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商業信用籌資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商業信用籌資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商業信用籌資是商業企業採用的短期籌資方式。商業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貨所形成的借貸關係,是企業之間的一種直接信用關係。包括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等。

商業信用籌資的基本方法

商業信用籌資的基本方法有兩種:

(1)賣方向買方提供賒銷而形成的信用,從買方的角度看,是一種利用應付賬款的籌資渠道,商品的加價部分是買方籌資的成本;

(2)賣方給予現金折扣獲取買方提前付款而形成的信用,從賣方的角度看,是一種利用預收賬款或者減少應收賬款的籌資渠道,現金折扣是賣方籌資的成本。

商業信用籌資的主要形式

商業信用籌資具有如下三種主要形式:

1、賒購商品。

採用該種方式購貨,購貨方先收貨後付款,該種籌資方式的基本特徵是購貨方收到貨物,既不支付貨幣資金,也不出具借據,而是形成應付賬款到期支付。所以具有方式簡便的優點,購貨方主動權較大,銷貨方權益有可能受損。因此該種方式要求購貨方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和優良的品質,而銷貨方往往把其作為促銷手段。

2、應付商業票據。

應付商業票據是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兌申請人)簽發,由承兌人承兌並於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背書人支付款項的票據。應付商業票據是賒購方的債務證明,賒銷方的債權證明,該種方式使商業信用票據化了。對於付款人來說,應付商業票據和應付賬款並無什麼本質差別,都是到期應該支付的款項,但實行商業信用票據化,對規範結算和對債權人具有如下優越性:⑴流通轉讓性。即票據未到期前,債權人急用資金,可以把票據轉讓給他人,或向銀行貼現取得現金。貼現銀行需要資金可持未到期承兌匯票向其他銀行轉貼現;⑵保證支付性。商業票據明確了交易雙方商定的承兌期限,承兌人(付款人)負有到期無條件支付票款的責任,防止債權無限期拖延,發生拖延、訴諸法律,也有案可稽。

3、預收貨款。

預收貨款是銷貨方要求購貨方預先支付貨款,而後按商定期限到期交貨的一種籌資方式。之所以稱之為籌資,是因為這種方式等於在交貨前購貨方向銷貨方提供了一筆無息貨款。運用該種方式籌資,一般適用於緊俏商品的銷售,或具有優越條件的商品銷售,國家允許的預收定金也屬此列。

商業信用籌資的優缺點

商業信用籌資的優點:

(1)商業信用容易取得;

(2)企業有較大的機動權;

(3)企業一般不用提供擔保。

商業信用籌資的缺點:

(1)容易惡化企業的信用水平;

(2)受外部環境影響大。

商業信用籌資方式的優缺點

1、商業信用籌資方式具有如下優點:

(1)手續簡便。商業信用伴隨商品交易活動的發生而產生,一旦商品成交,該種籌資方式便形成;

(2)機動性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供求往來單位很多,各自條件不一,選擇餘地大,限制條款少;

(3)資金成本低。無籌資成本,我國當前在規定期限內也無資金使用成本。

2、商業信用籌資方式的缺點有:

(1)使用期限短,還款風險大;

(2)使用範圍窄,主要適用於商品交易;

(3)容易產生拖欠貨款,形成三角債。該種方式以資金運動與物資運動相分離為本質特徵,這要以購銷雙方相互信任為條件,在交易雙方不了解或品質有問題的情況下,很容易形成拖欠,因此,在交易雙方互不了解的情況下,利用商業信用籌資就不具備條件。

術語解釋

應付賬款是指企業因購買材料、物資和接受勞務供應等而付給供貨單位的賬款。

應付票據是指企業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而開出、承兌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預收賬款指買賣雙方協議商定,由購貨方預先支付一部分貨款給供應方而發生的一項負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