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囫囵吞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囫囵吞枣

成语: 囫囵吞枣

成语注音:ㄏㄨˊ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儿,也有儿,坐在路边上吃。有个老头儿看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儿可不能多吃呀。它虽然对牙齿有好处,可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青年人就问:“枣儿吃多了呢?”老头儿说:“枣儿对身体是好的,可吃多了对牙齿不好,也不能多吃。”青年人看了看梨儿,又看了看枣儿,想了一会儿,说:“哈哈,我想出了个好办法!我吃梨儿就只用牙齿嚼,不吞到肚子里去。吃枣儿,我就把它整个儿吞下去,不用牙齿嚼。”说完话,他就拿起一个枣儿放在嘴里,直接吞了下去。没想到,他一下子就被枣儿噎住了。

“囫囵吞枣”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囫囵”就是完整的,整个儿的意思。有人念书只顾死记硬背,或者含糊了事,不去理解书里所说的内容,可以说他是“囫囵吞枣”。[1]

成语出处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成语解释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成语辨析

囫囵吞枣和“生吞活剥”;都可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同在于:①囫囵吞枣偏重指作学问不求甚解;“生吞活剥”偏重指生搬硬套。②“生吞活剥”还可形容吃东西时的状态;囫囵吞枣不能。

成语例子

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英语翻译

lap up information without digesting it[2]



参考文献

  1. 成语囫囵吞枣的故事,酷故事网
  2. 囫囵吞枣,成语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