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砚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砚农
出生 1911年11月
天津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原国家经委副主任

吴砚农,(1911-1987),原国家经委副主任。1911年11月出生于天津市[1]

1931年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参加了党领导的社会科学家联盟,任组织部长; [2]

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9月转为共产党员[3]

他历任过天津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传部长、留日学生革命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书记、冀西游击队政治部副主任、河北抗战学院民运院教导主任、冀中行署秘书长、行署副主任、党组书记、晋察冀边区政府秘书长、晋察冀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天津市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政府秘书长、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市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国家经委副主任等职务,并当选为"八大"代表和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吴砚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吴砚农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为天津市的城市建设、文教卫生事业、统战工作和河北省的工业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十年动乱中,吴砚农同志遭受"四人帮"的诬陷,受尽残酷迫害,致病致残,但他始终坚持原则,坚持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气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砚农同志虽然重病缠身,但他仍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始终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接管天津

1948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致电华北局,任命黄克诚、黄敬、黄火青、许建国、张友渔、黄松龄、吴砚农、丘金、杨英等人为天津市委委员,黄克诚为书记,黄敬为第一副书记,黄火青为第二副书记;黄克诚、黄敬为天津市军管会正副主任;黄敬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友渔为副市长 。

1949年1月16日上午,一位安插在市政府的地下党员向接管人员汇报,他知道伪天津市长杜建时的去向。并通过秘书长吴砚农,报告给了黄敬市长。

那位同志叫方纪文,根据他的介绍,杜建时应该藏在今天桂林路与睦南道交口处的一所房子里。

黄敬市长立即做出指示,由方纪文带路,保卫干部们立即从市政府往睦南道方向赶去。到了以后,从楼里走出了一些群众,据他们说,一部分解放军刚刚来过这里,并且俘虏了杜建时。负责俘虏杜建时行动的是当时东北野战军的李中权同志。

元月下旬的一天,杜建时在伪天津市政府秘书长梁子青陪同下来到人民政府,在二楼他自己原来的办公室里,时任人民政府秘书长吴砚农接待了他们。

当时杜建时穿着一身灰色西服,外面套着灰色大衣,头上戴着一顶礼帽,吴砚农向杜建时讲明了政策,以及如何对待他的问题。

梁子青还特意携带着伪市政府的印。他垂着头,手捧着印向吴砚农同志说:"我一直用心保护着它,现在献给贵政府。"在梁子青眼中,这封大印非常重要,而对于新政府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吴砚农对他说:"这是废物,我们不需要他了。"当新的政权已经掌握在人民手中时,旧政权的官印当然是废物了。

参考来源

  1. 吴砚农 ,天津市东丽区人物
  2. 吴砚农 ,天津市东丽区人物
  3. 吴砚农 ,天津市东丽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