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叶以群

增加 18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叶以群| 圖像 = [[File:Cluo4.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9633035166&di=cf1c04a8d77c5763fb108deb782a27f2&imgtype=0&src=http%3A%2F%2Fs13.sinaimg.cn%2Forignal%2F55a4207fbb6957407a79c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4207f010007v6.html 来自 博客 的图片]]]}} '''叶以群'''   (1911.5 -1966.8),男,祖籍安徽歙县。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他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回国后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组织部长。抗战时期以群加入文协,任《抗战文艺》编委,曾任重庆文化联络社总编,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曾协助巴金主编《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上世纪60年代,受周扬委托,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曾作为高校中文系文艺理论课的主要教材,被大学中文系广泛使用。
叶周曾经在文章《父亲远去的身影》中这样概括父亲以群的一生:“纵观父亲的文学生涯,在他所经历的各个时期,他与同时代的文坛巨擘们都曾有过十分紧密的合作。在抗日和国共内战时期,他在[[周恩来]]副主席的领导下,历尽艰险,掩护[[郭沫若]]、[[茅盾]]撤退转移;在重庆与[[老舍]]共同主持“文协”的工作。建国前夕,他在香港执行潘汉年的指示,送往迎來四百多位著名人士,最后将他们安全送往新中国。建国初期,他和[[于伶]]并肩打造新中国上海的电影事业;稍后,他又接受[[周扬]]的委托主编高校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最终这本教材走进大学课堂,曾经滋养了无数代文学人;也难忘上世纪60年代,他辅佐[[巴金]]先生主编《收获》和《上海文学》杂志,在时风时雨的文坛上如履薄冰,殚思极虑,尽己所力,创建文学品牌,培养年轻一代…想起这些我终于觉得,父亲的生命不长,可是他活着时极尽了精彩! ”
1966年8月2日上午,叶以群含冤辞世。1979年1月初,叶以群获得平反,巴金在叶以群的追悼会致悼辞,沉痛悼念!
 
==婚姻家庭==
 
原配,安徽歙县人,生卒年月不详,与叶以群结婚后,一直在歙县蓝田以群上新屋老房中居住,上世纪80年代去世。
 
[[梁文若]]:作家,原名[[梁文翠]],1933年加入左联,1935年与叶以群结婚,1939年离婚,嫁给[[吴奚如]],后离婚,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发配到宁夏青铜峡市三中当教师,文化大革命中服安眠药自杀。
 
[[刘素明]]:微生物学家,1928年生,1948年与叶以群在香港认识,1950年与叶以群结婚,婚后共同育有叶周等5个子女。
==作品==
==参考资料==
*[http://humanities.uchicago.edu/faculty/ywang/history/YeYiQun.htm 中国文革浩劫受难者纪念园:叶以群]
*[http://www.mypcera.com/book/ji/p/b/bajing/010.htm 巴金自传]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505194605/http://www.white-collar.net/wx_wxf/wxf01/w_99063.htm 文革期间哪些名人自杀了]
*《随想录选集》,巴金著,2004年,三联书店,ISBN 7-108-02009-2
{{中国近现代文学}}
 
[[Category:中国翻译家|Y叶]]
[[Category:文革自殺者|Y葉Y以Q群]]
[[Category:文革受难者|Y叶]]
[[Category:文革非正常死亡人物|Y叶]]
[[Category:中国文学理论家|Y叶]]
[[Category:报告文学作家|Y叶]]
[[Category:中国现代作家|Y叶]]
[[category:安徽人|Y叶]]
[[Category:1911年出生|Y叶]]
[[Category:1966年逝世|Y叶]]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