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国家财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家财政是政府的理财之政,指国家为了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凭借政权的力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它既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社会产品所进行的一种社会集中性分配行为,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宏观的公共管理活动。国家税收是最典型的财政范畴。国家财政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研究“财政”的科学为财政学,它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

收支

国家财政分配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我国的财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部分。我国财政支出也包括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两部分。1.预算收支

根据预算法第十九条的规定,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国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来源。 根据预算法第十九条规定,预算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

预算外收支

除预算收入外,按照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各地方、部门、各单位还有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自行管理使用的财政性资金,称预算外资金,如各种附加和其他不纳入预算的基金收入等。这些基金是国家预算资金的补充。 预算外支出是指财政性预算外资金的支出,如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行管理使用的、不纳入国家预算的那部分财政性资金的支出。

主体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是指按照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和权限的划分,由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具体负责的本部门、本地方的财政收支。如按照预算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以预算收入的征收,财政部门对预算支出资金的拨付,各级政府、各部门的预算支出,各级国库办理的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以及各级政府、各部门的预算外资金的收支等。

组成

从预算管理角度看,国务院各部门、其他中央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中央政府预算,地方政府各部门、其他本级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本级政府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本级总预算。因此,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都是国家财政收支的具体方面和具体环节,都是国家财政收支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应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一,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第二,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第三,国家财政具有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的作用。科教文卫都属于事业单位,他们或者没有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有限,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

第四,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财政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分配进行着广泛的调节,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五,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雄厚的财政实力可以有效地调节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巩固国家政权,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