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生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生才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出生 1964年12月
江苏南京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史生才 (1964年12月 - ) 男,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研究专家[1],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中科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主任,"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主任和首席科学家[3]

人物简介

史生才研究员是“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财政部“国外引进杰出人才计划”入选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200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史生才研究员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超导低噪声检测技术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已取得许多高水平的成果:超导HEB混频技术研究(远红外领域最灵敏的探测技术)是我国的首例,也是国际上首例利用4-K闭环低温制冷系统成功观测到超导HEB混频器件的特性;而600-720GHz超导SIS混频器(毫米波亚毫米波领域最灵敏的探测技术)达到了五倍量子极限的噪声性能,与目前国际前沿研究水平相当,在国际上该领域也有相当的影响。史生才研究员是我国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天文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 目前正在主持海峡两岸SMA亚毫米波阵合作项目和参与国际合作ALMA项目(本世纪前叶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天文项目)的总体构想。

个人经历

史生才,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6年获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天文系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兼职教授,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兼职博导。史生才研究员是1998年度国家基金委"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1999年度财政部"国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007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入选者。

史生才研究员主要从事基于低温超导器件的太赫兹高灵敏度微弱信号探测技术研究及应用系统研究,在该领域已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100-GHz频段超导SIS接收机,并在其基础上成功研制了多谱线接收系统;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500-GHz频段的低耗电小型化超导SIS接收系统,在我国首次观测到亚毫米波段的星际分子谱线;率领其团队与日本NiCT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基于 NbN超导隧道结的500-GHz频段高性能超导混频器,在国际上首次将NbN超导混频技术应用于天文观测研究等。发表高水平(SCI收录)学术论文多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4]、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研究方向

太赫兹探测技术、方法及应用

专家类别

国家杰出青年/百人计划/研究员

个人职务

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主任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主任

所获奖项

2019年11月18日,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揭晓,史生才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