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吏治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吏治 汉语词语,拼音:lì zhì,旧时指地方官吏作风治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吏治 [1]

外文名称 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拼音 lì zhì

解释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释义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奸,黎民 艾安。"

例句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 无度。"

《汉书.卷八.宣帝纪》:"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唐·张籍《祭退之》诗:"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

《宋史卷一百四十六》: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

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而吏治日以毛挚深刻,博声取列卿。"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我便和他谈些官场事情,问些苏州吏治。"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折子后头归结到两江总督身上,说他年老多病,昏瞆糊涂,日惟以扶鸾求仙为事,置吏治民生于不顾。

欧阳山《三家巷》四:"当下有人主张刷新吏治,有人主张改选国会。"

示例

建立问责制度,有利于整肃吏治,促进作风转变,提高依法办事的水平。

国家的治理关键在于吏治,吏治腐败则亡党亡国,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