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始皇本纪
来自网络的图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的内容。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嬴政及秦二世赢胡亥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秦始皇本纪以秦始皇赵政(嬴政)和秦二世赵胡亥的活动为中心,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1]

作品名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作品别名:秦始皇本纪-《史记》 作品体裁:纪传体通史
作品出处:《史记》 创作年代:西汉 作    者:司马迁

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2]

《史记》中将相和

作品原文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质子:被派到别国做人质的人,多为诸侯之子。质子外交源于春秋,盛于战国,质子成为各国之间表明信用的凭证。】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舍人:门客。】,蒙骜、王𬺈、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委:委托。】国事大臣。

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𬺈死。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畼、有诡。岁大饥。四年,拔畼、有诡。三月,军罢。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内:同“纳”,缴纳。】粟千石,拜爵一级。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冬雷。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支属:亲属。】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蒲、鶮:一说为名叫蒲的士卒,一说为蒲、二邑,这里采用后种一说法。】反,戮其尸。河鱼大上,轻车重【重:大。】马东就食【就食:到有食物的地方去。】。

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九年,彗星见,或竟天【竟天:划过天空。】。攻魏垣、蒲阳。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冠:男子成人礼,在二十岁左右举行。】,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生得:活捉。】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枭首:斩首示众。】。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鬼薪:在宗庙服劳役。】。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是月寒冻,有死者。杨端和攻衍氏。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𬺈为将军。齐、赵来置酒。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倍:通“背”,背叛。】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于是使斯下【下:使屈服。】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翕:闭合,引申为隐秘。】而出不意,此乃智伯【智伯:晋国上卿,被赵、魏、韩所灭。】、夫差【夫差:末代吴王,为越国所灭。】、愍王【愍王:齐王,被燕将乐毅击败。】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亢礼:也作“抗礼”,指用平等的礼节相待。】,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挚:通“鸷”,勐禽。】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约:穷困。】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十一年,王翦、桓𬺈、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斗食:指军吏的俸禄。】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安阳,桓𬺈将。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者,晋【晋:三晋,即赵、魏、韩。】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十三年,桓𬺈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𬺈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𬺈定平阳、武城。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韩王请为臣。

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狼孟。地动。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于秦。秦置丽邑。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地动。华阳太后卒。民大饥。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坑:也作“坑”,一说为活埋,一说为把人杀死后将尸首堆积起来。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降卒,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降卒,活埋之说显然不合理。春秋时,战争胜利一方就有堆积敌人尸首筑为京官的做法,以此炫耀武功。而秦王政坑杀仇家、诸生,并不是作战之后所为,筑京官之说似乎也不合理。所以此处只译为“坑杀”,以求折中。】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大饥。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

..........

..........

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绂【绂:蔽膝,代指祭服。】,车黄屋,从百司,谒七庙。小人乘非位,莫不恍忽失守,偷安日日,独能长念却虑,父子作权,近取于户牖之间,竟诛猾臣,为君讨贼。高死之后,宾婚未得尽相劳,餐未及下咽,酒未及濡唇,楚兵已屠关中,真人【真人:指刘邦。】翔霸上,素车婴组,奉其符玺,以归帝者。郑伯茅旌鸾刀【郑伯茅旌鸾刀:《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伐郑,郑襄公袒露上身,左手持茅旌,右手持鸾刀,亲自出迎谢罪。茅旌,旌旗。鸾刀,祭祀时割牲肉的刀。】,严王【严王:楚庄王。东汉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庄为严。】退舍。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贾谊、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孤:指新君。】,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纪季以酅:《左传·庄公三年》记载,纪季献出酅邑投降齐国,后来纪国灭亡,酅邑却延续了纪国的祭祀,因此《春秋》对其加以褒扬。】,《春秋》不名【不名:不称名,以示尊敬。】。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3]

创作背景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认为,从前黄帝以天为法,以地为则,颛顼、帝喾、尧、舜四位圣明帝王先后相继,各建成一定法度;唐尧让位于虞舜,虞舜因觉自己不能胜其任而不悦;这些帝王的美德丰功,万世流传。因此作《五帝本纪》第一。[4]

作者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夏阳(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采集史迹传说。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增长了见识;他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写一部“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的通史的遗愿。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时因友军接应不力身陷重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以宫刑。受此大辱,司马迁愤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相关视频

老梁:为什么《史记》是中国历史书上最独一无二的?别的没法比!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1],百度,2018-10-21
  2. 《史记》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史书?,百度,2018-10-21
  3. 《秦始皇本纪 原文及注释,5000yan,[引用日期 2022-12-09]
  4. 霍松林 赵望秦.宋本史记注译(第十册).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1:3291,[引用日期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