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品格教育

增加 15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求真百科-品格教育圖1.jpg|缩略图|右|品格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學習認識良善、喜愛良善、做出良善。]]
'''品格教育'''即是指:怎樣和自己 [[ 相處 ]] ,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和[[環境]]相處,這是做人。事情要怎樣進行,才容易達到[[目標]],這是做事。透過教育,分享[[行善故事]]、[[孝順]]故事、[[生命教育]]故事、帶著孩子[[淨灘]]、關心[[老人]]等,[[教養]]出的孩子懂得做人做事,教育的目標才能真正的落實。
<ref>原文網址:https://blog.xuite.net/kc6191/study/13540373-%E4%BD%95%E8%AC%82%E5%93%81%E6%A0%BC%E6%95%99%E8%82%B2%EF%BC%9F%E5%A6%82%E4%BD%95%E6%8E%A8%E5%8B%95%E5%93%81%E6%A0%BC%E6%95%99%E8%82%B2%EF%BC%9F</ref>
(三)四種性格,影響40年後的行為表現
(四)不占別人便宜,甚至自己吃一點虧,這不也是一種 [[行 ]]
====(一)縱容式的家庭教育不是愛,將毀了孩子的未來,家長需重視====
<ref>原文網址:https://1012.video.blog/%e6%95%99%e5%85%92%e8%82%b2%e9%a4%8a-2/</ref>
====(四)不占別人便宜,甚至自己吃一點虧,這不也是一種 [[行 ]] ?====
不占別人便宜,讓自己吃虧,讓需要被[[幫助]]的人過得更好。這樣的心行,在我們看來,有可能微不足道,相對地,對被幫助的人而言,它是多麼珍貴!就如生活中,當盛菜時,發現菜只剩一點點,自己盛邊邊的一點菜,把菜留給後面盛餐的人,讓自己吃虧,讓別人得福。讓人暖心、帶給他人快樂的善行,何樂而不為?
「在[[意業]]上,不慳貪而濟困救急,喜捨[[布施]]。」是十善之一,布施是要我們放下貪念,不能只有「我、我、我」。心量要大,[[福氣]]才會大,當我們把[[鮮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在綺帆看來,那「聞到花香」就是獲得的福氣之一。布施所包含的不單只是金錢,還可以有更多,例如:任何對別人的幫助、一個 [[ 微笑 ]] 、一句 [[ 讚美 ]] 。布施就是把你有的,給予幫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當自己心量寬大了,不刻意銘記著自己的付出,只要默默地奉獻和給予,反而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自己看來是小小的暖心舉動,卻為能他人注入一股[[暖流]],這是多麼好的事啊!總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與壞的念頭,得到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就讓自己善的種子散播到[[社會]]各個[[角落]]吧!
2,0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