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1]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杜工部集

文学体裁;排律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流恸嗟何及,衔冤有是夫。道消诗发兴,心息酒为徒。

许与才虽薄,追随迹未拘。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

会取君臣合,宁诠品命殊。贤良不必展,廊庙偶然趋。

胜决风尘际,功安造化炉。从容询旧学,惨澹閟《阴符》。

摆落嫌疑久,哀伤志力输。俗依绵谷异,客对雪山孤。

童稚思诸子,交朋列友于。情乖清酒送,望绝抚坟呼

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都。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

=作品注释

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①。

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②。

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

夜台当北斗③,泉路窅东吴④。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⑤。

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⑥。

流恸嗟何及⑦,衔冤有是夫⑧。

①任昉策文:"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②《魏志》:蜀黄权军败降魏,蜀先主凶问至,群臣咸贺,唯权独否。《陆云传》:"凶问卒至,痛心摧剥。"

③阮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

④释智恺诗:"泉路方幽噎,寒陇向凄清。"左思诗:"志若无东吴。"

⑤《抱朴子》:"洽闻之硕儒。"

⑥鹤注:广德二年,斗米千钱。故云谷贵。王符著《潜夫论》。

⑦《伤心赋》:"对玄经而流恸。"《诗》:"何嗟及矣。"

⑧唐韦嗣立论刑法:"四海衔冤。""有是夫",用经语作对。

道消诗发兴①,心息酒为徒②。

许与才虽薄,追随迹未拘。

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③

会取君臣合,宁诠品命殊。

贤良不必展,廊庙偶然趋④。

胜决风尘际⑤,功安造化炉⑥。

从容询旧学⑦,惨澹閟《阴符》。

①《易》言君子道忧。《刘向传》言君子道消。

②《郦食其传》:"吾高阳酒徒也。"

③班固、扬雄作赋擅名,嵇康、阮籍嗜酒弹琴。

④潘岳诗:"器非廊庙姿。"

⑤《汉书》:"决胜千里之外。"

⑥《庄子》:"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

⑦《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⑧《战国策》:苏秦游说六国,不遇而返,乃夜发书得《太公阴符》之谋而颂之。《唐书》兵书类有《周书阴符》九卷。

摆落嫌疑久①,哀伤志力输②。

俗依绵谷异,客对雪山孤。

童稚思诸子,交朋列友于。

情乖清酒送③,望绝抚坟呼④。

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都。

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⑤。

①陶潜诗:"摆落悠悠谈。"《记》:"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

②阮籍诗:"挥涕怀哀伤。"

③清酒送,谓生前阙于饯送。清酒二字,见《毛诗》。迩可欲改作渍酒,但平仄未谐。张注引《徐稚传》:人家有丧,以绵絮渍酒暴干,以裹炙鸡,用水渍绵使有酒气,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酹酒毕而去。

谢灵运诗:"抚坟徒自伤。"

⑤榛芜,言道路梗塞。卢世曰:此诗泣下最多,缘两公与子美莫逆故也。

作品赏析

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①。

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②。

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

夜台当北斗③,泉路窅东吴④。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⑤。

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⑥。

流恸嗟何及⑦,衔冤有是夫⑧。

(此伤其死后,承"存亡不重见"一句。"凶问一年俱",谓郑苏先后继亡。远注:北斗、蓬阁,承中原,指苏。东吴、台州,承海隅,指郑。胡夏客曰:此云"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八哀诗》咏苏源明云"长安米万钱,调丧尽余喘",则苏死果以饥欤?)

道消诗发兴①,心息酒为徒②。

许与才虽薄,追随迹未拘。

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③

会取君臣合,宁诠品命殊。

贤良不必展,廊庙偶然趋④。

胜决风尘际⑤,功安造化炉⑥。

从容询旧学⑦,惨澹閟《阴符》。

(此忆其生前,承"故旧谁怜我"二句。许与承诗,追随承酒,二句自谓。班扬承诗,嵇阮承酒,二句郑苏。会取四句,言天宝之际,郑苏俱仕而未久,胜决四句,言肃宗复国,苏为少监,郑遭贬斥也。诠,论也。品命殊,位卑也。询旧学,苏昔为太子谕德,后又除秘书少监也。閟《阴符》,郑常著《天宝军防录》,坐私撰国史谪官。其谈兵之书,秘不能出也,《杜臆》:公前诗云:"痛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此云:"道消诗发兴,心起酒为徒。"皆道本色,高人所益于诗酒如此。)

摆落嫌疑久①,哀伤志力输②。

俗依绵谷异,客对雪山孤。

童稚思诸子,交朋列友于。

情乖清酒送③,望绝抚坟呼④。

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都。

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⑤。

(此身经丧乱,而遥哭郑苏也。上四,谓弃官以来,漂流异地。中四,叹知交别久,殁失哀奠。下四,见身衰友故,人世荒凉也。摆落、哀伤,旧注仍指郑苏。按:此皆自述之词。公向遭贬斥,本涉嫌疑,今则摆落己久,特志力日亏,为可伤耳。昔在童稚时,便思诸子才名,郑苏年盖少长也。列友于,即异姓笃天伦意。绵雪巴蜀,遍历东西二川。哭处榛芜,仍应存亡丧乱。此章四句起,中二段各十四句,末段十二句收。)

"豪俊人谁在,文章扫地无。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二十字,抵一篇大祭文。结云:"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苍苍茫茫,有何地置老夫之意。想诗成时,热泪一涌而出,不复论行点矣,是以谓之哭也。


《苕溪渔隐丛话》: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句对。此诗"得罪台州去"四句是也。东坡《和郁孤台》诗"邂逅陪车马,寻芳谢脁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亦用此格。

古诗文鉴赏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3]“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人。[4]

视频

百家讲坛——诗圣杜甫(六)杜甫死亡之谜

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

  1. [1] 诗词文句网
  2.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
  3.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