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周信芳

增加 1,447 位元組, 1 年前
参考资料
{{Infobox person
| 姓名 =周信芳
| 圖像 = [[ File:周信芳1.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7-06/18/129634597_14975956720861n.jpg 原图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17-06/18/c_129634597.htm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京剧]]表演艺术家
| 出生日期 = 1895年1月14日
| 國籍 = 中国 江苏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徐策跑城》<br />《乌龙院》 <br /> 《董小宛》
}}
'''周信芳'''(1895年1月14日-1975年3月8日),[[File: 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出身艺人家庭,名士楚,字 信芳 meitu 10.jpg|缩略图|,艺名[[麒麟童]],浙江慈城(今浙江省慈溪市)人。<ref>[httpshttp://baikewww.baiducctv.com/picopera/%E5%91%A8%E4%BF%A1%E8%8A%B3special/593779C12296/020040520/8601a18b87d6277f114480c328381f30e824fcf3?fr=lemma&ct=single#aid=0&pic=f636afc379310a55e44a7349bc4543a982261024 101967.shtml 原图链接]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央视网[引用日期2016-03-27]</ref>
''' 新中国成立后, 周信芳''',(1895年1月14日-1975年3月8日),京剧 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 演艺术家 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 京剧 “麒派”艺术创始人。出身艺人家庭,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院院长、[[ 麒麟童中国戏剧家协会]] ,浙江慈城(今浙江省慈溪市)人。上海分会主席等职位<ref>[http://www.cctvhqrw.com.cn/opera2015/special0122/C12296/20040520/10196711310.shtml 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周信芳诞辰120周年 麒派京剧传承被指不乐观].央视 环球人物 [引用日期2016易,发布时间;2015-0301-27] 22 15:30</ref>
新中国成立后, 周信芳 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 代表 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戏曲研究 剧目有《[[徐策跑城]]》、《[[乌龙 副院长 ]]》、《[[萧何月下追韩信]]》 上海京剧院院长 《香妃》 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董小宛]]》 职位
第一任妻子[[刘凤娇]];第二人妻子[[裘丽琳]]是 周信芳 一生 至爱,同时也是他的知己、经纪人以及全方位的助手。在动荡的年 表剧目有《徐策跑城》、《乌龙院》、《萧何月下追韩 里,裘丽琳因义早逝,于1968年3月27日与世长辞,一个人静静地走了。==早年经历==1895年1月14日,周 》、《香妃》、《董小宛》等 芳出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安清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5年1月14日,周信芳出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安清浦)。 周信芳六岁随父[[周慰堂]](演青衣,艺名金琴仙)旅居 [[ 杭州 ]] ,从陈长兴练功学戏。七岁登台演《铁莲花》中的定生,艺名“七龄童”。
1906年后,随王鸿寿赴汉口演出。
1907年在上海,改用“麒麟童”,此后一直沿用此名。 <ref>[http://news.eastday.com/c/20080911/u1a3863829.html 周信芳] .东方网[引用日期2016-04-17]</ref>
''' == 演艺经历'''==[[File:周信芳1.jpg4.jpg|thumb|300px|有框|左|[http://upload.hqrw.com.cn/2015/0122/1421908872272.jpg 原图链接][http://www.hqrw.com.cn/2015/0122/11310.shtml 图片来源]]]1908年到北京入喜连成科班,与 [[ 梅兰芳 ]] 、林树森、高百岁同台。 1912年返沪,在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李吉瑞、金秀山、冯子和等人同台,颇受熏陶,演技渐趋成熟。<ref name="越劇名家">[http://info.guqu.net/jingjumingjia/20070415113539_936.html 老生“麒派”创始人周信芳]</ref>
1915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排演了连台本戏《汉刘邦》、《天雨花》、《封神榜》等。在此期间两度赴北京、天津演出,将《萧何月下追韩信》、《鸿门宴》、《鹿台恨》、 《反五关》等戏介绍给北方观众,人称“麒派"。<ref name="越劇名家"/>
1925年首开京剧导演先河,借鉴话剧导演手法运用到京剧中来,成为首个将“导演制”用于中国戏曲的艺术家。
1948年初,家居研究戏剧理论和古典戏曲。
1949年以后,他参与编演新戏,移植演出了昆曲《 [[ 十五贯 ]] 》,创演了《义责王魁》和《海瑞上疏》。
1949年9月周信芳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先后任上海军管会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处长、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分会主席等职。
1952年10月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 [[ 徐策跑城 ]] 》,获荣誉奖。
1953年冬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信芳早年弟子有 [[ 高百岁 ]] [[ 陈鹤峰 ]] [[ 李如春 ]] [[ 杨宝童 ]] [[ 王少楼 ]] 等。
1960年前后,他先后收沈金波、童祥苓、萧润增、霍鑫涛、张学海等人为徒。
1975年,周信芳因长期遭受迫害,病逝于上海华山医院。
 
==个人生活==
 
婚姻状况
 
第一任妻子刘凤娇;第二人妻子裘丽琳是周信芳一生的至爱,同时也是他的知己、经纪人以及全方位的助手。在动荡的年代里,裘丽琳因义早逝,于1968年3月27日与世长辞,一个人静静地走了。
==艺术特色==
[[File:周信芳1.jpg4.jpg3.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upload.hqrw.com.cn/2015/0122/1421908872779.jpg 原图链接][http://www.hqrw.com.cn/2015/0122/11310.shtml 图片来源]]]
===唱腔===
'''唱腔''' 他吸取了 [[ 谭鑫培 ]] [[ 孙菊仙 ]] [[ 汪桂芬 ]] [[ 汪笑侬 ]] 、夏氏兄弟、 [[ 潘月樵 ]] [[ 王鸿寿 ]] [[ 沈韵秋 ]] [[ 李春来 ]] [[ 冯子和 ]] [[ 刘永春 ]] [[ 苏廷奎 ]] 等前辈的艺术特点,又经常与许多同辈名家合作,在交流与借鉴中融会贯通,独创一格。嗓音带沙但中气足,恰好形成了麒派的基本特色,他的唱腔接近口语,酣畅朴直;念白饱满有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化短为长”形成了麒派唱腔的独特风格;注重做功,表演从人物内心出发调动唱、念、做、打全部予以充分展示,因内外和谐而真实生动。善用髯口、服饰及道具等来塑造人物;在音乐作曲、锣鼓、服装、化妆等方面作了革新和创作,也是麒派艺术的根基,使人物在塑造性格和表达感情上达到舞台艺术的最高境界。 ''' === 念白'''===
周信芳的念白有较重的浙江方音,苍津、爆满,讲究喷口,富于力度,口风犀利老辣而且音乐性强,善用语气词,有时接近于口语,生活气息浓厚。无论表达风趣、庄重、愤恨、哀伤的情绪,语气都极为自然生动。表演中运用水袖、身段、步法,结合眼神和面部表情,都能吻合剧情及人物的特定处境于思想,显示了他提炼生活、再现生活的深厚功力。一些特殊技法的运用更有浓墨重彩的效果,如靠旗、髯口、甩发、帽翅种种功夫,纯熟自如。
''' === 表演'''===
周信芳在京剧舞台艺术上的又一突出之处是他在舞台上决不独善其身,决不只顾自己个人突出,而是十分重视舞台上的艺术完整性。周信芳的表演既全方位地表达了京剧传统,又吸收地方戏、电影、话剧、芭蕾舞、华尔兹、探戈等多种表演方式的精华,对传统京剧加以创新,被公认为京剧海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 === 戏剧作品'''===
《徐策跑城》、《乌龙院》、《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扫松下书》、《清风亭》、《坐楼杀惜》、《义责王魁》、《打严嵩》、《宋教仁》、《雷雨》、《学拳打金刚》、《洪承畴》、《徽钦二帝》、《史可法》、《香妃》、《董小宛》、《亡蜀恨》、《十五贯》、《海瑞上疏》 等。
''' === 影视作品'''===
《宋士杰》、《斩经堂》、《小霸王张冲》、《琵琶记》
 
==弟子==
*[[高百歲]]<ref name="越劇名家"/> *[[陳鶴峰]] *蕭潤 *[[李少春]] *[[李和曾]] [[*朱文虎]] *[[小麟童]]
== 视频 ==
===== <center> ''' 萧何月下追韩信-我主爷起义在硭砀 周信芳 ====='''</center><center>{{#iDisplay:b0339zjrqqa |480780|460|qq}}</center> <center> '''京剧周信芳《徐策跑城》湛湛青天不可欺'''</center><center>{{#iDisplay:p0321tvnio8|780|360460|qq}}</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艺术家]]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戏曲演员]]
[[Category: 媒體影視人物]][[Category:982 艺术家中國戲劇]]
98,3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