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插图)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素有“国军第六大主力”之称,成立于1937年,基本战力为第二师与第二十五师。抗日战争初期参与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战役,日军进驻法属越南,第五十二军调防云南南部,防止日军攻击滇南。

在国军接受美援后,五十二军成为半美械部队〔两个师装备一个美式轻装步兵师的武器配备,师炮兵营配备七五山炮,非美式制式的105榴炮;并混用国产武器〕。[1]

历史沿革

前身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所属六个教导团。1930年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所属六个教导团编为教导第二师。同年5月,教导第二师改为第四师,师长徐庭瑶。1932年冬,第四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长徐庭瑶。下辖第二师、第四师、第二十五师。1933年3月,长城战起,该军急调北平,参加长城战役及冀东作战。1935年6月后,该军奉撤出北平,开赴河南洛阳休整。1936年春,该军调至晋南地区。

1937年8月,第十七军以第二十五师为主扩编为第五十二军,隶属第一战区,军长关麟征。下辖第二师,师长郑洞国;第二十五师,师长张耀明。该军组成后,参加平汉路北段作战。1938年,该军转进至山东,参加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同年6月,关麟征升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张耀明继任军长,欧阳芬任任副军长。

除了长城战役,第五十二军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曾参与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战役,日军进驻法属越南后,第五十二军调防云南南部,防止日军攻击滇南。

抗战胜利后,由滇南驻地赴越南北部接受日军投降,后从海防由美军船运秦皇岛,一路沿北宁铁路经长城攻入东北,击败林彪部接收沈阳,后进军安东。1946年10月新开岭战役,下辖25师被全歼,师长李正谊等5877人被俘,1600余人伤亡。在辽沈战役时,经国民政府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许可,未随廖耀湘兵团西进解锦州之围,反而南下抢占营口。营口战斗中,东北野战军九纵和独立二师歼灭52军2师全部,25师大部和军属辎重团共1.48万人,缴获各种火炮88门,轻重机枪301挺,长短枪2574支,汽车66辆。刘玉章率52军军部及直属,25师一部共一万多人撤走,再船运至江南整补。

上海战役期间,第五十二军于月浦之战造成解放军28、29军部分损失。1949年,在军长刘玉章率领下,先撤到舟山,后至澎湖,再到台湾,是以完全建制败退到台湾部队。

1954年7月1日,番号改编为第八军,1956年更动番号为第三军,1976年先更动番号为第十一军,再改为第六十九军。1989年军级单位裁撤,时驻地为台北。

来台后,如第二师后变更为第三三师、第三三三师,代号为埔光部队,素有“天下第一师”称号(因第一师覆灭未撤退来台);第二十五师变为第三十四师、第二三四师,代号为长城部队;两师皆为国军主力。

近年师级单位裁撤后,埔光部队(黄埔之光)保有一旅:第二九八旅,改代号埔传部队;长城部队(纪念长城战役古北口之役)保有一旅:第二百旅,改代号古北部队。2013年4月1日,第二百旅再次更换番号为第二三四机械化步兵旅,代号恢复为长城部队。2013年7月1日,第二九八旅更换番号为第三三三机械化步兵旅,代号回复为埔光部队。

历任军长从成军至撤台初期为关麟征、张耀明、赵公武、梁恺、覃异之、刘玉章、郭永。

在台历任军长依序为侯程达、张光智、田树樟、郝柏村、胥立勋、丁恩元、张道一、张振远、蒋仲苓、夏超、梁凤彩、李君志、柏隆柜、罗本立、黄世忠、王文燮、张前广、张光锦、梁世锐。

主官异动

1937年7月(驻地陕西咸阳):军长关麟徵,副军长张耀明。第2师师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张耀明。

1938年10月:军长张耀明,副军长赵公武。第2师师长赵公武,第25师师长张汉初,第195师师长梁恺(新调入,由河南保安团编成)。

1943年2月(驻地云南):军长赵公武,副军长梁恺。第2师师长刘玉章,第25师师长姚国俊,第195师师长郑明新。

1945年8月(驻地云南文山):军长赵公武,副军长梁恺。第2师师长刘玉章,第25师师长刘世懋,第195师师长陈林达。

1947年6月(东北):军长梁恺,副军长刘玉章、郑明新。第2师师长刘玉章,第25师师长胡晋生,暂编第58师师长王家善(由原满洲国军改编)。第195师调离52军建制,扩编为新5军。

1948年3月(东北):军长刘玉章,副军长平尔鸣。第2师师长平尔鸣,第25师师长李运成,暂编第54师师长黄建墉(暂编第58师投共,重建暂编第54师调入52军建制)。

1949年4月(上海):军长刘玉章,副军长李运成。第2师师长郭永,第25师师长李有洪,第296师师长刘梓皋(暂编第54师后改调新8军建制,于锦州覆灭,296师在52军撤至葫芦岛时调入)。

1949年5月25日,52军由由上海撤向舟山群岛后:

1950年7月(台湾):军长刘玉章,副军长张勖哉。辖第2师师长郭永、第25师师长何志浩、第40师师长张文博。

1954年7月(台湾):改称第8军,军长郭永,副军长张勖哉。辖第33师〔第2师改编〕师长侯程达、第34师〔第25师改编〕、第68师第〔第339师改编〕师长马涤心。

1956年6月(台湾):改称第3军。

1976年1月(台湾):改称第11军。

1976年8月(台湾):改称第69军。

1989年7月(台湾):第69军(台北军)司令部裁撤〔陆精七号〕。

视频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 相关视频

国民革命军和日军在北平城内相遇,国军营长:不准让路!
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奉命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