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呈贡蝾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呈贡蝾螈

来自 好看视频 的图片

中文学名:呈贡蝾螈

拉丁学名:Cynops

chenggongensi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两栖纲

目:有尾目

亚 目:蝾螈亚目

科:蝾螈科

属:蝾螈属

种:呈贡蝾螈

亚 种:无

命名者及年代:Kou

et Xing,1983

呈贡蝾螈(学名:Cynops chenggongensis)是蝾螈科蝾螈属有尾两栖动物。体长16-18毫米,黄褐色。触角第1节及第2节基部外侧黑色,第2、3节端部及第4节中部黑棕色。喙第2节短于第3节,第3节与第4节约等长。前胸背板侧缘黑色,中胸及后胸侧板上各具一黑色斑点。前翅革片外缘淡黄色,无黑色边缘。全身刻点深色。皮肤较光滑,无背脊棱,上唇褶发达,雌螈尾部黑斑明显。 呈贡蝾螈生活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稻田、水沟及其附近。10月下旬该鲵离开水域,蛰伏在土质松软湿度较大的田边坡地中,深度不超过10厘米,田埂缝隙中亦有发现。在水稻田中有蛰伏冬眠的个体。分布于云南(呈贡)。 [1]

呈贡蝾螈动物学史

寇治通(1983)一文以云南呈贡的蝾螈标本发表新种呈贡蝾螈(Cynops chenggongensis)后,赵尔宓等(1984)和田婉淑等(1986)未记载本种;杨大同(1991)一书认为“实属蓝尾蝾螈云南亚种的同物异名”。

但多数学者如费梁等(1990)、叶昌媛等(1993)、赵尔宓等(1993)、田婉淑等(1995)、费梁(执行主编,1999)、费梁等(2005)等均将该种记载为有效种。

根据呈贡蝾螈身体背中脊部位无脊棱,皮肤较光滑,无外鳃残迹和鳃裂,多数个体体侧有成行的浅色斑等特征,似可以与其他蝾螈属物种相区别,因此,将其记载为有效种。

呈贡蝾螈形态特征

呈贡蝾螈 成体:雄螈全长86毫米,雌螈98毫米左右。头部略扁平,头长宽近等长;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鼻孔极近吻端,吻棱圆,眼径与吻长几相等;口裂在眼后角下方稍后;上唇褶明显,掩盖下唇两侧达2/3左右;上、下颌具细齿;犁骨齿列呈“∧”形;

舌小而厚近圆形,粘连于口腔底部,两侧略具游离缘。前肢比后肢细弱,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不相遇或仅相遇。指4个,指长顺序为3、2、4、1,外掌突或有或无,明显或不明显;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第三、四趾几等长,内跖突如有亦不显明,外跖突呈锥状,多数明显。

尾长短于头体长,尾侧扁,尾腹鳍褶较平直,尾背鳍褶后段略成弧形,尾末端较尖。雄螈肛部肥肿隆起,繁殖季节尤甚,肛孔长裂状,其内壁有乳突。皮肤光滑,生活时尤甚;液浸标本背面有细痣粒,头背面较明显。枕部“∨”形隆起或有或无,脊棱不显明,无耳后腺,如有亦不清楚;有颈褶及咽喉部有细痣粒;胸、腹部光滑,有细横沟纹。

生活时成体背面淡黄绿色渲染暗色云状斑或豹状班,显明或不显;脊线土黄色,从枕部达尾端;尾腹鳍褶橘红色或橘黄色,在尾肌下缘呈齿状纹,多以尾前段为最明显,雌、雄螈的色斑均不达尾端。雄螈尾的肌肉部位及尾末端蓝黑色,散有黑色斑、块状斑或颜色均暗,雌螈多散有大小黑色斑点,很少有块状斑者,且在繁殖季节不带蓝色。眼后角下方及口角部有一颇醒目的近圆形橘红或橘黄色斑。体腹面由咽喉部至肛孔的前方为黑色与橘红或橘黄色交织成不规则的花斑,其黑色花斑大小随个体不同而异。体侧由肩部至尾基部常有一行黄色斑点,有的为橘红色斑点,但是大小和多少变化很大(从1~10或更多不等)。浸制标本橘红或橘黄色斑纹均成白色。此外,有的个体色浅,整个身体为蛋黄色稍带浅绿色,隐约可见暗色斑。

第二性征:雄螈肛部肥肿隆起,肛孔长裂形,泄殖腔内壁有乳突;尾肌部位与尾末端蓝黑色,散有黑斑或块状斑或色暗。

卵及精巢:卵粒圆形,动物极黄褐色,植物极黄白色,卵外面包围3层椭圆形透明的卵胶膜。刚产出的卵,卵径大小为1.7毫米×1.7~1.8毫米×1.8毫米。卵分裂后15小时,卵径增大到2.0毫米×1.8~2.0毫米×1.9毫米,连同卵胶膜直径为4.3毫米×3.2毫米。

卵巢中的卵可分为3个发育阶段。 成熟卵:卵粒能分清动物极和植物极,直径1.2~2.1毫米,但大多数卵已达到成熟卵的大小。

次成熟卵:卵粒黄白色或白色不能区分动、植物极,直径0.6~1.1毫米,卵子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卵泡状卵:卵泡呈半透明状或透明状。直径0.5毫米以下,尚处于初期发育阶段。

呈贡蝾螈生活习性

呈贡蝾螈生活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稻田、水沟及其附近。10月下旬该鲵离开水域,蛰伏在土质松软湿度较大的田边坡地中,深度不超过10厘米,田埂缝隙中亦有发现。在水稻田中有蛰伏冬眠的个体。

呈贡蝾螈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动物,分布于云南(呈贡)。

呈贡蝾螈繁殖方式

寇治通等1982年3月31日将成螈带回室内饲养,4月1日即发现产卵,但在工人饲养情况下,7天后雌螈停止产卵,同时还观察到雌螈尾随雄螈、雄螈排出精包的情况。3月末或4月初开始繁殖;雌螈产出卵多为单粒,少数2~5粒连成串,沉入水底或粘附于水草上。

呈贡蝾螈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来源

  1. 呈贡蝾螈, 动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