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唐江镇,隶属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位于南康区中部,东邻凤岗镇、三江乡;南连太窝乡;西接龙华乡;北界十八塘乡。全镇总面积80.6平方千米,辖30个行政村、5个社区。2018年末,唐江镇户籍人口有9.82万。唐江建圩于北宋哲宗年间(1085年—1100年),进士举人不胜枚举。据《南康县志》记载,自宋以来,唐江共产生进士42人,其他拔贡生、庠生、登科第者二百余人。唐江镇政府驻唐南村,距南康城区16千米,距赣州市去21千米。唐江镇系大赣州重点卫星小城镇之一。2018年末,唐江镇有工业企业171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9家。[1]

中文名: 唐江镇

外文名: Tangjiang Town

行政区划代码: 360703100000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地理位置: 南康区中部

面 积: 96 km²

下辖地区: 5个社区、30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唐南村

电话区号: 0797

邮政区码: 341411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9.82 万( 2018年末户籍人口)

车牌代码: 赣B

目录

历史沿革

明初七间店成集,周遭水患,唯圩太平,得名太平圩。圩侧有塘濒江,洪水溢江,江塘难分。

民国十八年(1929年),始设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太平圩改名塘江圩。

1958年,设东风公社;1959年,东风公社改为唐江公社;1961年,复设唐江镇;1984年,撤社设乡时,原唐江公社设置为唐西乡、平田乡、大岭乡和唐江镇。

2001年3月,唐西乡、平田乡、大岭乡和唐江镇又再合并为唐江镇。

2016年2月,章良、村尾、横江3个村划归赣州经开区管理。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唐江镇辖5个社区及30个行政村:卢屋村社区、唐江路社区、唐西路社区、九驳桥社区、一糖厂社区、章良村、村尾村、大岭村、星光村、西坑村、唐南村、新建村、幸屋村、唐西村、油树村、伍塘村、黄圳村、长音村、学田村、竹下村、店前村、中田村、磨形村、平田村、庄稼村、章石村、横江村、木塘村、茶亭村、通古村、上坑村、流源村、隘孜村、白石村、坳里村。 镇政府驻唐南村,距城区16千米,距赣州市21千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唐江镇位于南康区中部,东邻凤岗镇、三江乡;南连太窝乡;西接龙华乡;北界十八塘乡。全镇总面积96平方千米。

气候

唐江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12月均温8.8℃,7月均温28.6℃,无霜期286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443.2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856.6小时。

人口

2017年末,唐江镇有常住人口9.91万。

2018年末,唐江镇户籍人口有9.82万。

交通

唐江镇距离赣州市中心城区18千米,2019年迎宾大道及机场快速路的开通,被纳入赣州市中心城区15分钟生活经济圈。距离赣州黄金机场8千米,赣州西站5千米,赣粤高速、厦蓉高速穿越境内。赣丰二级公路,康唐公路,唐隆公路,南康至黄金机场快速路等纵横交错,加速了唐江与区内各乡镇,及上犹、崇义等县的对接。

经济

综述

唐江经济发展食品加工、五金加工、交通运输、羽绒加工、家具生产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工业原材料加工、物流等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家具生产、蔬菜种植、农村生态旅游业等为主要产业的格局。2005年,唐江镇财政收入525.1万元,比2005年增长7.3%;农业税减免7213户,减免资金33.6万元。2017年末,唐江镇企业共385家,企业从业人数7885人。

第一产业

唐江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以赣丰线、唐隆线、康唐线为依托,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形成了以蔬菜生产为特色的产业带,发展种植蔬菜30940亩。其中商品蔬菜23000亩,所产蔬菜除供应唐江、赣州、南康等地市场外,还远销广东、福建等地,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为主,全面推广了双季杂优,选用优质稻的农户已达90%以上。 2002年,唐江镇农业总产值1.59亿元。

第二产业

唐江镇为南康家具发展最早的策源地,唐江家具从20世纪90年代初,已发展成为唐江镇经济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富民产业。2004年末,唐江镇年产值超100万元企业260多家,超500万元企业3家,超1000万元企业2家,全镇实现工业产值近6亿元。2005年末,唐江镇共有个私企业213家,个体经营2295家,其中家具行业155家,个私经济企业人数达1300多人,工业总值5.2亿元。2017年末,唐江镇工业企业共2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2018年末,唐江镇有工业企业1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2019年,唐江镇家具企业由原来的700多家整合至513家,63家企业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605亩的家具集聚区建成并投产,形成了家具特色产业集群。

商贸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唐江拥有商店700余家。

2018年末,唐江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39家。

2019年末,唐江镇共有市场主体4668个,其中个体户3905家,公司763家,包括批发与零售类2115家,家具类1015家(其中家具生产企业513家),餐饮类451家,汽车类124家,物流类19家,银行金融类10家,其他类934家。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2017年末,唐江镇城镇建成区29182公顷。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唐江镇有高中1所,小学32所,幼儿园35所,中高级职称教师220人。

民生事业

截至2017年末,唐江镇农村参保率超过95%,城镇参保率超过75%。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明洪武初年,唐江卢屋村人建“七间店”,以此为中心渐成集市,时名太平圩。因圩临上犹江,圩中有过路塘,塘、江相连,遂得塘江圩一名,渐渐演变为唐江圩。20世纪三十年代,唐江圩升格为唐江镇。

民俗风情

唐江民情风俗:“南安略同楚俗。”火耕水耨,民食鱼稻,风俗淳朴,民情敦厚,向称“儒雅之邦”。唐江为先贤过化之乡,事简民恬,勤于生业,俭于衣食。庾俗之最美者:市无乞丐,贫不鬻子;其最不美者:“信巫鬼,如嚣争,溺女不育,钳婢不嫁。”这就概括了以前的民情风俗。建国后,各方面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点禾种

唐江旧时习惯在惊蛰前后“点禾子”。播种早禾,俗称“点惊蛰”即农家在清晨备好香烛、纸钱到田头祭祀田螺菩萨,乞求保佑丰收。

莳田

昔时农家莳田时,要请莳田能手“开秧盘”(即技术高明的师傅第一个下田开莳,然后按技术高低依次排行)。莳完田后要做“莳田酒”,俗称:“莳田杀鹅,草子变禾”,认为待人大方,收成必好。

尝新

早稻开镰收割后,吃新米饭叫尝新,旧时家家户户尝新日,买猪肉,杀鸭子,推磨做新米果,点蜡烛敬“米谷神”,以庆丰年。

洗禾镰

秋收后旧时农家要备办酒席,请帮助收种的亲友吃饭,俗称“洗禾镰”。大多东家都煎糯米糍,酿好米酒。内良、河洞仍很兴打麻糍、包芭蕉米果分送亲友,意为全年农耕结束,家家分享丰收。

造纸

昔时小满时节,纸棚中槽户、包头要杀狗崽或其他畜禽祭山,初一、十五日“打牙祭”。在山里更不能犯禁,如一人犯禁大家就得停工,犯禁者被罚买鱼肉杀鹅请酒以消灾。纸棚工忌用纸揩屁股。砍竹子,要将竹蔸上的节放通,倒竹时面要往下不能向上。

狩猎

昔日猎者进门,不论冬夏都戴草帽,腰系刀鞘插腰刀。若获得猎物,打头铳者得双份,凡在场者均可得一份。出猎前十分讲究日子和走向,忌“破日”、“空亡日”。

打砂子

上山挖钨砂俗称打砂子或倒桶。昔时要选黄道吉日,在有砂子的附近搭棚。开工时,棚门前要插两根短竹筒,点燃香烛,在地上摆好三牲(鱼、猪、鸭),杀一只黑狗取血以祭祀天神,初一、十五日不上工,也要打牙祭。上工时,走到窿子门口要先抽烟辟邪才能进入,忌在采找矿时吹口哨,打啊嗬(大声呼喊)和吃夹生饭,以避凶趋吉。

订婚

俗称“下聘”或“下茶”。男女合八字后,由男方择定日期,用五色扛盒送三牲和饼蛋等聘礼到女家,是日女家要请亲戚前来吃下聘酒,并按亲疏分享聘礼。待结婚时,亲戚则加倍送女方陪嫁礼品。订婚后不能更改,遇红白大事可互相往来行家礼。

嫁娶

即结婚,俗称“过门”。事前男家须拣日卜吉期,写好大红书帖,备礼通知女家,称“担日子”,若女方无异议,婚期就算定了。“过门”之日,男方家要在前一天下“五牲礼”送到女家,女家亲友在成亲日上午备好礼品合齐到女家贺喜。中午,男家要用小车去接新娘随同嫁奁,新娘在伴娘簇拥下上车出嫁。接亲时由一个男子掮两根扎在一起的竹梢上系着大红布的翠竹,伴随着打鼓、吹喇叭、放爆竹,拥至男家,男方主婚人在门前迎亲,进门后举行婚礼,拜天地,入洞房,宴请宾客。

红色文化

唐江是红军生活战斗之地,据《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20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第一、二、四纵队到达南康县唐江镇,并于次日在卢屋村枣子树下签发红四军军部关于整顿军队风纪的训令。据《聂荣臻回忆录》所载,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中央重新成立一军团,就是在唐江宣布一军团领导的新任命,毛主席亲自参加了这个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荣誉称号

2018年7月,唐江镇被确定为江西省上报中央认定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2019年初,唐江镇被确定为“赣州市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