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唭哩岸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唭哩岸站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

唭哩岸站[1] [2] ,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唭哩岸凯达格兰语:Ki-Irigan)地区,为台北捷运淡水信义线淡水线)的捷运车站。过去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淡水线(战后改制为台湾铁路管理局淡水线;捷运淡水线前身)亦设有名称相似的“唭里岸”车站,后更名为“石牌”。

简介

唭哩岸站,位于台北市北投东华街、西安街间,接近公馆路口。

唭哩岸站的车站编号R20,捷运兴建时曾暂名立农,因附近有以此为名的街道、小学及里别

通车前改为古地名“唭哩岸凯达格兰语:Ki-Irigan)”,通车时采威妥玛拼音作Chili An;唭哩岸是平埔族话,其意义

  • 一说为海湾,昔日为旧淡水河向北突出之弯曲地带,是汉人最早至台开垦的发源地,也是北台湾农地开发之嚆矢。
  • 另一说为湖岸(台北盆地过去曾为大型湖泊)。
  • 唭哩岸是原住民凯达格兰族巴赛语的旧名,为“海湾”之意,曾是台北知名的打石场,因为早年是淡水河自北突出的弯曲地带,类似海湾形状,因而得名,早期人口多集中在立农街、吉利街一带,在打石场萧条后,成为主要的住宅聚落。

唭哩岸站的“唭”字读音为“ㄑㄧ”(音同“七”),与当地习惯发音的“ㄑ一ˊ”(音同“奇”)读音并不相同,车厢报站发音仍维持“ㄑㄧ”发音,但英文站名发音则为“ㄑ一ˊ”。

2003年国立阳明大学兴建图资大楼,进行地质钻探,挖出含有咸水贝壳之唭哩岸石,证明台北盆地内曾经是咸水湖或海域,“唭哩岸”意涵“海湾”才获得另一个证据[3]

车站构造

唭哩岸站为高架二层车站,一个岛式月台,二个出入口。本站设有半高式月台门

车站楼层

车站出口

出口1位于车站南侧,出口2位于车站北侧。

利用状况

根据2020年12月资料,本站每日旅运量约为14,216人次,在台北捷运各站中排行第93名。

公车资讯

本站所附属的公车站牌分别设置在车站两侧、两条与捷运路线平行的道路旁(东侧北行的东华街,与西侧南行的西安街),为了区隔站牌的实际位置,站牌分别命名为“捷运唭哩岸站一(东华)”、“捷运唭哩岸站一(西安)”、“捷运唭哩岸站二(东华)”与“捷运唭哩岸站二(西安)”。

车站周边

历史

  • 1997年3月28日:随著捷运淡水线“淡水中山”段正式通车而启用。
  • 2003年:配合台北市政府改采汉语拼音为主要译名标准的新政策,站名的官方英译由原本威妥玛拼音Chili An Station改为Qilian Station[4]
  • 2010年11月25日:西南侧增设简易出入口(2号出口)启用。[5]
  • 2015年6月24日:上午10点36分往淡水方向月台一名女子在列车进站时突然落轨,所幸列车及时紧急煞车没辗过该名女子,但已造成淡水信义线全线列车影响。台北捷运公司采取本站至奇岩站以单线双向营运,并启动北投站士林站公车接驳,直到11点16分恢复正常营运。
  • 2018年7月24日:半高式月台门正式启用。
  • 2019年2月17日:下午4点30分左右,有旅客通报往大安列车车门玻璃龟裂,站长上车确认安全后,让该列车继续营运至大安站为止,并将该列车以不提供载客之方式先行停放于象山站尾轨,收班后送回北投机厂检修。相隔一小时后,下午5点30分左右一辆宾士车直接飞越冲进车站站内,驾驶疑因疲劳驾驶而致事件发生,幸无人因此受伤。

参见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捷运淡水线唭哩岸站,痞客邦,2011-07-16
  2. 【台北】唭哩岸 纯住宅生活圈 小基地建案多,自由时报,2020-10-03
  3. 李荣文. 唭哩岸山前世:地质. 2003 [2007-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0). 
  4. 捷运站名改汉语拼音. 苹果日报. 2003-11-24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Chinese (Taiwan)). 
  5. 兴建总经费1,650万元,包括土木、机电等系统,由捷运盈馀提拨的“捷运固定资产重置基金”支付。黄忠荣. 捷运唭哩岸站第2出口 周4完工. 自由时报. 2010-11-23 [201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