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辙观赏大慈寺壁画(资料图) 原图链接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是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之一。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早年的作品《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写得洒脱自然,颇见个性特点。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

政治影响

苏辙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1],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王安石听后,亦颇觉有理。

宋哲宗初年"元佑更化",苏辙在京师,多所论议。当时司马光变熙宁之法,废除雇役法,恢复差役法,苏辙极言不可。他的这类政治主张,与其兄苏轼基本相同 。《宋史》称其"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

诗歌主张

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2]

宋史》称其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认为他的高超大致和苏轼相近。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视频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 相关视频

苏洵、苏辙与王安石变法
苏辙和司马光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百家讲坛会提到这个人_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