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氏节孝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氏节孝坊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典藏台湾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公告日期  1985年8月19日

登录类别  牌坊

地理位置  台北市北投区丰年路一段36号

建成年代  1861年

周氏节孝坊建于台湾清治时期之一座牌坊,位于台北市北投区。在纪念价值上,周氏节孝坊是为旌表陈玉麟妻周氏的节孝事迹所立的牌坊,而且也是本省唯一一座以观音山石建造的牌坊,纪念价值颇高。近年由市政府民政局修复后,已成为当地重要地标。[1]

历史背景

  • 周氏名绢,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卒于道光二十六年(西元一八四六年)。
  • 早年丧夫守节抚孤,侍奉翁姑至孝。其坚贞事迹,经礼部职名闽浙总督刘韵珂等于道光三十年(西元一八五○年)题准建坊。坊成于咸丰十一年(西元一八六一年)。
  • 牌坊的设立是为了表彰早年丧夫守节抚孤的周氏绢,由闽浙总督刘珂在1850年题准建坊,牌坊建成于1861年。

建筑风格

  • 周氏节孝坊的格局为“四柱三间坊”,高度约两层楼高。最上层有圣旨碑与刻有“天旌节孝”的横梁。牌坊的建材取自当地的青灰色观音石,其硬度较高,较不易受风化侵蚀。牌坊两侧的对联为“人将石化天以石旌;修史入烈女传颜不汗红;读诗至共姜萹心堪邛白;翁固冰清母尤冰洁。”[2]
  • 光绪二十三年(西元一八九七年)大地震,坊自二层以上部分倒塌,近年由市政府民政局予以复原整修,现已成为当地街巷之重要地标。   
  • 建筑的构造以砖木及钢筋混凝土完成,一楼用红砖构造,二楼使用雨淋板式的木结构,屋顶为了透气设有通风窗,整座建筑颇似英国的乡间别墅,外观典雅,与北投公园融为一体,并成为重要一景。   
  • 战后,公共浴场的功能被民间温泉旅馆取代,这座代表北投温泉文化的浴场趋于式微。
  • 近年经过规划,准备恢复旧貌,并辟为博物馆,供民众参观。[3]
  • 周氏节孝坊在1897年的地震中部份倒塌,台北市政府1985年将其指定为三级古迹,在1992年将其修复[4]

相关条目

台北市的其他牌坊:

视频

周氏节孝坊 大节女版

参考文献

  1. 北投周氏节孝坊,tranews全球新闻网
  2. 周氏节孝坊. 台湾百科大全书. 
  3. 周氏节孝坊. 国家文化资产网. 
  4. 古迹巡礼-周氏节孝坊. 石牌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