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这一章表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文中所讲的“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 中文名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拼 音Shèng rén wú cháng xīn 出 处 《老子》 原 句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出处

《老子》第四十九章 [1]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xī)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根据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此句应为“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语译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善良了。诚信的人,我以诚信对待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诚信了。圣人立于天下,要收敛谨慎啊。让天下人的心灵都变得混沌、纯朴,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视听。圣人让他们都变得像孩童一样。 [2]

感悟

老子说的“圣人”是指符合“道”的统治者,要做一个“圣人”,基本的判断标准就是不能有自己的意志,而要有百姓的意志,也就是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意愿,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有“我执”。“圣人无常心”,马王堆帛书乙本写作“圣人恒无心”,意思是圣人永远不要有自我意志。不能从自我意志出发去决定好恶判断是非,也不能以自我意志去限定百姓意志。而要反过来,以百姓意志为主去决定自己的意志。这就叫顺应自然、符合大道。这样,我与百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才能打破、距离才能消除,从而达到人我合一、天我合一。当今社会,我们每一个人的困惑、痛苦、往往都是“有心”和“我执”造成的。往往是执著于一个观念和意志,当这个观念和意志与自己亲近的人或与大家不相同时,就觉得别人错了,自己是对的,可是别人并不改变他的观念意志,也不接受我的观念意志,于是就产生矛盾,不可解脱,这样就产生了困惑、不开心、郁闷、痛苦。其实也许只要我们自己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改变一下自己的观念、意志,你就会豁然开朗,原来他们想的才是对的,自己是错的,这样就不会有矛盾,又何来郁闷、痛苦? 对待“[[善者]”和“不善者”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善对善,以不善对不善,这是有差别的态度。《圣经》中就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另一种是无论是善还是不善,都以善对待他,这是一种无差别的态度,是慈悲、慈爱的表现。老子采用的是这种态度。两者的结果是不同的,对统治者来说前者属于法治、刑治,但往往会带来反抗、不满、报复,所以在“德”上往往难以提升。后者属于德治,以宽容的胸怀来感化人民,包括那些不善者,从而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尤其是启发不善者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改变自己的不善。这样一来,天下人的品德都向善了。同样,对待“信者”与“不信者”的态度也有两种,老子采用的是无差别的诚信态度,以此去感化不信者,从而改变不信者的价值观,使天下人的品德都归于诚信。 这其实是一种德治,是人性化的管理。这一点和孔子相近,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有用德治、礼治,人民才不去犯罪而且有羞耻感。也就是品德上会升华。只是在“德”的内涵上,老子和孔子有所区别,老子主张回归人的清静无欲的本性之“德”,孔子主张回归先朝先圣的仁义礼乐之“德”。 老子说的“圣人”和孔子说的“圣人”也不相同,老子说的“圣人”是得“道”之人,按“道”治国之人,孔子说的“圣人”是具备仁义礼智之人。老子说“圣人”的人生态度就是要“歙歙焉”,要收敛谨慎,不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欲望。要回归无为的本性,当然需要收敛自己的意志。目的是使天下所有的人都回归到纯朴、混沌的“道”上。要老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而不要去管别人的事情。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绝圣弃智”,不要去动用自己的聪明、机心,不要去算计别人,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有人说老子这是愚民政策。其实不然,这是老子看到了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扩大自己的欲望,去侵略别人,兼并他国,从而带来战争、带来人民的灾难痛苦。这种行为深深影响了百姓的人生态度,百姓的私欲随之扩大,相互之间动用心机,结果带来了各种纷争、矛盾。不仅自己不快乐,还导致别人不快乐。当今社会不也是如此吗?

作品简介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3]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参考资料

categorg:+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