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新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新国
出生 1951
江苏南京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名于 现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知名作品简明古代汉语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周新国[1] 毕业院校,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扬州大学历史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77年1月于原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后攻读在职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历任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主任、主任,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1997年6月任扬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获国务院高级专家特殊津贴,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发表论文百余篇,撰写专著、教材10余部,科研成果多次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现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等职。曾享受过国务院高级专家特殊津贴,曾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人物简介

周新国教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常务理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先后指导和正在指导近15届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先后出版了10余部著作,论文近100篇,还负责了省部级课题10几个,科研成果曾荣获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于2006年促成扬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实现了该校历史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 长期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江海学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撰写专著教材《中国近代史》、《破毁国门——鸦片战争》、《中国近现代史参考资料》、《新世纪共和——辛亥革命》、《中国近现代史论》、《中国近代化先驱——状元实业张謇》、《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等10余部,主持完成《清宫扬州御档全编》、《江苏辛亥革命史》等著作的编写工作。科研成果多次荣获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2次获扬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成就突出,专著《太平天国刑法研究》、《江苏辛亥革命史》等均填补了有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2006年促成扬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实现了扬州大学历史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2009年9月,周新国教授研究成果第一批入选《江苏当代学人学术精萃》丛书。全省第一批入选者共5人,他们是经济学洪银兴教授、法学公丕祥教授、社会学宋林飞教授、历史学周新国教授、政治学张永桃教授。 2015年扬州大学原副校长周新国教授应邀到校院做学术报告[2]

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曾荣获国家古籍整理项目一等奖和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

2009年9月,周新国教授研究成果第一批入选《江苏当代学人学术精萃》丛书。全省第一批入选者共5人,他们是经济学洪银兴教授、法学公丕祥教授、社会学宋林飞教授、历史学周新国教授、政治学张永桃教授。

研究领域

周新国先生主要从事两个领域的研究:中国近代史料与口述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与扬州学派研究;目前正主持《清宫扬州御档全编》、《江苏辛亥革命史》等著作的编写工作。

主要著作

①《简明古代汉语》,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②《中国近代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③《破毁国门--鸦片战争》,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④《中国近现代史参考资料》,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⑤《新世纪共和--辛亥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⑥《中国近现代史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⑦《中国近代化先驱--状元实业张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⑧《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⑨《扬州大学佛学论丛1》,甘肃人民出版,2006年8月;

⑩《南京教育史》(合著),2007年6月。

学术论文

(1) 林则徐在江苏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实践,江海学刊,2004年3期;

(2) 林则徐与新疆史地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1期;

(3) 异彩夺目与殊途同归──孙中山与张謇,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1期;

(4) 孙中山的服饰改革思想与实践,炎黄春秋,2003年8期;

(5) 析薪破理 史信文新--《中国现代化历程》评介,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4期;

(6) 新军第九镇起义问题探微,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2期;

(7) 孙中山三识袁世凯,炎黄春秋,2002年8期;

(8) 澳门问题的历史回顾,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6期;

(9) 天地会秘密语与太平天国,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1期;

(11) 张集馨和《归田杂咏》--张集馨研究之一,扬州大学学报,1992/年1期;

(12) 试论孙中山的反帝思想和实践,扬州大学学报,1991年3期;

(13)论鸦片战争前后会党运动的特征与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3期;

(14)香港问题述略,扬州大学学报,1990年2期;

(15)江苏有关鸦片战争和林则徐等人的历史文物--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扬州大学学报,1990年2期。

(10)刘鹗与太谷学派,江海学刊,1994年6期;

代表作品

1. 《中国近现代史论》(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该书除“综论”部分属宏观研究外,分为鸦片战争研究、太平天国研究、戊戌变法研究、义和团研究、辛亥革命研究以及秘密社会研究和港澳研究和其他等,它以纵横交错的方式覆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当多领域。在本书中收录的《李端与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与江苏民族工业》二文,体现了选题的独特和精细。有关戊戌变法研究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直是热门人物,该书则选择了李端这一不为人熟知的维新派的“上层”支持者,以大量史料钩沉了李端在变法运动高潮之际屈服于旧势力的强大而以失足装病退出维新活动的事实,反映了维新运动斗争的激烈和维新派的软弱。而在后一篇论述义和团的文章中,该书独具匠心地将义和团运动与江苏民族工业联系一道,其在运用大量的海关统计资料和近代民族工业统计资料基础上,提出义和团时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江苏民族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这中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和无锡业勤纱厂以及荣德生的保兴面粉厂即是典型的例子。在前人和同代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近代史研究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或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加以考察思辨,或提出新的见解;或对原有理论观点予以充实或深化。

2.《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口述史在我国渊源悠久,也是当前编撰我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共党史和各类专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弥补文献之不足,提高史书的可信度。本书汇萃了口述史工作者的丰富经验和宝贵的理论探索成果,并对口述史的工作规范、标准、原则、学科分类与建设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口述史的学科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江苏辛亥革命史》(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江苏辛亥革命是继辛亥武昌起义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事件,它对于巩固湖北武昌首义成果,对于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最终推翻清王朝都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书首次系统勾勒江苏辛亥革命史过程,完整展现江苏辛亥革命纷繁复杂而又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客观评价了江苏辛亥革命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和江苏辛亥革命的影响及局限。 4、2017年周新国:经世探史海 御档撷扬州(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3]

感悟

周新国:关于历史学习的几个问题

其一,历史学危机与“史学无用论”的问题。上世纪80-90年代学术界开始关注讨论“史学危机”到本世纪以来这一情况都未发生根本好转。在这一情况下我们更需正确看待历史学,重视历史学科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其二,历史是中国人的“国之瑰宝”。中国史学成果众多,体例创新,为世界文化之瑰宝,是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历史就像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一,深入骨髓。追古溯源,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有意无意的交谈话题都是历史相关。可以说中国人有种”史癖”情节,或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其三,有眼光的中外政治家强调学习历史。马克思认为:“世界上唯一的学科就是历史”;毛泽东也提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鲁迅主张青年人读史,因为“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邓小平也曾说过“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其四,学习历史的作用。历史学科虽然是非热门专业,容易边缘化,但就个人而言,历史能启发思维,增加之人论事的史感,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尤其是对历史的复杂性的了解,增加个人文化素质,培养“雅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而就国家而言,研究历史对治国理政有作用。

视频

扬州文化名人周新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