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吴玉田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国画艺术家和教育家,他是山东省设计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吴玉田教授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潘天寿、邓白先生攻读国画及陶艺,并得潘天寿诸大家入室指教。毕业后,蒙孙其峰、于希宁、吴冠中先生厚爱,悉心教诲,得其真髓。其国画作品功底深厚,构图新颖,在传统中求新图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作品被法国、英国、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展出并收藏。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吴玉田

别名 冉申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山东济南

出生日期 1939年

职业 画家、书法家、教授

毕业院校 中国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 倡导创办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创建山东省轻工业学院艺

画家简介

吴玉田,1939年8月生于山东济南。擅长中国画。1960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邓白先生攻读陶艺及国画,并得潘天寿诸大家入室指教。毕业后,蒙孙其峰、于希宁、吴冠中先生厚爱,悉心教诲,得其真髓。1972年倡导创办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1982年在山东轻工业学院创办艺术设计系,任系主任,教授。作品有《国风》、《玉堂春色》、《丰碑》等。作品《绿浓景更幽》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1999年在山东联合大学组建艺术设计学院,任院长。是我省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数十年来,其笔耕不缀,砺心图性、上下求索、广揽搏采,重视画外功夫,追求德艺双馨,其书画作品立意深邃,构图新颖,劲健挺秀,浑融朴茂,紧追时代。其论著有《新编山水画法》,《商标设计战略》等。90年代,《吴玉田画集》等专集陆续出版。作者已被《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家辞典》,《中国教育家辞典》,《现代中国画史》等多部辞书入典。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原美协山东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高等学校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华胄艺术研究院院长,山东齐白石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特殊津帖获得者,全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学会理事。

人物生平

1939年8月8日生,原山东轻工业学院(现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高等学校书画研究会副主席,山东齐白石艺术研究院院长。

1972年发起创办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1982年在山东轻工业学院创办艺术设计系,填补了我省高等设计教育的空白,是我省设计艺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了表彰吴玉田同志"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设计艺术的龙头院校,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吴玉田教授审时度势,使设计教育不断深化,几项举措可谓山东乃至全国设计教育之最:

1984年成立了中国包装函授学院山东分院;

1985年开办了首届包装装潢干部专修科,培养了一批设计精英;

1987年举办了我省首届包装装潢设计展,省委书记梁步庭,省长姜春云莅临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

1987年开办包装装潢师资班,为设计教育培养专业人才;

1989年率先主持试行"两段制教育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高等设计教育属全国首例。《装饰》杂志主编闻讯专访,并发表吴玉田主任撰写的《两段制教育改革--山东轻工业学院装潢设计专业改革》一文,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1990年在泰安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乡镇企业装潢设计大专班;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主考山东省"设计艺术"自学考试,这是山东唯一授权的主考院校。

2012年开始与其子吴震筹建"山东华胄艺术研究院",并得到众多老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与鼎力相助,并与2013年初成立。该研究院以发掘传统文化、弘扬国粹精华、培养艺术人才为目标和责任,希望为山东这个文化大省贡献力量。

教育成就

积几十年的办学经历,吴玉田教授确立了设计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以"诚信、笃学、躬行、至爱"为规范,探索培养艺术人才的新方法,实行全方位设计教育,加实践性环节,造就一专多能和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人才"。

吴玉田教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教育家,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1999年被授予"山东轻工业学院教学标兵"。他实施"全方位设计教育"取得可喜成果。《中国包装》杂志进行了专访,并以整版的篇副刊登了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发表了他本人撰写的《全方位设计教育实践性环节的作用》一文,扩大了山东设计教育在国内外的影响。

作为双肩挑的吴玉田同志,科研成果甚丰,出版有《商标设计战略》、《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新编山水画法》、《吴玉田画集》、《吴玉田诗集》、《吴玉田文集》等著作。

吴玉田教授设计的邮筒在邮电部全国征集邮政信筒设计中标;承担了中国第一部总统专列(工务动车)的设计项目;为山东电视台设计的台标一直应用30余年。

创作感悟

捕捉雪域高原的潜质和神韵

到过一趟西藏,我深深的被感动着,为抒发对神奇、神秘、神圣的西藏那种激越的情怀,我一边埋头研读采风获取的第一手素材和有关西藏的书典,一边把亲身感悟加以升华,捕捉体现西藏的潜质和神韵,孕育着艺术的魂魄。苦心索冀最能体现西藏的表现形式和方法,终于一种兰与黑的宣纸,引起心灵的共鸣,那寺院的经幡和帷帐,那藏胞的服饰和民居,那冷艳的唐卡和氆氇,还有藏胞那虔诚的宗教信仰……哦!正好与兰与黑的色宣相吻合。用这种"色宣"我不择手段的反复试画,利用影绘法、反衬法、渗透法、立粉法、点绘法、肌理法、描金勾银法等,终于跨过了一道坎,作品《净土》诞生了,那冷艳、纯粹、深沉、神奇的艺术效果,震撼心扉,激发了创作灵感,我一发而不可收,连续画了一个系列。这就是独辟新解创出的一个画种--色宣重彩画。

色宣重彩画的创作过程,使我在艺术人生的路上,感受到心灵的震撼,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获得了灵感、真知和新生。触摸西藏、亲吻西藏、拥抱西藏,每个人都将会重新找到自我,酝酿着艺术的升华,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正因如此,在色宣重彩画的基础上,又不停息地利用生宣纸的特性和水墨的神韵,加之特殊技法的运用, 在表现西藏,歌颂西藏的艺术践行中,谱写了又一曲深沉、凝重、刚毅,带有显明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宗教意识的"咏叹调"-特异水墨画将作品还原到黑与白,充分利用"墨分五色"变幻莫测的特质、极尽水墨之能事,且利用特殊技法,赋于水墨以新的生机与活力,达到纯水墨所不可及的艺术效果。

如果将色宣重彩画视为歌颂西藏的第一代美术作品,那么"特异水墨画"则是歌颂西藏的第二代美术作品。

捕捉雪域高原的潜质和神韵,对色宣重彩画和特异水墨画的探索过程,又是一个找到感觉、认识自我的过程,它是一个起点,一条未竟的路。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