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小学(公办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藏虎头兰
图片来自 生活报教育频道

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小学(公办学校)

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由多所学校合并而成,设有初中部、小学部。小学部于1919年成立。学校占地面积4778.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242.6平方米,现有33个教学班,1440名学生,208名教职工。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
  • 办学性质:公办学校
  • 校 歌:引发学习的地方
  • 地 址:哈尔滨市道外区保障街130号
精美剪纸
图片来自 哈尔滨新闻网

学校介绍

经哈尔滨市教育部门批准,道外区原南马路小学校与原第53中学正式合并为南马路学校,原南马路小学校将更名为南马路学校小学部,原第53中学将变更为南马路学校中学部。哈尔滨市第53中学始建于1964年,学校坐落于道外区的老街古巷之中,占地面积4778.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242.6平方米,校园运动场占地3245平方米,设置了标准化篮球场地两个、排球场地三个,绿化面积876平方米。在青草环绕的操场中间20余棵柳树形成了“五十三中柳林”这道独特的风景,学生们在书香中滋养,在绿意中成长。

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1440名学生,自创建之始至如今,历经多次的分分合合,学校的208名教职工来自于老53中、原62中、原清华中学、原大方中学等多所初中。学校现有哈尔滨市劳动模范2人,省优秀教师4人, 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 58人,区级骨干51人。在近年来的中考中,五十三中省市重点升学率均有大幅度提高。

校歌

《引发学习的地方》

书香溢满校园,浓浓亲情流淌。

心灵与心灵对话,叩击生命的音响。

啊!蓬勃的南马路学校,引发学习好地方。

春夏秋冬走过去,我们丰盈我们茁壮。

从这里走向未来,我们人格有力量,怀抱着温暖的阳光。

课堂上发现自己,兴趣焕发向往。

阅读写作如歌唱,樟树飘香浣书流长。

啊!蓬勃的南马路学校,引发学习好地方。

春夏秋冬走过去,我们丰盈我们茁壮。

从这里走向未来,我们人格有力量,怀抱着温暖的阳光。

学校活动

写字节

汉字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中一路蜿蜒走来,记录着中华文明成长历程。正如诗人余光中所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常在。”近年来,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推进,汉语、汉字已经雄壮地走出国门。作为中国人,写字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也有对写字的明确要求,比如第一二学段重在养成好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四学段就要求提高书写速度,并要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书法的审美价值。 南马路学校小学部从1998年开始,每年开展“写字节”活动,将写字确定为五项“童子功”之一,要求同学们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认真习字,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 [1]

樟树儿童读书奖

2002年,南马路学校终身名誉校长赵翠娟校长荣获“宋庆龄樟树奖”后,将奖金全部捐出设立了“樟树儿童读书奖”。从这一年开始,这棵生长在南国的香樟树就扎根南马路的沃土上。每年夏天,南国的香樟树香弥漫之时,南马路学校小学部全体师生就会与一年一度的樟树儿童读书奖相约。

剪纸、吹糖人、京剧串烧!南马路小学上演“非遗”文化Show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国之瑰宝引以为傲。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和创新非遗之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3月30日,由团省委、省社科联、省少工委主办,团市委、市少工委承办,道外团区委、道外区教育局、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协办的“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暨龙江讲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南马路小学拉开帷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绥化学院剪纸艺术设计与创作工作室负责人刘卓、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糖塑技艺传承人王春晶为学校师生作了精彩讲座。 [2]

精彩活动

南马路小学校长李冬蕾为学校校外辅导员刘卓、王春晶老师颁发了聘书。南马路小学王泽森、白金妍、翟婉茹同学表演了京剧串烧,清脆铿锵的梨园雅韵让与会师生感受到了国粹的魅力,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大家知道从什么时候就有了剪纸吗?”刘卓老师的讲座在与孩子们的亲切互动中徐徐展开,通过老师介绍,学生们对剪纸的起源、变迁,以及艺术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刘老师的当场演示更是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现场欢呼不已,掌声不断。

吹糖人喽!”阵阵吆喝叫卖声,唤起了老师们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也将“糖塑”这项民间技艺带到了同学们面前。作为王氏糖塑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王春晶老师把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融入糖塑作品的艺术创作中,王老师现场一吹一捏,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和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诞生了。这项甜蜜的技艺令同学们惊叹不已,现场掌声热烈。

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两位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少先队员们近距离体验剪纸、糖塑这两项古老的非遗技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指尖上的智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孩子们心中立体、丰满、生动起来。“通过今天的活动知道家乡原来有这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到很自豪。我们会继续努力,学习了解并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们纷纷表示。

如歌九月,全力以“复”——南马路学校小学部2020年秋季学期有序启幕

秋风送爽,稻谷飘香。按照哈尔滨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校秋季开学工作的通知》《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及道外区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2020 年8 月31 日,南马路学校小学部师生如约走进校园,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3]

我们开学啦!

早7 时40 分,在学校“错层次、错时、错峰”安排下,学生陆续走进校园,测温,按行走路线进入教室,井然有序。8 时10 分,全体师生列队操场,隆重举行“2020 —2021 学年度开学式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 周年主题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学生齐诵陶行知先生的爱国箴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响亮的童声回荡在操场的上空,充分表达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各班召开了“开学第一课”——《如歌九月,全力以“复”》主题班会,将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作为重点,开展生命教育、卫生保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开学工作,学校制定了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各项工作制度,面向教职工进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心理辅导等培训,细化师生出行、入校、测温、上课、课间、午餐、放学“一日流程”及应急处置,切实保证常态化疫情防控。

学校还通过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将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等信息推送给家长,提高家长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家校携手,共同为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