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四御

增加 14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四御.png|350px|缩略图|右|<big>四御</big>[https://pic.wenwen.soso.com/pqpic/wenwenpic/0/20190919162027-682189074_png_531_419_445419/0 原图链接][https://wenwen.sogou.com/z/q703952822.htm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四御 ''' [[ 道教 ]] 天界中辅佐三清道祖的四位圣尊,又称“四辅”,位居三清之下。三清象征自然无为、创生 [[ 宇宙 ]] 万物,四御则代表有为运作统率天地的神祇。
道教早期说法为三清六御,分别为髙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髙上帝,东极妙岩宫青华大帝 [[ 太乙 ]] 救苦天尊,南极长生大帝玉清真王,西方太极勾陈天皇上帝,北极中天紫微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1] 四御神祇分别为: [[玉皇大帝| 昊天至尊玉皇上帝 ]] [[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 [[天皇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此为宋代以前早期信仰中的四御大帝 宋代以后玉皇上帝信仰有所上升,因此道书多将玉皇上帝自四御提升出去,四御改为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或称太极天皇大帝)、东极青华大帝(化为太乙救苦天尊)。至现代,四御又恢复为宋代以前说法
宋代以后玉皇上帝[[信仰]]有所上升,因此道书多将玉皇上帝自四御提升出去,四御改为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或称太极天皇大帝)、东极青华大帝(化为太乙救苦天尊)。至现代,四御又恢复为宋代以前说法。 四御少有主祀的庙宇,大多出现于道观,或作为玉皇上帝之陪祀神。不过分别开时,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常作为 [[ 斗姥元君 ]] 之配祀神,后土神则另有地坛、后土庙、地母庙等祭祀场所。
==简介==
在比较著名的道教宫观中,主要大殿除三清殿、玉皇阁外,还建有专门供奉四御的四御殿,四御神像头戴冕旒,身着朝服,雍容华贵,为人间 [[ 帝王 ]] 形象。三清、四御作为道教尊神群体,常被合称。
此外,道教还有“六御”之说。他们为: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统御万神的勾陈大帝、统御万星的 [[ 紫微大帝 ]] 、统御万灵的青华大帝( 又称太乙救苦天尊) 、统御万类( [[ ]] )的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后土皇地祇。这种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六合”观念,所谓“六合”,指宇宙的巨大 [[ 空间 ]] ,即上、下、四方( 东、西、南、北)
[[ 南宋 ]] 刘用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对此的排列顺序为:玉清上帝、上清上帝、太清上帝、昊天至尊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东极太乙救苦天尊( 即青华大帝) 、南极长生大帝、后土皇地祇。
前三尊为三清,后六尊则构成了上( 玉皇) 、下( 后土) 、四方的“六合”布局。道教称之为“昊天六御宸尊”,加上三清,合为“九皇御号”。后来,为了符台道经四辅( 太清、太平、太玄、正一) 的分类。
==相关殿堂==
安阳长春观四御殿,是 [[ 安阳 ]] 长春观主体建筑之一,该殿位于长春观玉皇殿北侧,殿宇系悬山顶建筑, [[ 琉璃瓦 ]] 覆顶。该楼阁从清顺治初年破土动工,到 [[ 熙33 熙]]33 年竣工,历时五十余载,道人汪守戒、李太光、魏清山师徒三人耗费大量的心血,才建成了该楼阁。楼阁三面临山,东是一望无际的山川、村庄、树木,名曰紫气东来  殿内供奉紫微北极大帝、勾陈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南极长生大帝,四御是统率天地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执掌天道
==六御==
殿内供奉紫微北极大帝、勾陈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南极长生大帝,四御是统率天地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执掌天道。六御道教还有六御之说。《道门科范大全集》六御宸尊:昊天至尊玉皇上帝,勾陈星宫天皇大帝,中天星主紫微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南极长生大帝| 神霄真王长生大帝 ]] ,东极青玄上帝。[2]
247,5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