘肇等人。商议好了之后,又偷偷地去告诉太后,李太后说:“此事怎么能这么草率呢!要和其他的宰相商量一下。”李业在一旁说:“先帝说过,朝廷的大事,不要和那些书生们商量。”太后还想劝阻,隐帝不高兴地说:“国家大事,闺门里的妇人知道什么!”说完甩袖子就走了。

不久,在史弘肇和杨邠、王章奉命上朝时,史弘肇在宫殿外边的走廊下被几十名武士杀死了。

人物评价

  • 史弘肇是后汉的开国功臣之一,治军有方,纪律严明。
  • 和平环境里,不能稍微改变一下处事方略,以致做事得罪了一些人,尤其是皇帝。
  • 还有对于文臣的无原则的偏见,也使他更加孤立,在大难临头的时候,把阎晋卿一番苦心和好意拒之门外,这等于将自己的性命也送到了他人的手中。


史籍记载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七(汉书)列传四》[1]  
  • 《新五代史卷三十 汉臣传第十八》[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