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后掠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后掠翼是机翼设计的一种型态,特指机翼沿着翼展方向的轴线与机身具有一个向后的角度,即掠角为锐角。机翼的后掠程度由后掠角大小来进行表示。 后掠翼是平直机翼发展而来的,适用于较高的飞行速度,气动特点为可增大机翼的临界速度,并减小超音速飞行时的阻力

后掠翼的理论最初由德国人在1930年代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后掠翼设计的飞机开始出现,包括德国的Me 262战斗机和Me 163战斗机。但是Me 262使用后掠翼的原意并非针对高速飞行下的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后掠翼和其他适合高速飞行的机翼同时受到广泛的注意,但是随着使用经验的累积,后掠翼逐渐成为1950到1960年代很常见的设计之一。

后掠翼不仅使用于军用飞机,巡航速度在亚音速范围的民航机也大量采用这种设计,以取得速度与航程之间的最佳效益[1]

基本内容

机翼各剖面沿展向后移的机翼称为后掠翼,这种机翼的外形特点是,其前缘和后缘均向后掠。机翼后掠的程度用后掠角的大小来表示。 与平直机翼相比,后掠翼的气动特点是可增大机翼的临界马赫数,并减小超音速飞行时的阻力。 飞机在飞行中,当垂直于机翼前缘的气流流速接近音速时,机翼上表面局部地区的气流受凸起的翼面的影响,其速度将会超过音速,出现局部激波,从而使飞行阻力急剧增加。后掠翼由于可使垂直于机翼前缘的气流速度分量低于飞行速度,因而与平直机翼相比,只有在更高的飞行速度情况下才会出现激波(即提高了临界马赫数),从而推迟了机翼面上激波的产生,即使出现激波,也有助于减弱激波强度,降低飞行阻力。 后掠角的缺点是扭转刚度差、升力线斜率较低、气流容易从翼梢处分离、亚音速飞行时诱导阻力较大等。

后掠翼机翼的飞机目前是世界空军装备飞机的主流机翼形式。

后掠翼飞机的机动性,操作性,是一般机翼飞机无法比拟的。在空空对战中,良好的可控性大大加强的飞机的生存能力[2]

视频

后掠翼 相关视频

超音速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b1轰炸机
经典后掠翼:F14战机 空中加油管伸出来时帅呆了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后掠翼? ,航空博物馆
  2. 浅谈后掠翼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个人图书馆,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