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讷

图片来自本地屋

吴讷(1372-1457),字敏德,号思庵,江苏常熟人, 官至明代监察御史。 人品刚直公正,从政廉洁自持,颇有美誉。

明代名臣魏骥曾评价吴讷:“公为人端重纯明,履方居约,不以穷达易所守。”履,即实践;方,乃方正之道;居,即怀著;约,乃俭朴简约。履方居约,就是说吴讷践行方正廉洁之道,葆有清贫俭朴之节。这四字,是对他一生最为恰当的评价。[1]

吴讷同时也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博览群书,著述丰硕, 是对于性理之学,很有研究,多所创见。其中《小学集解》、《文章辨体》、《思庵文粹》等著作传世。特别是《文章辨体》一书,对后世的文体学,有很大影响。(史籍中称赞他“所著书,皆可垂于后”。)

早年经历

当年他的父亲吴遵,因事获罪,被囚在京城。吴讷向朝廷上书,要求以身相代,替父亲吴遵坐牢。不料,吴遵却已经不幸去世了。吴讷受到这件事的刺激,便发愤读书,因而学业大有进步。明代永乐年间,吴讷因为善医,被推荐到京城,后来担任监察御史。宣德年间,又到福建浙江等地为官,很有政声,每次要离任时,百姓都到官府中加以挽留。后来他到南京任右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等职。

为官清廉

来自搜狐 的图片
吴讷书法墨迹残卷

明朝宣德年间,吴讷奉旨巡按贵州,以严谨廉直的作风赢得了当地百姓的钦佩。吴讷即将离任回朝覆命时,贵州百姓纷纷上书,请求将其留任。临行前,贵州三司准备了礼物送给吴讷,吴讷拒而不受,登舟而去。

待到吴讷乘舟到达三峡夔州时,贵州三司官员派遣的差人追上来,再次奉上礼仪黄金百两。原来,三司官员见吴讷不肯受礼,都感到过意不去,让人追送于途中。本以为这一回吴讷肯定收下,谁想吴讷连封都未启,就在其上题写了一首《却金诗》,诗云:“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

1430年, 明宣德五年,吴讷赴南京任右佥都御史,不久升任左副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务。这是一个纠察吏治、监管政风的职位。当时,南京大理寺少卿杨复的家仆日日到玄武湖捞浮萍回去喂猪。玄武湖紧挨都察院的议事厅,经常有重要的公事会在此地商议。杨复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当朝官员,家仆经常来捞浮萍,若是听到了机密事宜回去告诉杨复,那就不得了。因此,吴讷禁止其家仆来玄武湖捞浮萍。杨复知道后,专门作了一首诗讥讽吴讷:

太平堤下后湖边,不是君家祖上田。
数点浮萍容不得,如何肚里好撑船?

这诗意思是说玄武湖又不是你吴家祖先遗留下的私产,我捞点浮萍你也不容许,心胸未免太狭窄了,哪能堪当大任呢!吴讷读后,面不改色地抄了一遍,并署上自己的名字,反赠给杨复。这一赠,其意味就大大不同了:玄武湖不是你杨家祖上的私产,你却连湖中的浮萍都不放过,还怎能堪当大任呢!吴讷不惧权贵,不因事小而不为,坚决履职尽责,出面制止,防微杜渐,其方正刚介可见一斑。

1436年, 明正统初年,光禄丞董正等盗窃官物,被吴讷得知,立即查办。有人劝他:“你这样做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己不利,何必太较真呢。”然而,吴讷认为盗窃官物乃是大罪,更何况是以光禄丞为首的京官,影响恶劣,岂可含糊?最终,吴讷据实上奏朝廷,董正等人都受到了查办,44人被发配戍边。

1439年, 明正统四年,已近68岁的吴讷告老还乡,住在早已破败的老屋里,并题为“归全堂”,过著布衣蔬食、戴月荷锄的生活。江南巡抚周忱来拜访吴讷时,见其居“环堵萧然”,要为其翻新房屋,也被吴讷婉言谢绝。

吴讷做官一直做到左副都御史。地位变了,但他廉政之风一直未变。年老退休回到家里,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破旧房舍。[2]

家教珍事

吴讷还十分重视家教家风, 有一次,他的孙子吴淳身著绸衣,吴讷便要求他换上布衣。还有一次,吴淳因为公务顺道回家乡看望,吴讷觉得他延误公务,不但没有让他在家停留,反而非常生气地令他立即返回。后来,吴淳也成为一名监察御史,清正廉洁,政绩显著。

吴讷有个外孙,名叫钱昕。钱昕的父亲不入正道,常做一些不法之事。吴讷没有办法劝阻女婿,但十分担心外孙被女婿教坏,便主动承担起教育钱昕的责任,常亲自教导他。有一次,钱昕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吴讷特地写了一首七绝,赠送给外孙。诗是这样写的:

阿昕今喜赴科场,
南北奔驰日夜忙。
昔日曾闻先辈语:
一凭阴德二文章!

这后两句诗,是说要想考中科举,首先要靠积阴德(做了好事而人不知,叫积隐德),其次才是靠文章写得好。这话不是迷信,而是天理。吴讷告诫外孙,不要跟著父亲学坏,要多做善事,不计名利,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 钱昕牢记这首诗的教导,后来考中了秀才。吴讷为了防止外孙少年气盛,骄傲自满,特意令他亲自手持箕帚,经常洒扫庭院房屋,让他用劳动来克服“骄”气和“娇”气。[3]

钱昕长大后,果然没有辜负外公吴讷对他的一番悉心教育。明正统十年(1445年),钱昕考中进士,担任永州知府,成了一个好官。当时人对吴讷教外孙事,十分感慨,赞叹道:“吴家外公,钱家小哥,教者真是能教,受者真是能受。”(《明史‧吴讷传》、《戒庵老人漫笔‧吴文恪公教外孙》)。 被百姓誉为“钱青天”。吴家后代人才辈出,且大都为官清正,这显然和吴讷严厉的家教家风、躬身垂范密不可分。

参考来源

  1. 吴讷履方居约. 南粤清风网. 2021-03-05 [2024-05-12]. 
  2. 吴讷的《却金诗》. sina. 2013-05-19 [2024-05-12]. 
  3. 家教珍事:一凭阴德 二文章. 文化网. 2016-05-21 [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