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喜旱莲子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喜旱莲子草(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是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基部匍匐,管状,茎老时无毛,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基部渐狭,两面无毛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叶柄无毛或微有柔毛。花密生,总花梗的头状花序,单生在叶腋,苞片及小苞片白色, 苞片卵形,花被片矩圆形,白色,光亮,无毛,子房倒卵形,5-10月开花。[1]

原产巴西,中国引种于北京、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后逸为野生。生在池沼、水沟内。[2]

喜旱莲子草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作用; 可作饲料。

2002年11月4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列为: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初步名单。

入药部位

喜旱莲子草以全草入药。

中药名

空心苋。春、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草,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药理作用

抗病毒,抗菌,保肝。

性味

苦、甘,寒。

功能

清热凉血,解毒,利尿。

主治

咳血,尿血,感冒发热,麻疹,乙型脑炎,淋浊,湿疹,痈肿疖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0-60克,鲜品加倍;或捣汁。
  • 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长55-120厘米,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7-20毫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下面有颗粒状突起;叶柄长3-10毫米,无毛或微有柔毛。

花密生,成具总花梗的头状花序,单生在叶腋,球形,直径8-15毫米;苞片及小苞片白色,顶端渐尖,具1脉;苞片卵形,长2-2.5毫米,小苞片披针形,长2毫米;花被片矩圆形,长5-6毫米,白色,光亮,无毛,顶端急尖,背部侧扁;雄蕊花丝长2.5-3毫米,基部连合成杯状; 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侧扁,顶端圆形。果实未见。花期5-10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