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噗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噗浪(英语:Plurk)是一个微网志社交网站,由印度裔加拿大人 Kanwardeep Singh Johar、波斯尼亚裔丹麦人 Amir Salihefendic、华裔马来西亚人云惟彬共同于2008年5月12日创办网站。服务虽然类似Twitter,但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一条“时间轴”上显示自己与好友的所有消息[1]。同时,和Twitter的“@”回复不同的是,在Plurk中主题之下的回复,都是属于该主题,而不是独立的。

噗浪当前已经有包含中文在内的30余种语言版本可用,除英文外的所有语言版本都是由志愿者贡献的。噗浪网页上提供多个时间轴、背景及控制板的主题,同时,用户也可以使用CSS来自定义自己的页面。

噗浪限制发文字数由“140个字”变更为“360个字”,但汉字和英文字母都计为1个字,因此通常中文用户可以发布更多内容。2009年12月4日,Plurk推出官方的API,但是此前已经有用户开发出非官方的RLPlurkAPI、jPlurk。

根据Alexa的统计,至2011年8月22日为止,噗浪总浏览数前3名是台湾(40.8%)、印度(12.6%)、美国(9.1%),后面排名则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巴基斯坦、俄罗斯、英国和德国。至2013年9月28日为止,噗浪总浏览数前5名是印度(39.1%)、台湾(32.0%)、美国(9.0%)、巴基斯坦(3.3%)、印度尼西亚(2.2%)。 而至2018年5月22日为止,总浏览数前五名为台湾(74.6%)、日本(12.5%)、印度(4.3%)、香港(2.3%)、美国(1.9%)。2018年6月2号的浏览数据为:台湾74.6%(Rank 44)、日本12.2%(Rank 1,049)、印度4.6%(Rank 2,363)、香港2.3%(Rank 501)、美国2.0%(Rank 13,149)。

2013年初,噗浪团队从加拿大迁移至台湾,并在10月31日推出的程序为第一次公开app测试版本。

命名

噗浪共同创办人暨接口设计师云惟彬(Alvin Woon)接受《Engadget中文版》访问时说:“其实这个字(Plurk),没有任何意思。当初我们在想名字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就是要用一个简单发音的字,想来想去,就决定用Plurk了。后来当然我们有帮这五个单字,各想了一个衍伸意义。但事实上,Plurk这个字并没有任何意思[2]。”

特色

Plurk最主要的特色是可以在一条时间轴上显示自己和好友的所有消息,每一位会员都可以单独评论别人的Plurk内容。除此之外,Plurk亦有一个热度系统,其名称叫作Karma,以令会员更加投入网站上的活动。另外,Plurk亦有各种语言版本以供选择。

用户可以上传48*48尺寸以下之图片作为自定义表符,团队也有研发各类掷骰表符供用户使用,截至2019年9月为止已有以下几种:普通六面骰(dice)、眼睛六面骰(dice2)、四面骰(dice4)、八面骰(dice8)、十面骰(dice10)、十二面骰(dice12)、二十面骰(dice20)、随机数字骰(digit)、求签(draw)、掷筊(bobei)、内裤骰(panties)、拉霸(slot)、掷硬币(coin)、剪刀石头布(rock-paper-scissors)。

视频

噗浪 相关视频

永邦 史上最噗浪影片
经营网络抢上班族选票 马办延揽“噗浪”精英

参考文献

  1. 一些与时间维度有关的产品设计,互联网的那点事,2010-04-29
  2. Plurk噗浪是一个什么网站,烧荒网,20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