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常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常信
出生 1935年11月 浙江嵊县
国籍 中国
民族
母校

北京农业大学

研究领域 =
医学
职业 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

吴常信[1]

  • 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 男,1935年11月生,浙江嵊县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 195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留校任教。1979-1981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进修动物遗传育种学。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1983)、教授(1988),系主任(1983)、动物科技学院院长(1993-2004)。

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 长期从事动物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研究。在选种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数量性状隐性有利基因”的假设,并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在参数估测中,首次提出多胎动物“混合家系”的概念,推导了计算混合家系亲缘相关的理论与近似公式,这在改进遗传参数估测方法上是一种创新,提高了选种的准确性。在蛋鸡育种中,应用合成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了我国蛋鸡育种由于长期闭锁选育造成的遗传进展缓慢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动物遗传资源的研究中,系统解决了保种群体大小、性别比例、世代间隔、近交程度、选择作用等一系列群体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提出了“优化保种设计”。近年来主持完成的“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项目,在国际上首先实现小型蛋鸡产业化生产。

专利

  • (1)“猪产仔数的DNA标记”,获美国专利局发明专利 (2001,专利号:US6,291,174 B1,第二发明人);
  • (2)2005 “自动控氧孵化机”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4 2 0066829.3,第一完成人 (国家专利局)

著作

  • 主编:《家畜遗传育种》(1987),《动物遗传学》(2009);
  • 《藏鸡高原低氧适应生理与遗传基础》(2012)
  • 合编:《数量遗传学》(1995);
  • 参编:《动物遗传学》(1961),《家畜育种学》(1986);

主要奖励

  • 1984年国家科委和劳动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 1991年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
  • 1991年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和全国教育工会五单位联合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 2007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1. [1]中国科学院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