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乔凡尼‧巴蒂斯塔‧罗杰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乔 凡尼.巴蒂斯塔.罗杰利(Giovanni Battista Rogeri, 1642-ca. 1710)出生于波隆纳(Bologna),父亲是弗朗切斯科.罗杰利(Francesco Ruggeri, ca. 1620-1698)。

生平简介

曾在克里蒙纳(Cremona)学习制琴,1661年至1662年间拜尼可罗.阿玛蒂(Nicolò Amati, 1596-1684)为师,早期制作的乐器深受阿玛蒂家族风格的影响。 1632年黑死病流行后,布雷西亚(Brescia)一直没有出现优秀的制琴家,直到1663年,罗杰利来到布雷西亚开设提琴工作室,其作品非但巧妙地融合了阿玛蒂与布雷西亚风格,还使得自1630年以来中断的布雷西亚制琴工业,迈向另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664年结婚,其中两个孩子彼得罗‧纪寇摩(Pietro Giacomo Rogeri, 1665-1724)和乔凡尼‧保罗(Giovanni Paolo Rogeri, 1667-?)承接其制琴技艺。不过至今仍未发现罗杰利于1670年之前制作的提琴,这意味著若不是帮人代工,便是从事其他职业,并非专职制琴。 他拥有杰出的制琴技术,与父亲制作的琴身极为相似,但其工艺不如父亲精致细腻,本质上显露出阿玛蒂的影响,不过有些也采用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风格. 1685年到1690年逐渐发展大体型的琴,将该家族事业推向另一高峰;到了1690年,其声名远播,制琴技艺早已超越当代的制琴家。

作品简介

其作品采用阿玛蒂晚期风格中的较大体积提琴样式(Grand Pattern),整体外观匀称工整,琴头雕工细腻,面板弧度较不明显,木材采用当地最上选的枫木,F孔亦为阿玛蒂风格,提琴外缘和弧度特别,上侧板有夸张的边角,尖端特别长与尖锐;有的作品没有加镶边,漆色为美丽的淡红色或淡棕色,音色甜美,其标签常为红色。

曾让十九世纪大提琴家皮亚蒂用为独奏乐器

其大提琴与低音提琴作品尤其令人赞赏;而大提琴受到威尼斯学派的影响,尺寸比例相对精巧。其中一把大提琴曾让十九世纪知名大提琴家皮亚蒂(Alfredo Piatti, 1822-1901)当为独奏用乐器。[1]

乔凡尼‧巴蒂斯塔‧罗杰利1698年制violin

此琴保留了原作者的琴头及标签,既融入了布雷西亚风格,同时采用尼可罗‧阿玛蒂所改良的大体型模子(Grand Pattern);特别是在边角设计展现了个人独创的巧思,琴身底色为金黄色漆,再辅以橙褐色漆,散发的色泽非常光润。罗杰利采用最上等的枫木来制作,大大提升了提琴醇美的音色,拓展了更为洪亮的音域,是同时代最上乘的作品;在提琴的传承系统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地位。虽然罗杰利师承袭克里蒙纳风格,但所制作的提琴隐约可见布雷西亚大师马吉尼的影响;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包容万象的风格中还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音色:音色甜美,具有爆发力。 标签内容:Bapt:Rogerius Bon:Nicolai Amatide cremo Da alumnus Domini 1698 提琴证书:Bein & Fushi, London, 1992 现藏地点:财团法人台南市奇美文化基金会:中华民国台南市[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