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国际投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际投资是投资者为获取预期的效益而将资本(社会主义为资金)或其他资产在国际间进行投入或流动,按照资本 (或资金)运动特征和投资者在该运动中的地位来划分,国际投资有三类: (1)投资者投于国外的企业并对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进行控制的直接投资;(2)通过金融中介或投资工具进行的间接投资;(3)以上两类投资与其他国际经济活动混合而成的灵活形式投资。[1]

[]

海外投资

投资内涵 国际投资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它既有以实物资本形式表现的资本,如机器设备、商品等,也有以无形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商标、专利、管理技术、情报信息、生产诀窍等;还有以金融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 2、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指独立行使对外投资活动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机构、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投资者。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其中的主体。 3、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经营运活动。这一点既与国际贸易相区别,也与单纯的国际信贷活动相区别。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国际流通与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国际信贷主要是货币的贷方与回收,虽然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但在资本的具体营运过程中,资本的所有人对其并无控制权;而国际投资活动,则是各种资本运营的结合,是在经营中实现资本的增值。 英国投资 英国是欧洲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作为全球商业的发电厂,英国拥有先天的经济优势:全球顶尖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等。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11年调查,英国是欧洲吸引最多个人投资项目的国家,从2004年起,英国吸引了约五分之一的投资欧洲项目。越来越多的海外公司也更愿意将自己的欧洲总部设在英国。 无论是寻求企业发展和个人财富的创新增长点,还是获取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英国都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首先,作为工业革命的先行者,英国最早提出了“自由贸易”的概念并全面施行自由市场经济,其市场开放及灵活程度在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而且,英国的税率水平远低于欧洲甚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是G20和G7国家中企业增值税最低的国家。另外,英国雄厚的科研教育实力也为赴英投资者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其丰富的经验可为传统企业在产品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除了经济方面的优势条件,英国为数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与丰富多彩的现代娱乐项目相互呼应,可为投资者们提供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无可挑剔的生活居住环境并满足投资者各方面的需求。 英国政府对行业也是实行尽量放开的管理,除个别行业的生产外(如军事、高技术等敏感产品和设备),政府不干涉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企业在经营品种、项目、资金数额和投资方向等诸方面均无限制。政府部门只对有关行业的发展,实行总的政策和财政资金运用的管理,而企业的组建、运作和市场活动受到相关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国家依法对违法企业进行行政或法律处治。 英国贸易投资署(UKTrade&Investment,UKTI)是英政府设立的为从事贸易的英国公司和在英投资的外国公司提供全面服务的机构,作为全球商业的发电厂,英国拥有先天的经济优势:全球顶尖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等。无论是寻求企业发展和个人财富的创新增长点,还是获取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英国都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投资目的

对中国的高净值投资人而言,由于股市的大幅震荡和房市的宏观调控,以股票和房地产为主的投资策略在过去的几年内越来越难实现好的投资回报。 中国的股市相比于国外的市场,第一,因为缺少成熟的以做空和杠杆为工具的对冲机制,无法实现像海外对冲基金投资这样的绝对回报。第二,由于监管的缺乏,中国股市的内幕交易问题严重,无内幕消息的个人投资者在股市交易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第三,由于公司上市机制的不合理性,股市往往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渠道而缺少长期投资的价值。最后,因为国内财务审计公司缺少独立的监管,容易造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一步增加了股市长期投资的风险。 房价因过去几年的飞速增长,使得政府不得不加大宏观调控,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中国房地产投资的暴利时代已结束。所以高净值的群体都开始远离房市,并考虑其他投资渠道。海外投资成为很多高净值投资者的选择,原因有很多: 追求投资的绝对回报 资产配置的国际化 分散资产配置 资产的安全性 移民 子女留学 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海外置业 享受海外境外贷款较低的利率 作为一个可能的海外投资者,必须首先回答投资海外的目的。

发展趋势

国际投资规模全球化 国际投资结构知识化 国际投资地区集中化 国际投资形式联盟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并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投资,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1.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连创历史纪录 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以利用当地生产要素和占领当地市场为主要目的的跨国投资作用逐步加强,规模日趋扩大。增长速度更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增长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2.跨国投资由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发达国家 90年代中期以前,发展中国家在跨国投资流入中所占份额增长很快,最高时达到40%。但1995年以后,份额却开始降低。在跨国投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却增长缓慢,1994年以后分别为1000亿美元、1070亿美元、1380亿美元、1720亿美元、1730亿美元和1980亿美元。1998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商投资占全球份额仅为26%,1999年更下降到24%。 发达国家不但是理所当然的对外投资主要来源,也吸收了绝大部分新增跨国投资。1998年增加的1920亿美元中,几乎全部为发达国家所吸纳;1999年增加的1670亿美元,发达国家吸纳了84%。 这表明跨国投资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了投资领域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的趋势。预计今后几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总体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中绝对主体地位仍将继续。 3.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东亚地区向拉美地区转移 进入9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将借助外资发展该国经济作为其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外国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8%增至1998年的56%。在发展中国家里,90年代初、中期吸收外资增长最快、最多的是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表现最突出,但却发生转折,拉美地区为跨国投资热点。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拉美地区由于私有化高潮已经过去,吸纳跨国投资将有所回落;前苏东地区由于政治、社会逐步稳定,经济形势趋向好转,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将成为新的跨国投资热点地区;非洲的大部分国家仍难以对外资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只可能有个别国家或领域成为跨国投资的亮点;亚洲地区仍是跨国投资重点地区,但内部结构会有变化,中国地位有所下降,印度有可能以其市场、劳动力和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吸收外资大国,韩国由于其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会进一步扩大外资进入规模,甚至日本也可能由于其国内市场的开放而使外商投资有大幅度增长。 4.投资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 跨国投资的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是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发展,但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却是全球范围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据统计,90年代各国对有关政策的修订中95%以上都是推进自由化、利于外国投资的,即放松管制加强市场作用和增加对外商投资的鼓励措施。 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政策力度。长期来看,印度和韩国将成为亚洲颇具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目标投资国。而长期拒外资于国门之外的日本也有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股票交易市场。 5.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仍然成为今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跨国并购是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跨国并购成为发达国家进入外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其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据贸发会议统计,刀年来公司并购涉及金额以42%的速度增加,1999年全球跨国并购额7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比当年跨国投资增加总额还多。 今后几年,跨国购并可能进一步深化,而规模会再创新高。金融、电信、医药、汽车等行业将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重组,其主要手段就是跨国购并。在发达国家继续是购并发生重点的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放扩大,一些服务贸易领域、高新技术领域和某些资金技术密集行业也会出现大规模购并。 6.跨国投资向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转移 90年代中期以前的跨国投资,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生产要素或进入当地市场。而从东道国来说,也多是希望利用外商投资来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达到解决国内就业、增加出口等目的。这决定了跨国投资的主要来源集中在传统制造业。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国投资越来越多,已占到投资总额的近50啪。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各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开放度越来越大,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的跨国购并成为推动跨国投资的最重要力量。而传统制造业领域,如汽车、电子、医药、化工等跨国购并也在更深程度上依赖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这种趋势今后在跨国投资中甚至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