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哑门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揭密真相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为专业意见。任何医药相关资讯,应谘询专业人士。

哑门穴】 Yǎ mén(DU15),经穴名,《素问.气穴论》:“名喑门。”《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别名: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哑门穴的位置:后发际凹陷处。中医认为刺激哑门穴有缓解头痛、失眠、精神烦躁、呕吐不止等作用。

穴位含义

督脉阳气在此散热冷缩。
1.哑门穴,“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穴”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2.舌厌穴,“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软自如是因为阳气充盛使然也。“厌”,厌恶也。舌厌名意指督脉的阳气在此散热冷缩为舌所厌恶。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人体的阳气不足则至柔之地的舌部阳气先衰,舌部阳气衰败则舌不能运动自如,故名舌厌。舌肿名意与舌厌近同,肿指阳气太过阴不足则舌为之肿。
3.横舌穴,“横”,横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横舌名意指穴内阳气充盛则舌能活动自如。舌黄名意与横舌同,黄通横。

概况

【取 穴】在头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即: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后发际凹陷处)[1]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缩合后横向传来于风俯穴。 【功能作用】收引阳气。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具有散风熄风、开窍醒神的功效。
【主治病症】
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喑,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配伍应用】
哑门穴配水沟穴、大椎穴、腰奇穴,治癫痫。
哑门穴配水沟穴、足三里穴、大钟穴,治痴呆。
哑门穴配关冲穴,有通阳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不语。
哑门穴配风府穴、合谷穴,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喑哑。
哑门穴配通天穴、跗阳穴,有散寒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痛。
哑门穴配阳谷穴、腕骨穴、带脉穴、劳宫穴,治瘛疭、指掣痛。
哑门穴配涌泉穴、关冲穴、风府穴,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
哑门穴配廉泉穴、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合谷穴治聋哑。

穴位疗法

【针刺】一般直刺0.5~1.0寸。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注意:禁深刺
【按摩】哑门穴特殊,若按摩方法不对,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会致失声,所以按摩时要谨慎

视频

焦守廷上传督脉《哑门穴》

参考文献

  1. 哑门穴,穴位密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