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溟诗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溟诗话》,一名《诗家直说》,中国古代诗歌美学著作。谢榛著。有谈艺珠丛本、历代诗话续编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本等行世。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作为明代后七子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谢榛论诗亦不脱拟古主义的窠臼,重格调,讲技巧,以汉魏盛唐为第一义。但他与前后七子亦有所不同,主张在纵横古人众迹中见出自己的独特创造。如他在《四溟诗话》中,强调诗歌应“以兴为主”,提倡“直写性情”,认为没有“情”就没有“高古”,也没有格调和神韵。他认为诗有体、志、气、韵四要素,而“四者之本”又在“养”和“悟”,因为“非养无以发其真,非悟无以入其妙”。所谓“养”,即个体气性的存养,它是形成创作个性的基础;所谓“悟”即非理智、非目的的直觉体悟,亦即他所谓“自然”、“神会”、“不立意”等。他特别重视“悟”,认为诗存四格:兴、趣、意、理,唯“悟者得之”,并反对宋人关于作诗贵先立意的说法。他首次论述了情与景的关系,认为“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在虚与实的关系上,他指出“景实无趣”,“景虚有味”;“作诗不宜逼真”,“妙见含糊”。他还主张诗应说“家常话”,做到“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另外,谢氏还说明了奇正、浓淡、隐现、动静、难易等对立关系的相互转化等问题。《四溟诗话》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诗的审美特征,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在后期更加深入的发展。

作者介绍

谢榛(1495—1575),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临清(今山东清平县)人。有《四溟集》24卷,末4卷为《四溟诗话》。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1]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四溟诗话 相关视频

王德峰教授谈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缠绵的诗歌,有你知道的吗?

参考文献

  1. 高考知识积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新东方高考网,2020-06-01
  2. 文学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