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固态储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固态储存
原图链接

固态储存(Solid state storage),为一种资料储存方式,其透过使用积体电路装置来储存资料,而非移动磁碟片光碟片

  • 固态储存通常是非挥发性且具有多种面貌,例如固态硬碟机、固态卡或固态模组。
    • 固态储存还有 PATA (旧型)、SATA、SAS、光纤通道或 PCIe

等数种介面。

  • 多媒体记忆卡(MMC),可携式装置的储存,易于拆卸;
  • 安全数字卡(SD),非挥发性记忆卡,广泛用于可携式装置;
  • 固态硬碟(SSD),各种层级中的装置,用于电脑储存;企业中所用的固态硬碟机为资料储存设备,所采用的是不动快取记忆体技术,并非磁碟片或光碟片。
    • 固态硬碟机可相容于 SATA 或 SAS 等传统硬碟机介面,并具备常见的 3.5 吋、2.5 吋或 1.8 吋等硬碟机尺寸规格。
  • 随身碟(U-Disk),USB介面的可携式行动装置--USB 随身碟与固态硬碟机两者皆使用 NAND 快取记忆体。
    • 结构单纯的 USB 随身碟和企业级储存设备所用的 NAND 品质 (以及相关控制器及介面) 却大不相同,好比刀锋型伺服器及外接式储存系统中所用的规格。

固态储存硬碟机(SSD)的优缺点

  • 优点部分:
  • SSD读取速度快速的特性,也是源自于SSD本身的储存机制,上述提到的黑色晶片分成两种:
    • 一个是管理资料通路的控制晶片(Controller),通常只有一片焊接在电路板上;
    • 另一种则为存放资料的资料储存晶片(NAND Flash Memory),通常数量为2的倍数个(2片、4片、8片…);
  • 若资料储存晶片有两颗,只要存入一个档案,都会被Controller拆成两个½的大小分别存入两个NAND Flash Memory,依照NAND Flash Memory的数量以此类推;
    • 由于也是同时从多个NAND Flash Memory进行读取,这种方式相较于HDD来说的确快上很多,但是整体条件这么优越的SSD,背后还是有它固有的风险存在。
  • 请试著想像有一个大蛋糕(资料),仓库内有八台小冰箱(资料储存晶片),冷藏蛋糕的方式就是店员(主要控制晶片)会将蛋糕平均切成八等分再分别放到八台小冰箱内做存放,有客人要买一个完整的蛋糕时,店员再将八台冰箱内的蛋糕拼凑成完整的一个再将其卖出。

假设今天只要有一台冰箱故障,导致八等分的蛋糕其中一块因此坏掉,固然无法卖出一个完整的蛋糕给客人,便是‘SSD的隐忧’所在。

  • 缺点部分:
  • 为什么大部分的使用者和网友,都会建议SSD单纯用来跑程式就好,而不是建议拿来备份重要资料,只要有其中一块资料储存晶片发生问题,SSD内的所有资料会像连锁效应一样,全部都‘无法挽回’。
  • 倘若这些资料刚好又是自己多年来的心血结晶,并非网路上就可以找到、随处可见、拥有无法取代的重要性,也是回天乏术。
  • 这边也建议各位,未来在任何储存装置的选择和使用上,务必要再三考量自己的购买用途、使用方向。[1]

SSD快闪记忆体储存方式与传统硬碟不同

  • 吴晋贤解释,因为SSD使用快闪记忆体来储存资料,电路特性会产生三个传统硬碟所没有的限制,这也导致SSD和硬碟储存方式的差异:
  • (一)资料不能重复写入! 在快闪记忆体上最小的储存空间称为一个Cell,一个Cell可以储存一个位元的资讯,可以是1或0,这就是所谓的SLC储存方式(Single Bit per Cell)。
    • 若要写入新资料,必须充电来清除这个Cell的电位资讯以后,才可以重新写入。
    • 不像硬碟磁盘上记录资料的磁性可以反复改变,也就说可反复将资料写入磁盘上同一个位置,达到重复写入。
  • 另一种快闪记忆体技术MLC(Multi-level Cell),也是一样在一个Cell上用不同电位来储存2个位元的资讯,同样也有不能重复写入的特性。
    • 这是硬碟和SSD储存方式第一个不同点。
  • (二)快闪记忆体删除资料的方法也和硬碟磁盘不同,必须采取“逐一写入整批抹除”的作法。
  • SSD写入资料时最小的单位是Page,一个Page依SSD采用的快闪记忆体而有不同,可以是2,048、4,096或8,192Bit等,每次可以写入1个Page的资料。
    • 抹除资料时无法一次抹除1个Page的资料,而必须一整批Page同时抹除,这个整批抹除的单位就是Block,1个Block通常是64或128个Page,也可以更多如128或256。
    • 写入时每次1个Page,抹除时则要每次1个Block; 因为每次最少要抹除1个Block,即使这个Block只有写入了几个Page的资料,SSD还是会一次抹除这个Block中所有Page的资料。
    • 因为必须采取整批写入的方式,所以SSD的抹除速度会比读取速度慢很多。
    • 若是要更新某一个Page资料的作法也相当繁复,必须先将整个Block中记录的资讯取出,存放到快取记忆体中,再更新这段快取记忆体中的资料,最后再逐一将Page资料写回这个Block中。
  • (三)最后一个特性是快闪记忆体写入资料有次数限制,例如有的快闪记忆体的电路特性可以写入10万次。
    • 当一个区域写入次数达到这个限制以后,就无法再写入,成为坏死区域(Bad Sector)。为了延长SSD的使用寿命,就必须避免写入集中在少数区域,让写入资料平均分配到每一个Cell上。
  • SSD底层的实际写入机制和硬碟不同,但FTL会模拟出像硬碟一样的档案系统,让作业系统用同样控制硬碟的指令,来控制SSD的写入。
  • FTL层会移动资料实际存放的位置,这会造成资料覆写的效果和传统硬碟不同。
  • 在传统硬碟上,作业系统可以知道资料实际写入的位置,若要覆盖原来的资料,就在相同位置写入资料。但是在SSD中,作业系统以为自己写入相同位置的资料,但FTL层可能将第二次覆写的资料,储存到SSD中其他位置,而没有盖掉原来的资料,导致在SSD中无法透过资料覆写来删除原有资料。
  • 另一个造成资料不易删除的原因,是厂商特别为SSD设计的资料抹写方式TRIM机制。
    • SSD必须整批写入的特性,导致抹写速度远比读取速度慢。
    • 减少实际写入的次数,除了能延长使用寿命也可以提高SSD的存取效能,所以,厂商让SSD的TFL层先对需要删除的资料加注记号,而不实际进行删除,等到这个Block中多数Page的资料都需要删除时,才真正实际抹除这个Block。[2]

参考来源

  1. SSD固态硬碟的优点与缺点分别是什么?. Linwei Technology. 2021-02-05 [2021-06-27] (中文). 
  2. 王宏仁. SSD厂商没有告诉你的真相:SSD资料难以完全删除. iThome. 2011-03-18 [2021-06-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