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川省电力公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川省电力公司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四川省电力公司是一家以电网经营为核心业务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总部位于成都市。

公司是四川100强企业,并连续多年保持了国家电网公司双文明单位称号,四川省文明行业称号,四川省省委四好班子称号等荣誉。四川省电力公司负责四川省境内主要电网规划、建设、运营和电力供应。

基本内容

公司名称:四川省电力公司

经营范围:电网经营

公司口号: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荣誉:四川100强企业

总部地点:成都

公司性质:国营企业

资产总额:484亿元(2005年)

公司简介

四川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川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四川境内最主要的电网规划、建设、运营和电力供应企业。公司拥有下属单位36个,直供直管县级供电公司45个,全资、控股、代管县级供电公司108个,全口径用工总量为92879人。直供控股代管趸售供电区域超过41万平方公里。

截止2012年底,公司拥有500千伏变电站(含换流站)36座,总变电容量525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19条,线路长度9711.6公里;220千伏变电站172座,变电容量5035.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520条,线路长度15126.7公里;110千伏变电站625座,变电容量4671.97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537条,线路长度22182.2公里。目前,四川电网500千伏电网覆盖全省各市州,多层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四川电网已从局部电网跃升为联通西北、华中、华东、华北四大区域电网、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的枢纽电网。

近年来,公司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根植四川,服务四川”的理念,秉承“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电力用户、服务发电企业”的宗旨,不断加快电网建设,提升供电保障水平,克服自然灾害频发、金融危机冲击巨大、恢复重建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2年,公司全年完成电网投资(含特高压)284.21亿元,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935万千伏安、线路7524公里,占国网公司12%以上。全年完成售电量154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全口径售电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1%。资产总额达到124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8%,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二五”,公司围绕四川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确立了到2015年全面实现“大电网、大枢纽、大平台”的电网发展目标和“12751”的公司发展目标。

“大电网、大枢纽、大平台”的电网发展目标,即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的坚强智能大电网,建设“东融三华、西纳新藏、北联西北”的西部电力交换大枢纽,构筑跨省区、跨流域的“水火互济、购送灵活、交换方便、新能源上网高效便捷”的电力资源配置大平台。力争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将四川电网打造成为特高压、交直流、智能化、多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枢纽电网,成为国家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电源支撑、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成为全国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由局部电网、传统电网向枢纽电网、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一举奠定西部电力发展高地的战略地位,实现“崛起盆地、构筑高地”的全新跨越。为适应发展需求,“十二五”四川电网继续高强度投入,将建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换流站)434座、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26100公里,变电容量12991万千伏安,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再造一个四川电网。到2015年末,四川电网500千伏变电站数量达到54座,线路达到16000公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之一。

为适应“十二五”电网跨越发展需要,公司确定了“12751”的工作目标,即到2015年,电网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十二五”电网投资突破1000亿元;省内年售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跨区电力交易规模突破700亿千瓦时;同业对标综合排名进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前5名;线损率降低1个百分点。公司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优质服务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推动公司实现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基本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在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资力度,电网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公司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四川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为公司和电网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同时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三华”同步网架,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2013年,公司提出了持续深化电网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扎实推进“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幸福美好川电的工作思路和总体布局。在今后一段时期,将以防范大面积停电为核心,推进安全发展;以提升电力优化配置能力为中心,推进电网协调发展;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推进电网绿色发展;以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创新发展;以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原则,扎实推进和谐发展,努力把电网建成网架坚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友好互动的现代化大电网,把公司全面建成管理卓越、业绩优秀、队伍一流、文化先进的现代化大公司,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公司业绩

2005年公司累计完成售电量708.34亿千瓦时,增长14.66%。截至2005年底,公司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013.84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变电站8座,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70座,变电容量1398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容量1734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容量282万千伏安。拥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7664公里,其中:500千伏线路24条,2985公里;220千伏线路8119公里;110千伏线路10537公里;35千伏线路6023公里。实现安全调度运行9025天,继续保持全国网省调度机构安全领先生产纪录。

2002年“川电东送”开始至2005年已累计完成外送电量192.56亿千瓦时。目前四川省电力公司紧紧抓住国家实行“西电东送、全国联网”战略和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特高压输电网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四川与周边电网联网进程,不断扩大“川电外送”规模,努力使四川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企业荣誉

公司是四川100强企业,并连续多年保持了国家电网公司双文明单位称号,四川省文明行业称号,四川省省委四好班子称号等荣誉。

企业文化

发展目标——“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

电网坚强是发展的基础,资产优良反映发展的能力,服务优质展现发展的形象,业绩优秀体现发展的成果。

工作思路——“三抓一创”: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

公司文化——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

企业精神——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内质外形——提高五个“素质”塑造五个“形象”:以内质外形建设为载体,提高安全素质、质量素质、效益素质、科技素质、队伍素质,塑造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奋力推进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

严格安全管理——抓“三基”,用“三铁” 反“三违”, 杜绝“三高”:从基础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本功抓起,用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来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杜绝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现象,采取坚决措施,反违章、消隐患、除混乱。

公司本部建设——三个“体系”和三个“中心”:健全和完善公司的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尽快把公司总部建设成为全公司的战略决策中心、管理控制中心和电网调度中心。

优质服务——四个“服务”、四个“追求”和四“化”: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是公司发展的使命和根本目的。要坚持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推进服务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和人性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队伍建设——三个“体系、”三个“能力”和三“同”: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业绩考核体系。重点提高员工队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广大员工要关心企业、顾全大局,与企业同舟共济;勇于负责、迎难而上,与企业同甘共苦;开拓创新、甘于奉献,与企业共同进步。

廉政建设——狠抓三个“环节”,防止三“失”:狠抓责任落实、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以人财物管理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领导班子建设——建设“四好”,培养“五风”、四个“决策”:努力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领导班子,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勇于开拓、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加强作风建设,培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的生活作风;科学民主、勇于负责的领导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重大问题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果断决策。

公司愿景

2006年,四川省电力公司以党的十六届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按照“三抓一创”工作思路,立足科学发展,致力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企,加快电网发展,强化经营管理,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优质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公司综合素质,加快建设一流的现代电力公司,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