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叶万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叶万辉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出生 1963年5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叶万辉,男,1963年5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华南植物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鼎湖山树木园主任,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2]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广西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学杂志》、《武汉植物学研究》、《广西植物》、《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杂志编委,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

个人简介

叶万辉,博士生导师,华南植物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鼎湖山树木园主任,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广西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学杂志》、《武汉植物学研究》、《广西植物》、《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杂志编委,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曾赴美国Georgia大学生态研究所做访问研究。一直从事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工作,近期侧重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以及外来种入侵的生态学研究。现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主(参)编

学术著作(文集)9部,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外来种入侵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专著《生物入侵理论与实践》一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有关外来种入侵及其防控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多篇,由SCI收录的有19篇,其中10篇发表在学科领域的前30%的期刊上。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6[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称号(2006)[4]。培养研究生27人,其中博士生18人,硕士生9人,现已毕业博士生12人,硕士生5人。

教育背景

1980年9月-1984年6月: 东北林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6月: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

1990年9月-1993年6月: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

叶万辉

工作简历

1987年6月-1989年9月:黑龙江中医学院(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助教;

1989年9月-1994年9月:黑龙江中医学院(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讲师;

1994年9月-1996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1996年9月-1997年5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教授;

1997年6月-现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6月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9年3月-1999年9月: 美国University of Geogia访问学者。

现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保育生态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硕士、博士)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广西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学杂志》、《武汉植物学研究》、《广西植物》、《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杂志编委,广东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

科研工作经历

1987-1997年,黑龙江中医药学院(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997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来从事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和外来植物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32人,其中博士生22人,硕士生10人,现已毕业博士生18人,硕士生3人。

研究领域

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群落与种群生态方向;

生理与实验生态方向;

分子与遗传生态方向

业绩

1.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IX.尺度变化对α多样性的影响,1998,生态学报,18(1):10-14

2. 三大硬阔树体动态结构的研究(II)叶的生长与死亡过程,1998,应用生态学报,9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定位研究(IV)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组织结构的小尺度差异,3. 1998,《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第8集)气象出版社,pp,24-31

4. 龙牙葱木种群分化研究(I)分类特征的数量分析,1996,植物研究,16(4):471-476

5. Metapopulation 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种群生态学中的应用(I)概念的理解和辨析,1995,生态学杂志,14(5):75-78

参与项目

1. 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 院特支

2. 南亚热带"光合作用控制"对生态环境变迁的适应 院重点

3. 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研究 院重大项目专题

4. 森林生态系统优化示范模式及生产力形成机制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九五"特支项目

叶万辉

代表性论著

Hao Shen, Wanhui Ye, Lan Hong, Hongjuan Huang, Zhangming Wang & Xiong Deng, Qihe Yang, Zhifang Xu. 2006. Progress in parasitic plant biology: host selection and nutrient transfer. Plant biology, 8(2), 175-185.

Wei Liu, Wanhui Ye, Zhangming Wang, Xiaorong Wang, Shiyao Tian, Hongli

n Cao & Jiyu Lian. 2006. Photorhabdus Iuminescens toxin-induced permeability change in Manduca sexta and Tenebrio molitor midgut brush border membrane and in unilamellar phospholipid vesicle.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8(5): 858-870.

Hao Shen, Wanhui Ye, Lan Hong, Honglin Cao & Zhangming Wang. 2005. Influence of the obligate parasite Cuscuta campestris on growth and biomass allocation of its host Mikania micranth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56(415): 1277–1284.

Linyan Zhang, Wanhui Ye, Honglin Cao & Huiling Feng. 2004.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in China – an overview. Weed Research, 44: 42-49

Wanhui Ye, Jing Li, Honglin Cao & Xuejun Ge. 2003. Genetic uniformity of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in south china. Weed Research, 43: 297-302.

参考来源

  1. 叶万辉(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 2009-07-30
  2. 叶万辉 ,名人简历网
  3. 叶万辉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
  4. 叶万辉 ,名人简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