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作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合作市

合作市”一般是指“合作(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1]


合作市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下辖6个乡、4个街道,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2]

其东北部为夷平面区,南部为低山峡谷区,属高寒湿润类型,冷季长,暖季短,境内拥有米拉日巴九层佛阁等景点[3]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城市
百科
综合
景点
美食
学校
人物
文化
历史
中文名称	
合作市
电话区号	
0941
下辖地区	
6乡4个街道、39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249个村民小组
市长	
周梅
车牌代码	
甘P
机场	
夏河机场	
著名景点	
米拉日巴佛楼阁
政府驻地	
人民街24号
所属地区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市委书记	
刘永革
火车站	
合作站
气候条件	
高原性气候
展开

历史沿革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合作就是古西羌首领无戈爰剑建立羌族政权的北塞重镇。

中唐时期,西北游牧民族吐谷浑在北距合作80公里的枹罕地区建都立国,并开辟打通了历史上著名的西连西域、西藏和印度,南接中原和 西蜀的“丝绸南路”。

清代以后,合作曾一度被称为“黑措”,系藏语音译,又称“羚城”,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

清雍正朝时属兰州府循化厅管理下的南番二十一寨中的黑措寨。

合作市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黑措四沟的藏族人民在当地土官洪布刚究、束奴突巴的率领下起义,失败后,黑措和美武被划入洮州厅辖区,中华民国时被划归夏河,编为夏河设治局第四区。

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区(后改为州)成立时,就选定了四周岗阜罗列,低山环抱,地势平坦宽阔的沉积盆地黑措为州府驻地。

1954年,由甘肃省设计公司对城区建设作了初步规划后,于1955年开始全面建设。

1956年5月,州人民委员会所属部分机关率先从夏河拉卜楞迁来此地办公,镇名亦同时改为合作,既取藏语谐音,又象征民族团结、和睦。

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通知设立合作市,经过一年的筹备,合作市于1998年1月1日正式挂牌运作。随后撤销合作镇,于2000年1月18日设立了4个街道办事处。

2018年9月,经县市级自评、市级初审、省级核查验收、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合作市符合贫困县市退出条件,经甘肃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市序列。

行政区划

2010年合作市辖6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即佐盖多玛乡、 佐盖曼玛乡、 卡加道乡、 卡加曼乡、 勒秀乡、 那吾乡、通钦街道、 当周街道、坚木克尔街道、伊合昂街道,有38个 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委员会、249个村(居)民小组。

政府领导

市委书记:刘永革

市长:周梅

市委副书记:李新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合作市

合作市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地处东经100°44′45″~104°45′30″,北纬33°06′30″~35°32′35″之间。东连卓尼县,南靠碌曲县,西接夏河县,北倚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临夏两县。合作市距临夏州105千米,距省府兰州市267千米。全市总面积2670平方千米,其中草场面积16.45万公顷,耕地面积1.02万公顷,林地面积1.33万公顷,城区面积11.4平方千米。

气候

合作市属高寒湿润类型,冷季长,暖季短,年均气温零下0.5℃到3.5℃,极端最高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23℃。年均降水量545毫米,集中于7、8、9月。合作地区平均无霜期48天,主要自然灾害为霜冻、冰雹和阴雨。全年日照充足,太阳能利用率高。地表径流深200-350mm,年蒸发量1222mm。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霜冻、寒潮,强降温、大雪、冰雹和秋季洪涝等。

地形地貌

合作市耕地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和中南部山岳阳坡,地块零碎,坡度较大,每年播种面积约 合作

60%左右,每公顷产量在2100公斤左右。位于卡加道乡北部的太子山主峰高达4500米,为全市最高点。勒秀乡海拔2400米,为全市最低点。市区海拔2936米。东北部为夷平面区,南部为低山峡谷区。

水文

洮河和大夏河诸多支流流经合作市。洮河在勒秀、加茂贡两乡境内平均流量每秒56.6立方米,年径流量17.9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合作境内以牦牛和藏系绵羊30万头只,年末存栏近25万头只,闻名遐迩的蕨麻猪主产于本地。主要乔木有冷杉、云杉、油松、华山松和杨、桦、柏、柳等;灌木繁多,主要有沙棘、 杜鹃类、黄柏、酸梅和楸类等。种植品种主要是青稞、春小麦和小油菜。在广阔的林间草地栖息着鹿、麝、狐、猞、 青羊、黄羊、 苏门羚、马鸡、雪鸡、红腹角雉;并生长着多种药用植物和食用菌类以及野生淀粉、油料植物与芳香、纤维植物。在沼泽、水域中有石花鱼、绵鱼、 小鲵等。

矿藏资源

合作境内东北部已发现各种矿藏21处,已开发利用的优势矿种有金、铜、锑、花岗岩、粘土等。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黄金矿山主要有:早子沟金矿、大槐沟金矿、松香滩金矿、录斗金矿、砍木仓金矿等,其中,早子沟金矿黄金贮量最大。近年来发现的还有铅、钨、硫、铁、 砷、 铀等矿藏资源。

水资源

合作市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6000千瓦。大夏河诸多支流和洮河流经本市在距市府55公里的 勒秀乡峡村的洮河干流上建有水电站一座,电站大坝以上流域面积7276平方公里, 设计水头14.55米,总装机容量3*2000千瓦,保证出力1816千瓦, 年平均发电量3900万千瓦时,现已并入西北大电网。

人口

人口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2万人,增加0.21万人。城镇化率57.10%,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9.57‰;人口出生率15.09‰,比上年提高0.1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52‰,比上年上升0.14个千分点。0—14岁人口1.95万人,占全部人口的20.53%;15—64岁人口6.72万人,占全部人口的70.74%;65岁及以上人口0.8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8.74%。

民族

全市有藏族、汉族、回族、撒拉族、 东乡族、 保安族、满族、 土族、蒙古族、 裕固族、朝鲜族等民族。

经济

综合 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081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36万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6851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300660万元,比上年增长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1138元,比上年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5.63︰18.31︰76.06调整为5.53︰17.53︰76.94。第一产业比重降低0.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0.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调0.84个百分点。

2017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0.6%。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687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种植业3048万元,比上年下降3.33%;林业111万元,比上年增长4.45%;畜牧业18475万元,比上年增长6.02 %;农林牧渔服务业52万元,比上年增长8.1%。

2017年,全市全年粮食总产量10665吨,比上年下降0.15%。亩产142.6公斤,比上年减少0.1公斤。油料总产量2594吨,比上年下降1.77%。亩产96.8公斤,比上年减少1.9公斤。农作物播种面积12.47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播种面积、油料播种面积分别为7.48万亩和2.68万亩,与上年持平,青饲料播种面积2.31万亩,比上年增长25.5%。

2017年,全市各类牲畜年末存栏29.13万头(匹、只),比上年同期减少1.11万头(匹、只),下降3.67%。当年总增各类牲畜12.04万头(匹、只),总增率达39.83% ,比上年下降3.63个百分点;出栏牲畜15.16万头(匹、只),出栏率达50.13%,比上年提高0.97个百分点;商品数15.07万头(匹、只),商品率达49.85%,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产仔成活率达91.28%,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成畜保活率达98.32%,比上年提高0.96个百分点。

2017年,全市肉类总产量5181吨,比上年增长4.76%。其中:牛肉2895吨,比上年增长4.31%;羊肉1783吨,比上年增长5.51 %;猪肉503吨,比上年增长4.69%。全市牛奶产量4867吨,比上年下降0.44%,绵羊毛产量159吨,比上年下降3.87%。

第二产业

2017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38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9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9.1%;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6500万元,比上年下降1.9%。完成出口交货值606万元,比上年增长261%。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干酪素产量1650吨,比上年下降0.2%;黄金产量3838千克,比上年增长26.3%;奶粉产量2207吨,比上年增长9.3%;发电量1595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0.1%。

2017年,全年建筑行业实现增加值12131万元,比上年下降1.9%。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7933万元,比上年增长4.13%。从三次产业看,投向第一产业的1718万元,比上年下降82.82 %;投向第二产业的51591万元,比上年下降46.9%;投向第三产业的304624万元,比上年增长28.76%。共组织施工项目141个,比上年增长10.2%。

旅游

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202.6万人次,同比增长10.1%,旅游综合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4.44%。全市拥有宾馆饭店125家,总客房数达到5500余间,总床位达到10000余张,国内外旅行社7家,旅游购物点15处。共有A级景区3个,星级以上饭店13家,修建道路景观台2处,举办各类旅游专业(从业)人员培训班8期900人次。[3]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2017年,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83万元,比上年增长7.6%。

2017年,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4131万元,比上年增长7.5%,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09696万元,比上年增长5.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9.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9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财政、金融

2017年累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2000万元,比上年增加2437万元,增长4.92%。一般预算收入15872万元,比上年下降13.5%。其中:增值税3374万元,增长49.75%;企业所得税867万元,增长23.5%;个人所得税384万元,增长33.8%。一般预算支出187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6%。2017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3775万元,比上年增长8.05%;各项贷款余额865304万元,比上年下降3.64%。 8交通运输编辑 合作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 中原和西蜀与 安多(甘、青、川藏区称 谓)藏区连接的重要枢纽,历史上是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著名商贸集散地。据史料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合作就是古西羌首领无弋爰剑建立的羌族政权的北塞重镇,而无弋爰剑则因最早将农、牧业生产技术自 秦地传入青藏高原东部而著称于世。中唐时期,西北游牧民族 吐谷浑在北距合作仅80余公里的枹罕地区建都立国,并开辟打通了历史上著名的西连西域、西藏和印度,南接中原和蜀的“丝绸南路”,合作开始成为这条繁华商贸线上的重要贸易集散地之一而沿袭至今。境内国道213线贯穿全市并与省道徐合公路交错相连,各级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贯穿于每乡各村。

建设中的 兰合铁路在市区设有 合作站,届时将结束合作市不通铁路的历史。

2017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259万元,比上年增长5.81%。

2017年,全市年末拥有营业性运输车辆1614辆,其中:班线客车87辆、旅游客车10辆、出租车335辆、城域出租30辆,公交车45辆、货运车辆1020辆,危险货物车辆4辆,农村客运23辆,驾培教练车60辆;客运班线64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2857人。

2017年,拥有道路运输企业30户(其中:客运企业2户、出租企业2户、城域出租企业1户、货运企业19户、公交企业1户、旅游运输1户、危货企业1户、驾培学校3户);维修企业65户;客运站场7个。

2017年更新城市出租车35辆,更换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1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占全市公交车比例达58%;更新班线客车4辆;报废货运车辆黄标车18辆。

2017年,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135.2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4876万人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3%;完成货运量125.42万吨、货物周转量15050万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1.98%。

社会

邮电通讯 2017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577万元。完成电信、联通、移动业务总量96626万元。

教育事业

2017年,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1所,市直小学6所,乡中心小学6所,村级小学6所,幼儿园33所(含2所民办幼儿园)。全市在校生12484人,其中小学生6895人,初中生1664人,高中生897人,幼儿园3028人。全市现有教职工1051人,其中专任教师1031人,完全中学233人,小学632人,幼儿园166人。

2017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03%。5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100%。学前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项目进展有序。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对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认定。申报的22个甘肃省“十三五”2017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13个课题已经过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评审立项。

科学技术

2017年,向省科技厅推荐申报民生科技计划甘南高原羊肚菌液体菌种试验示范及推广项目。创建科技示范基地1处,开展犏牛繁育工作和畜种改良工作,投入专项资金10万元。举办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农牧民180人次。积极贯彻落实“双创”工作,推荐合作市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的《合作市拉寨苗圃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申报州级众创空间认定。

2017年,举办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大篷车”巡展系列活动。参与中小学生8000余人次。广泛开展科学表演大赛、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普知识讲座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共发放以种养技术、卫生知识、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粮食食品安全、禁毒、反邪教等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书籍资料20余种7000余份,展出展板22余块,悬挂大小横幅标语20多条,更新了科普画廊226㎡。

2017年共申报专利45项。

文化体育

2017年各乡、街道在各自辖区内举办了“南木特”藏戏表演、春节联欢会、篮球赛、民族运动会、赛马比赛等健身活动和民间文艺表演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6场次,参与活动人数近3万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0场。组织7名艺人参加了“甘南州首届民间艺人绝活展示大赛”的龙头琴弹唱、藏族民歌、藏式彩绘项目。有7个农牧民业余“南木特”藏戏演出队参加了“甘南州首届‘南木特’藏戏调演”活动。组织开展了广场锅庄舞表演活动,累计表演100场次,累计观众人数近达5万余人。

2017年共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项。全年放映电影275场,累计观众1275人次。

2017年,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展了大型藏族歌舞表演、汽车展博会、国际美食节、南亚国际商品展览会、草地音乐节、“藏域秘境”特色市集、篝火晚会等一系列活动。成功协办藏地传奇自行车赛、中国首届藏模大赛等大型活动。[3]

卫生事业=

2017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家,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共有161人,副高以上职称6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以下及无职称人员139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101人,护理专业39人。

2017年度应参合农牧民33812人,实际参合农牧民33369人,参合率98.68%,比去年提高0.64%。

2017年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年540元增加到600元,全市应筹集资金2021.4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021.4万元,其中:参合农牧民个人按每人150元缴纳参合资金500.535万元;市级补助资金按每人6元,到位20.02万元;州级补助资金按每人4元,到位13.34万元;省、中央补助资金按每人440元,到位1468.23万元。

2017年,全年共为17011名参合农牧民报销医疗费用1139.98万元,占本年度基金总额56.4%。其中住院补偿2946人次,补助金额1070.03万元;门诊统筹账户补偿13700人次,补助金额47.14万元;住院正常分娩补偿365人次,补助金额22.81万元,新农合政策补偿比达75.52%,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61.92%。

2017年,贫困人口普通住院新农合补偿793人,医疗总费用422.64万元,补偿283.01万元,精准扶贫提高补偿18.55万元。[3]

人民生活

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49元,比上年增长7.7%;人均消费支出20080元,比上年增6.6%。食品支出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 35.14%,比上年下降0.36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3元,比上年增长8.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06元,比上年增长9.6%;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42.85%,比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

2017年,全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63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5.8%。其中:在公益性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359人,招考安置大中专高校毕业生10人,灵活就业人员236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7%。

1、2017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905人,缴费人数为1690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346万元;全市现有退休职工1231人,当年办理退休手续12人。

2.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7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470人,征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536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22210人,参保21317人(当年缴费21317人),参保率为95.98%;征缴个人保险费319.75万元。

3.失业保险:2017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038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309.13万元。

4.工伤保险:2017 年,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89人(其中:事业单位1631人,企业1758人),征缴工伤保险基金262.1万元。

5.生育保险:2017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102人,其中女性2424人。征缴生育保险158.76万元。

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17年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应参保人数为32760人,参保人数为32149人,参保率为98.13%,其中:农牧民应参保24290人,已参保23797人,参保率为97.97%。60岁以上已享受待遇人数为4713人,发放养老保险待遇621.25万元,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为100%。

2017年,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应参保人数为8510人,已参保人数为8336人,参保(续保)率为97.95%,60岁以上已享受待遇人数为2435人,发放养老保险待遇311.1万元,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为100%。

资源环境

2017年合作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8天,超在全省排名第一;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值为68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同期减少2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值为 36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同期减少2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全省第三。

2017年,投入1800万元,完成城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清零”任务,西城区热源厂脱硫改造工程试运行,400余家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器并改造使用了清洁燃料,改造小煤炉600台、土炕2100个。夜市集中搬迁、煤炭市场整治、天然气推广、防尘抑尘等措施成效明显。市区域环境全年监测一次,监测点位共125个,等级声效范围在37.2-57.9分贝之间,声环境质量为较好。道路交通声环境全年监测1次,监测点位共20个,等效声级范围在58.8-72.9分贝之间,声环境质量为较好。二氧化硫年平均值13ug/m3;二氧化氮平均值为20 ug/m3。

2017年,实施城区面山绿化563亩,管护天然林资源31.6万亩、公益林28.9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8%。实行草畜平衡指标化管理,落实草原奖补、公益林补偿资金4200万元,建设划区轮牧10万亩,草场退化改良2万亩,黑土滩、毒害草地治理1.5万亩,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97%。全面推进“河长制”,依法取缔非法采砂点6个。

安全生产

2017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起,死亡4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3.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上升33.3%。死亡人数增加1人。受伤人数减少4人。直接经济损失增加0.84万元,上升34.1%。其中:道路交通发生事故0起;发生工矿商贸事故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33.3%;火灾事故发生0起。

风景名胜

合作

合作市地处拉卜楞、则岔石林、郎木寺及九寨沟旅游干线上,境内主要旅游景点有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名刹之一,还有省级森林公园和当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

历史文化

合作市有传统的晒佛节、插箭节、香浪节、民族运动会、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等构成了合作市独特靓丽的民俗风情线。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赛马、赛牦牛、大象拔河、乘马捡哈达、藏式摔跤、藏棋、拔腰、射箭、绳索套马、民间举重、火枪射击、骑术表演等。 合作 合作

城市荣誉

2020年12月,入选“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第44名。


参考资料: 1. 甘肃省政府批准:6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

澎湃新闻 2018-10-09 [引用日期2018-10-09] 2. 合作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 宣布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免决定

澎湃 [引用日期2020-07-26] 3. 2017年合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甘南统计信息网 2018-08-02 [引用日期2018-08-02] 4. 合作市

新华网甘肃频道 5. 百佳示范县市榜单

中国小康网 [引用日期2020-12-05]

视频

合作市上传于 2019-06-29

甘南之旅-合作市上传于 2014-08-06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