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哈尔滨

增加 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哈尔滨
|圖片 = [[File:Ha1.jpg|缩略图| center|450px|[https://image.so.com/view?ie=utf-8&src=hao_360so&q=%E5%93%88%E5%B0%94%E6%BB%A8&correct=%E5%93%88%E5%B0%94%E6%BB%A8&ancestor=list&cmsid=ddda24e0b664262fed7ab31ddf9c872c&cmran=0&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43#id=9371d062b321d9f0d36a4c698f48c6a6&currsn=0&ps=115&pc=115][http://www.sohu.com/a/204447067_100047876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2015年,哈尔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2.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62.8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15.8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7:33.4:54.9调整为11.7:32.4:55.9。
==歷史==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 [[ 旧石器时代 ]] 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 [[ 黑龙江 ]] 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哈尔滨是 [[ 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 ]] 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哈尔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 [[ 赵尚志 ]] [[ 杨靖宇 ]] [[ 李兆麟 ]] [[ 赵一曼 ]] 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中央大街步行街==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西部,松花江南岸。东起河家沟,西至四环路,南起哈双北线,北至群力堤,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获 [[ 联合国 ]] 人居署、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授予的“2009年度人居环境范例奖”。获201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球百佳范例称号。
==參考資料==
4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