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八角造型的国姓井 照片来自金门观光旅游网

国姓井位于台湾金门县。大约距今三百多馀年前,国姓爷郑成功渡海来台,从事反清复明大业,由于他堪称是一位真正有心经营台湾的人,因此在台、金留下了不少传说。[1]其中位于烈屿乡下田村的国姓井,据传是当年郑成功率兵登陆小金门,来到下田一带,兵困马疲,而且找不到饮水,国姓爷郑成功乃挥刀指地,命士兵循剑指处凿井,不久果真涌出甘冽的清泉,经年不竭,乡民尊称为“国姓井”。目前井里仍有清泉,欢迎游客汲水使用。[2]而在2020年金门县政府以“白色秘境”为主题,举办“2020白色秘境海洋艺术季”活动,邀请8组艺术家团队,应用在地文化素材创作8个主题艺术装置,作品曝光后反转金门往日给人浓厚战地氛围印象,而增添了柔美梦幻感。其中,纸雕装置艺术家成若涵则在东岗海水浴场设置《秋牵-海岸边落下的雨滴》,一座座白色八角形以国姓井造型作为创作基础,由下往上看,每一个八角形都刻下不同的生活样貌,在八角形之间更设置一座面海的秋千,在入秋的时节,坐在海上轻轻前后摇摆著看海,超惬意。并也借此翻转大家对战地风光的印象并宣传相关的景点特色,一举两得。[3]


目录

景点介绍

 
国姓井碑文纪录照片来自烈屿旅游网

国姓井位于下田村,相传三百多年前,郑成功率兵自湖井头一带登陆烈屿,行经下田一带, 因兵疲马惫却无水可供饮用,于是郑成功挥剑指地,命士兵循剑指处凿井,士兵掘地数尺 得到源源不绝可供饮用的甘泉,以解将士之需。因郑成功曾为明代皇帝赐姓“朱”,受封为国姓爷,民间便称之为国姓井,故此井得名 “国姓井”。现今所见的烈屿“国姓井”,为八卦石砌井垣 ,内侧圆形约80公分。于1968年由当年驻军诚实部队所修建,整修碑文“我民族英雄郑成功将军,于顺治年间,统兵过境,准备向大陆进军,凿井为炊,水源不绝,井水清澈,芳香味美,定名为国姓井,有复国兴邦之意。诚实部队敬题,中华民国五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4]值得旅人前往一探究竟。而也因为国姓井的因缘,在2020年金门秋季观光重头戏“2020白色秘境单车海洋艺术季”,用8个名家的地景艺术装置妆点浪漫的11月,并由纸雕艺术家成若涵再度应邀与乡亲以大地为画布,在“国姓井”的轮廓下描绘属于离岛小金门的五颜六色,也书写很怀旧,十分疗愈的边境小城故事。借此活动不仅可让旅人亲近小金门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可以是游客们可安排轻旅行的好地方。[5]

烈屿地区知名的两口古井之一

位于烈屿的国姓井是当地颇有年代的两口古井之一(另一古井为东林东井)。其中,烈屿约有二十公里海岸线,拥有包括沙滩、泥质滩地、岩礁河口、红树林、藻礁等神秘而多元的潮间带,有些物种全世界独一无二,像是以金门命名的“金门钟螺”,就是在烈屿潮间带被首次发现并命名,听说还有不少未曾被人类记录的物种,等待专业人士发掘鉴定。国姓井一听就知道跟国姓爷郑成功有关。相传郑成功反清复明的第一站,就是从烈屿湖井头登陆,来到下田时,因兵马疲累就地休息,却无水可用,于是郑成功拔剑指地,命随行士兵就剑指之处向下挖掘,果真掘地数尺泉水涌出,得到源源不绝的饮用水。这是下田村庄老一辈口耳相传的故事,至于到底真实性如何,虽未能得到确认,但依相关史料及事迹显示,郑成功的确来过这里。[6]也因次带给当地一处寻幽探访的景点去处,也算好事一桩。

视频

【【离岛风情系列-20】烈屿岛─小金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