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圣德太子」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HLY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 德太 子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 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1&pic=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聖 德太 子''' </p>
 +
|-
 +
|<center><img src="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3/27a716abb06cafeb8ea379ca901cf53a-600x40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3/8/n10200808.htm 圖片來自epochtimes]
 +
</small>
 +
|}
  
''' 德太子''' (574 年2月7日 —622年4月8 日) ,男,[[日本]][[ 飞鸟时期]] 思想家、 政治 [[用明天皇]] 亲是[[ 明天皇]] [[ 穴穗部 人皇女]]。
+
''' 德太子''' ({{bd|572年|1月31日|621年|3月20日|catIdx=Shoutoku Taishi}},即[[敏達天皇]]元年[[正月初一]]-[[推古天皇]]二十九年[[二月廿二]](出生日期根据逝世日期倒推,也有[[敏達天皇]]三年[[正月初一]],即574 年2月7日 。逝世日期也有二十九年[[二月初五]]之說,見《[[ 本書紀]]》) [[日本]][[ 飛鳥時代]]男性皇族,[[推古天皇]] 在位期間的的 政治 改革推行者 [[用明天皇]] 的二皇 親為[[ 明天皇]] 穴穗部 間人皇女(穴穂部間 人皇女 ),姑母為[[推古天皇]]。
  
  作为[[推古天皇]]时 摄政大臣 [[ 苏我马子]] 共同执政
+
  聖德太子本名'''厩户''',因相傳他於馬房前出生。但較為有力 說法是在出生地附近有著厩户這個地名 引此而取名。別名'''豐聰耳'''、'''上宮王'''。 《[[ 古事記]] 》中記載為'''上宮之厩戶豐聰耳命'''
  
  圣德太子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派遣[[ 遣隋使]] ,引进 国的先进文化 制度,制定“冠位十二阶” 和十七条宪 法, 意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 的中 央集权国家体制
+
  [[ 日本書紀]] 亦有《厩戸皇子》一條記載為'''豐耳聰聖德'''、'''豐聰耳法大王''' ''' 主王'''。聖德太子這個名稱雖於平安時代開始被廣泛的使用而為普遍性的稱呼 但因為是後世添上的尊稱(諡名) 緣由,近年日本有部份教科書 將稱號變更為「厩戶王」。詳細參見[[#名稱相關]]章節
  
圣德太 笃信[[ 佛教]], 其执 期间 大力 弘扬 佛教。
+
==介紹==
 +
[[大和時代]]豪族政爭,[[用明天皇]]二年[[蘇我馬 ]]滅[[物部氏]];[[崇峻天皇]]五年,崇峻天皇遭暗殺,[[蘇我氏]]外孫女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 推古天皇]], 由厩户皇子以皇太子之位輔 。聖德太子輔政後即 大力 進行改革,並遣使入隋、唐學習中國制度。後推行新政,制定冠位十二階、頒佈憲法十七條、採用曆法、編修國史、使用[[天皇]]名號、興隆 佛教 。聖德太子是從1958年到1983年間流通使用的[[日本銀行]]券10,000[[日圓]]的幣面人物
  
==人物生平==
+
聖德太子的確實逝世日期傳疑。有說法指應該為推古天皇29年2月5日。
  
  注:本目录下的叙述主要来自 《日 本书纪 》。
+
== 生平 ==
 +
扶桑略记》和《圣德太子传历》,敏达天皇元年壬辰春正月朔初一日(572年1月31 )聖德太子出生。
 +
据《上宮聖徳法王帝説 ,出生日期在甲午年正月朔初一日(574年2月7日)
  
公元574 (敏达 天皇 三年 ), 圣德太子由桔丰 日皇 子和穴穗部间人皇女所生。桔丰 皇子之母是苏我稻目之女坚盐媛,穴穗部间人皇女之母也是苏我稻目之女小姊君,圣 德太子 与苏我氏有很浓的血缘关系。圣德 太子 的父母是以钦明 天皇 为父亲的异母兄妹
+
592 ,[[推古天皇]](33任 天皇) 即位 据《 本书纪》,推古天 元年夏四月庚午朔己卯(593年5月15 )立侄儿聖 德太子 為皇 太子 ,輔佐 天皇[[攝政|摄行朝政]]
  
圣德 太子 幼年时聪慧,尊奉佛法,留下了很多 逸话、传说
+
596年(推古3年), 太子 向[[高句麗]] 僧[[彗慈]](又名[[惠慈]])拜師
  
  公元586年(用明天皇元年)敏达天皇去世, 圣德太子 之父桔丰日皇子 位(即用明天皇)。这时 围绕着是否接受 佛教 ,崇佛派的苏我马子和排佛派的物部守屋形成了激烈的对立 公元587 (用明天皇 年)用明天皇去世。围绕着皇 位, 纷争迭起 苏我马子取得了丰御食炊屋姬(敏达天皇的皇后) 诏书 诛杀了物部守屋欲 穴穗部皇子 集合了由 豪族、诸皇 组成的物部守屋讨伐大军 圣德太 也参加了这支讨伐军。讨伐军进攻位于河内国涉川郡的物部守屋的城寨。物 氏是军事氏族,士卒精锐 并修 了稻城 对讨伐军 行了顽强的抵抗,三次击退讨伐军 这时圣德太子见战况不利,削白胶木而雕成了 佛教 四天王之像 并向 四天王 像祈祷战胜 许下如果战胜就修 佛塔 弘扬佛法的宏愿。讨伐军猛攻物部军, 圣德太子 的舍人迹见赤梼射杀了物部守屋 物部军溃散 ,日本 的大豪族物部氏就此没落
+
 圣德太子 仿照[[中国]]制度,展开改革, “推古朝改革”,正尊卑、定名分,与中国通交 笃信 佛教。 他于603 制定[[冠位十 阶]],依冠位区别官 高低 由中央朝廷授予 以整顿朝廷贵族官僚 身份制度 加强朝廷纲纪。翌年 行[[十七条宪法]],作为朝廷官僚贵族 道德戒条 条文体现中国[[ 诸子 百家]]及[[汉传佛教]]思想 四度派遣[[遣隋使]],607年派[[小野妹 ]],614年派[[犬上御田锹]]、[[矢田 造]] ,建 邦交 吸收先 文物制度 振兴[[ 佛教]] 建[[法隆寺]]、[[ 四天王 寺]] 亦使 雕塑艺术得到进步; 圣德太子 亦著述《[[法华经义疏]]》《[[维摩经义疏]]》《[[胜鬘经义疏]]》等[[佛经]]注释,亦即三经义疏<ref name="baike">{{cite book|author=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汇编|year=1998 |title =[[中国大百科全书]]|edition=第一版|series=外国历史(二) |publisher=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location=北京 |id= }} 第921页。</ref> 被尊为 日本 佛教始祖。采用历法,编纂《国记》《天皇记》等史书,功绩颇多
  
  战后 苏我马 拥立泊濑部皇 即位(崇峻 皇) 但是政治的 权由苏我马子把持 对此 崇峻天皇与苏我马子形成对立。公元592年(崇峻天皇5年) 苏我马 派遣刺客东汉驹暗杀了崇峻天皇 。之 后,苏我马 拥立丰御食炊屋姬(敏达天皇 皇后)为天皇 即推古天皇 日本历史上最早 女帝。圣 德太子 被立为皇太子 公元593年(推古 天皇 元年)4月10日,被 命为摄政,与苏我马子共同辅佐推古 天皇 。同年、圣 德太子 遵守与物部氏作战时许下了誓愿,在摄津国难波建立四天王寺
+
  根據一般說法 聖德太 遣使致送的[[國書]]說:「日出處天 ,致書日沒處 無恙。」 际上将日本与[[中国]]置于平等地位 隋皇帝看了很 高興,對[[鴻臚卿]]下令說:「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ref>[http://www.cns.hk:89/hb/news/2008/12-24/1501285.shtml 古代國書中 元首稱謂]</ref> 表明隋帝並無視於聖德太 對隋國對等關係的看法 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封國書並不太像是以知書達禮、敬慕中國而聞名 聖德太 所該有 風格。實際上 《[[隋書]]》記載這封國書 是一位叫[[多利思比孤|多利思北孤]] [[倭國]]君王所致送,從未寫說這封國書是聖 德太子 所呈。若根據《[[新唐書]]》中記載 這封國書很明顯應是[[用明 天皇]](31 任天皇 )所遞交,與聖 德太子 毫無關係
  
  公元594年(推古天皇2年),下诏振兴 佛教 。公元595年(推古天皇3年) 高句丽 句僧 慈来到日本 成为圣德太子之师,教导圣德太子:“大隋官制完整,国势强盛,笃信并保护佛 。”(当时隋文帝灭了陈国,结束了南北朝,国势强盛,隋文帝本人幼年育于佛 ,因而终生笃信佛教并培植佛教势力
+
  由於聖德太子篤信 佛教, 加上受到慧慈法師 慧, 建立[[ ]]
  
  此后 ,圣德太子 在日本各地大力宏扬佛教。 据《 上宫圣德法王帝说》和《法隆寺伽蓝缘起并流 资材帐 的记载,先后建造了法隆寺、四天王寺、中宫寺(中宫尼寺)、橘寺、蜂冈寺(广隆寺)、池后寺(法起寺)、葛木寺(葛城尼寺 等七大寺庙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寺庙 多是后世假借圣德太 而已 实际上其中很多与圣德太子并无关系。境野哲(佛教史学 )认为由圣 德太子 创建的只有法隆寺和四天王寺而已
+
  据《日本书纪》 推古天皇二十九年辛巳春二月己丑朔癸巳(621年3月3日) 圣德太子 去世,而 据《 扶桑略 记》 是廿九年辛巳二月廿二日(621年3月20日 )。[[山背 兄王]]為其兒 子, 但在山背大兄王 族在斑鳩寺自殺,聖 德太子 一族滅亡
  
  公元600年(推古天皇8年) 向朝鲜半岛派遣新罗征讨军 意图让新罗向 日本 纳贡
+
== 傳說 ==
 +
聖德太子留下諸多傳說,如下:
 +
;出生
 +
:據說聖德太子是在馬廄出生,是由[[觀世音菩薩]]在其母親的口內受胎而誕生,這與《[[聖經]]》上[[耶穌誕生]]的敘述類似。
 +
;豐聰耳
 +
:聖德太子經常要聽取人民的[[請願]],他能一次聽多人說話 在《上宮聖德法王帝説》中的記載是八人 《日本書紀》和《 日本 現報善惡靈異記》的記載是十人,《聖德太子傳歷》的記載是三十六人,另一種說法是太子能聽完多人說話之後,依序全部重複一次,一字不漏,有過人的記憶力。
 +
;兼知未然
 +
:
 +
;南嶽[[慧思]]轉生
 +
:
 +
;飛行傳說
 +
:
 +
;片岡飢人傳說
 +
:記載在《日本書紀》中的傳說,記述聖德太子在片岡山遇到飢餓的人的故事
  
  公元601年(推古天皇9年),圣 德太子 为了摆脱苏我氏 掣肘 开始营建斑鸠宫(位于今法隆寺东院传云堂处),开始对旧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 改革 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大王 (天 的法权、人事权、政治权、外交权等权力,改 日本 固有 豪族联合政权制为君主专政制
+
== 名稱相關 ==
 +
* '''聖 德太子'''這個稱呼並非他生前就使用 名稱 據說是死後經過百年以上而成立 以下文獻裡首次出現
 +
** 《[[懷風藻]]》 [[ 平勝寶]]三年・751年 編寫。
 +
* 聖德太子是舊款 日本 鈔票一萬[[日元]]上 人像
  
  公元602年(推古天皇10年),再度向新罗派遣征讨军。以圣 德太子 的同母弟来目 子为将军 在筑紫聚集2万5千大军 准备渡海时来目皇子去世(也有 被新罗刺客暗杀的说法)。之后任命圣 德太子 的异母弟当麻皇子为新罗征讨将军 当麻皇子 妻子去世为理由返回藤原京(当时日本的首都) 结果远征新罗的计划中止。也有说法认为这次新罗远征计划的目的 于强化天皇的军事控制力,并不是真正 要讨伐新罗
+
== 德太子 著作 ==
 +
* 《三經義疏》。
 +
* 《四天王寺緣起》。
 +
* 《[[十七條憲法]]》初出於《[[日本書紀]]》章節裡全文引用段落。
 +
* 《天 記》、《國記》、《臣連伴造國造百八十部及公民等本記》於《[[日本書紀]]》中只記載書名 無現存物内容不明。
 +
* 《[[先代舊事本紀]]》。
 +
* 《未來記》。並不特指某一本書 ,是 假託聖 德太子 所作 ,以 「未來記」之名 ,在 鎌倉時代大量出現 偽書群
  
  公元603年(推古天皇11年)12月5日,圣 德太子 设定“冠位 二阶”,不论出身只以才能高低为标准录用人才。目的是为了摆脱氏姓制 加强中央集权
+
  篤信佛教的聖 德太子 於推古 五年(607年)為《[[妙法蓮華經]]》、《[[勝鬘經]]》、《[[維摩經]]》三經作注 書名《[[三經義疏]]》
  
公元604年(推古天皇12年)4月3日,据《日本书纪》记载“夏四月,丙寅朔戊辰,皇 太子 亲笔作宪法十七条”。强调豪族们要作为臣下而尽忠,服从天皇,尊奉佛法。(津田左右吉等人认为《日本书纪》中这一处记载是后人的伪作)
+
==影片==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dDMYpVZAQ
 +
|alignment=center
 +
|dimensions=48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学校では教えてくれない聖徳 太子 }}
 +
</div>
 +
{{-}}
  
“宪法十七条”最集中地反映了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宪法十七条”重点放在“和为贵”、“崇君”、“公正”与“尊三宝”上。和为贵是为了缓和豪族之间、豪族与皇族之间的矛盾;“崇君”是为了树
+
==  考文 ==  
立天皇的权威,要求大家服从天皇的意志;“公正”是为了让官员服从天皇统治秩序;“尊三宝”是为了统一信仰,统一思想。
 
 
 
“宪法十七条”广泛地引用了大陆的儒学、法家、道家的典故或成语。冠位十二等同样也是引用了儒学的五德来区分官阶。十二等分别为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冠服则以紫、淡紫、青、淡青、红、淡红、黄、淡黄、白、淡白、黑、灰等不同颜色及其浓淡来区分。那么为什么把宪法限定为十七条呢?这是因为按照阴阳五行学说的说法,阴的极数为八,阳的极数为九,十七乃阴阳之和、天地之道。官位十二等表示干支十二属性,乃天地之循序。
 
 
 
由此可见,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是想借用儒学的道德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的自然规律理论阐明王权、君主制度的合法性。公元605年(推古天皇13年),圣德太子移居斑鸠宫。
 
 
 
公元607年(推古天皇15年),圣德太子一改以往的强硬外交政策为睦邻友好政策,派遣小野妹子、鞍作福利为遣隋使,向大隋递交国书,加强与大隋的友好往来,同时试图改变日本对大陆政权历来的屈从
 
关系,以平等的地位往来,借此机会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第二年,大隋使者裴世清回访日本。
 
 
 
圣德太子笃信佛教,至公元615年(推古天皇23年)编著成《三经义疏》。
 
 
 
公元620年(推古天皇28年),圣德太子与苏我马子一起编纂成了《国记》、《天皇记》等书。(如果属实,则是比较《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更早的日本史料,据说在645年的乙巳之变中,苏我马子之子
 
苏我虾夷失势被诛杀,《国记》、《天皇记》都毁于战火。)
 
 
 
公元622年(推古天皇30年),为在斑鸠宫病倒的圣德太子祈祷的圣德太子妃膳大郎女于2月21日去世,第二日的22日,圣德太子去世,仿佛是追随膳大郎女而去。(不过,圣德太子的逝世日期传疑。最普遍
 
的说法是推古天皇30年农历二月廿二日,即公元621年3月20日。但亦有说法指应该为公元622年4月8日,或公元621年2月5日。)
 
 
 
==个人著作==
 
 
 
公元620年(推古28年),圣德太子与苏我马子商议编辑日本史书《天皇记》《国记》《臣连伴造国造百八十部及公民等本记》等,然皆亡佚,故无从得知其内容。
 
 
 
笃信佛教的圣德太子于公元607年(推古15年)为《妙法莲华经》《胜鬘经》《维摩经》三经作注,书名《三经义疏》。据说其中的《法华义疏》是圣德太子的真迹,是现存的日本早的书籍,在日本书法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迹。
 
 
 
《四天王寺缘起》,据说是圣德太子的真迹,由四天王寺所收藏。也有说法认为是后世(平安时代中期)假托圣德太子之名的伪书。
 
 
 
《十七条宪法》。最早见于《日本书纪》中(604年,推古天皇12年)的全文引用。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记载,在乙丑年(605年,推古天皇13年)的七月,制定了“十七余法”。
 
 
 
《先代旧事本纪》,在序文中说是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所著,实际上成书于平安时代初期。
 
 
 
《未来记》。并不特指某一本书,是假托圣德太子所作,以“未来记”之名,在镰仓时代大量出现的伪书群。
 
 
 
==人物轶事==
 
 
 
名字来源
 
 
 
圣德太子的本名是厩户,传说是因为在厩户(马厩)前出生,所以取名为厩户。还有说法认为是圣德太子的母亲穴穗部间人皇女是在圣德太子外婆(小姊君)的娘家苏我家生下圣德太子,苏我家当时的家主是小姊君的兄弟苏我马子,厩户是“在马子家出生的”的意思。如今的主流的说法是,圣德太子出生地的附近有个叫“厩户”的地名,因此取名为厩户。
 
 
 
别名有丰聪耳、上宫王等。《古事记》记载为上宫之厩户丰聪耳命,《日本书纪》除了厩户皇子之外,还记载有丰耳聪圣德、丰聪耳法大王、法主王等别名,《万叶集》卷三有上宫圣德皇子等记载。
 
 
 
“圣德太子”这个称呼,实际上在生前从来没有使用过,死去100多年后在公元751年(天平胜宝3年)编纂的《怀风藻》中第一次出现。还有显真记录的《圣德太子传私记》引用的是公元706年(庆云3年)完成的“法起寺塔露盘铭”中的“上宫太子圣德皇”。在平安时代成书的史书《日本三代实录》、《大镜》、《东大寺要录》《水镜》等几处都是记载为“圣德太子”,“厩户”、“丰聪耳”等不见于记载,最晚于这个时期“圣德太子”的谥号已经广泛应用,成为了一般性的称呼。
 
 
 
如今,基于一般性的称呼,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是使用“圣德太子(厩户皇子)”的长名。但是以前文所述的“‘圣德太子’是在世时没有使用过的名称”为理由,在例如山川出版社的《详说日本史》从2002年度审定版开始,变更为“厩户王(圣德太子)”。
 
 
 
肖像
 
 
 
圣德太子的肖像画自从1930年开始作为一百日元纸币的肖像以后,也曾出现在一千日元、五千日元、一万日元等面额的纸币上,共被使用过7次(现已失效的1930年1月11日开始发行的乙版一百日元、现已失效的1944年3月20日开始发行的い版一百日元、现已失效的1945年8月17日开始发行的ろ版一百日元、1946年3月1
 
 
 
日开始发行的A版一百日元、1950年1月7日开始发行的B版一千日元、1957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的C版五千日元、195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C版一万日元),是历史人物中在纸币图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特别是在正值经济高度成长期的1958年到1984年发行的“C版一万日元”最为人所知。在日语中,“圣德太子”一词也是高额纸币的代名词。这一版本的圣德太子肖像是采用最古老的唐本御影。
 
 
 
==研究假说==
 
 
 
虚构说
 
 
 
圣德太子的圣人化,在《日本书纪》中已经是既成事实,“圣德太子信仰”是后世的人们人为制造出来的。在8世纪,圣德太子被认为是“日本的释迦牟尼”,被日本人所信仰。最晚至镰仓时代,就有《圣德太子传历》等现存二十种以上的传记和图传成书。
 
 
 
近代的实证研究有久米邦武(近代历史先驱)的《上宫太子实录》。还有,十七条宪法并非圣德太子所作之说从江户后期的考证学者(狩谷键斋等人)开始,津田左右吉在1930年的《日本上代史研究》中也主张十七条宪法并非圣德太子所作。结果,包括《日本上代史研究》在内的津田左右吉的四本著作被查禁,其本人也向早稻田大学辞职。(津田左右吉是否认天皇神话说的历史学家,早稻田大学的教授,二战前被军国主义打压,但在二战后,军国主义垮台,其学说成为日本历史学界主流。)森博达(语言学家、京都产业大学教授)则认为十七条宪法是编纂《日本书纪》时所作。
 
 
 
高野勉的《圣德太子暗杀论》(1985年)主张,圣德太子和厩户皇子是不同的两个人,苏我马子之子苏我善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德太子”,后来苏我善德被中大兄皇子暗杀,为了掩盖事实,虚构出一个人物形象,即苏我入鹿。(苏我入鹿是日本历史中有名的残暴不仁的人物)。另外还有,石渡信一郎(古代史研究家)出版的《圣德太子并不存在——解开古代日本史之谜》(1992年),谷泽永一(文艺评
 
论家、关西大学名誉教授)的《圣德太子并不存在》(2004年)。
 
 
 
大山诚一虚构说
 
 
 
1999年,由吉川弘文馆出版的大山诚一(历史学家、中部大学教授)的《“圣德太子”的诞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山诚一主张:“厩户王的事迹除了冠位十二阶和遣隋使两项以外,全部是虚构
 
的”。即使是这两项,虽然见于《隋书》的记载,但《隋书》没有出现推古天皇和厩户王。没有任何当时的文献记载了推古天皇的皇太子厩户王(圣德太子),其存在过的痕迹只有斑鸠宫和斑鸠寺的遗址。还有,关于圣德太子的史料,如《日本书纪》的“十七条宪法”和法隆寺的“法隆寺药师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光背铭文、天寿国绣帐、三经义疏”等,都成书于比厩户皇子晚得多的时代。
 
 
 
大山诚一并没有否定飞鸟时代居住于斑鸠宫、并修建了斑鸠寺的有力王族厩户王的存在可能性。但是,作为推古天皇的皇太子摄政,并作出为人熟知的种种政绩的圣德太子则是当时编纂《日本书纪》实权者藤原不比等等虚构出来的。《古代史之谜 越了解越清楚》(黛弘道(编)、实业之日本社、1997年)第三章“人为创造出来的太子信仰 圣德太子并不存在”以及《圣德太子与日本人》(风媒社、2001年)、《圣德太子的真实》(平凡社、2003年)等,是集大山诚一和赞同其学说的研究者们之大成的著作。学术论文《弘前大学国史研究》上发表。
 
 
 
“大山说”在如今也成为了媒体的话题。《东亚的古代文化》102号制作了大山说的特集,在《东亚的古代文化》102号、103号、104号、106号等关于大山说的争论汇编成了《圣德太子的实像和幻像》(大和书房2001年)一书。石田尚丰的公开演讲《圣德太子是真实存在的吗?》中,也提到了圣德太子虚构说和媒体的关系。《日本书纪》等古籍中的圣德太子形像多少包含了些夸张、润色、添枝加叶的成分,是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但其中的多数人对主张其形象并不真实存在的大山说持批判态度,也有认同大山说部分观点的研究者。
 
 
 
大山说的概要:有力的王族厩户王是真实存在的。但没有证明作为信仰对象的圣德太子的真实存在的史料,圣德太子是虚构的人物。《日本书纪》(养老4年、720年成立)中,第一次出现了圣德太子的人物形像。这个人物形像是藤原不比等、长屋王、僧道慈等人虚构出来的。十七条宪法是编纂《日本书纪》时创作的。大藤原不比等之死及长屋王之变以后,光明皇后等人又写成了《三经义疏》、法隆寺药师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光背铭文、天寿国绣帐的铭文等法隆寺系史料,并创造出了以观音菩萨为本尊的法隆寺梦殿为道场的圣德太子信仰。
 
 
 
对大山说的反驳
 
 
 
仁藤敦史(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部教授)认为:关于“圣德太子形像”的变迁与考证的研究动向,可总括为否定作为虚构形象的“圣德太子”,对基于《日本书纪》(在战后的日本史学界也没有完全否定《日本书纪》的史料地位)的将圣德太子粉饰成“伟大的宗教家、政治家”的形象进行根本性的批判。但是,这种史料批判的方法也存在着问题。在奈良时代的前半期已经对上宫太子称呼为“圣德”,这可以理解为是上宫太子死后的谥号。而且,在庆云3(706)年以前已经有称上宫太子为“圣德皇”的金石文存在。再加上《古事记》中关于上宫太子,有死后才有的“丰聪耳”的称号,没有“王”号,而是包含了表明是已即位的王子的“命”字的“上宫之厩户丰聪耳命”的记载。表明最迟到《日本书纪》成书之前的天武朝,上宫太子就开始被伟人化。因此,从除了《日本书纪》和法隆寺系之外的史料中也确认了早期的太子信仰,所以只是完全否定法隆寺系史料是不行的。即使不否定推古朝的有力王子厩户王(或厩户王子)的存在,只将后世的“圣德太子”与厩户王区别开,这种否定传说与史实的连续性的观点也是有问题的。
 
 
 
远山美都男(历史学家、学习院大学讲师)认为:《日本书纪》中的圣德太子形像多有粉饰,这在大山诚一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已经指明。大山说的观点在于,作为实际存在的人物厩户皇子并没有王位继承资格,没有参与内政、外交等国策的制定,只是作为一位有苏我氏血统的王族而存在,居住在斑鸠宫、支配壬生部的厩户皇子,是即没有王位继承资格,也没有政治上发言权的无大的影响力的王族而已。《日本书纪》中的“圣德太子”也许确实是虚构的人物,但并不是像大山诚一所认为那样,而是一位即真实存在,又有政治实力的王族。
 
 
 
和田萃(历史学家、京都教育大学名誉教授)认为:“圣德太子”在《日本书纪》的编纂阶段被理想化是多数研究者的共识,应该将厩户王与被粉饰了的“圣德太子”区分开,但是并不等同于认同“圣德太子虚构说”和“苏我王权说”。
 
 
 
对虚构说的反驳
 
 
 
反驳圣德太子虚构说的著作和论文有:远山美都男的《为什么圣德太子没有成为天皇?》(2000年)、直木孝次郎(历史学家、大阪市立大学名誉教授)的《关于厩户王的政治性地位》、上田正昭(历史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的《从历史看到的太子形像的虚实》(收录入《圣德太子的实像与幻像》)(2001年)、上原和(美术史学家、成城大学名誉教授)的《世界史上的圣德太子 东洋的爱与智慧》(2002年)、田中英道(美术史学家、东北大学名誉教授)的《排斥圣德太子虚构说》(2004年)、森田悌(历史学家、群马大学名誉教授)的《推古朝与圣德太子》(2005年)、曽根正人《圣德太子与飞鸟佛教》(2007年)。
 
 
 
关于圣德太子的历史资料有《日本书纪(卷22推古纪)》、“十七条宪法”、《古事记》、《三经义疏》、《上宫圣德法王帝说》、“天寿国绣帐(天寿国曼荼罗绣帐)”、“法隆寺药师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台座内墨书”、“道后汤冈碑铭文(= 伊予汤冈碑文、记录于伊予国风土记逸文)”、“法起寺塔露盘铭”、《播磨国风土记》、《上宫记》等等。这些都成书于比厩户皇子晚得多的时代,有说法认为都是在《日本书纪》成书后再制作的,对这种观点的异说、反驳也存在着。
 
 
 
大山说
 
 
 
太子形像
 
 
 
关于日本书纪中的圣德太子形像,大山说是僧道慈(留学大唐17年后的公元718年回到日本)在藤原不比等和长屋王的授意下所作。但是,森博达(京都产业大学教授,古日本语研究学者)指出:包含“推古纪”的日本书纪卷22并不是由中国音书写的卷α群(远渡日本的唐人所作),而是用日本音书写的卷β群(日本在新罗的留学僧们所作)に属するとする。“推古纪”是汉字写成,而其关于汉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很多错误,所以关于“推古纪”的作者是留学大唐17年的学问僧道慈的大山说受到批判。森博达认为β群的创作是从文武天皇朝(697年~707年)的文章博士山田史御方开始的。
 
 
 
十七条宪法不是圣德太子所作的说法从江户后期的考证学者那里就开始有了。津田左右吉在1930年的《日本上代史研究》也说到了十七条宪法不是圣德太子所作。井上光贞、坂本太郎等人对津田说持反对意见。关于狩谷键斋、津田左右吉等人的伪作说,关晃认为“根据还不够充分”。森博达则认为十七条宪法是后世在编纂《日本书纪》时才创作的。
 
 
 
胜鬘经义疏
 
 
 
关于“胜鬘经义疏”,与敦煌出土的“胜鬘义疏本义”有七成相同的文字,藤枝晃认为是6世纪后半期由中国北朝所作,与圣德太子无关。关于“法华经义疏”卷首的题笺,大山说认为只是僧侣行信的一种“太子亲撰”的炫耀性帖示。安本美典则根据题笺的撰号“此是大委国上宫王私集非海彼本”中的“是”、“非”等字的笔迹与正文一致而断定题笺和正文是出自同一人物之手,否定了成书后仅仅是添加了“太子亲撰”的说法。而且,从题笺中的“大委国”来看也否定了“法华经义疏”由日本之外的国家所作的说法。
 
 
 
关于《上宫圣德法王帝说》卷首所记载的圣德太子的世系,家永三郎认为成书年代最迟不超过大宝(701-704)年间,是比《古事记》、《日本书纪》更古老的资料。
 
 
 
天寿国绣帐
 
 
 
  关于“天寿国绣帐”,大山说从天皇号、和风谥号等角度出发,认为不是制作于推古朝。金泽英之指出天寿国绣帐的铭文中出现的干支在日本是在公元690年(持统4年)才开始使用的仪凤历(麟德历),“天寿国绣帐”的制作年代690年以后。另一方,大桥一章则根据天寿国绣帐”图中的服制等等,认为是推古朝的产物。石田尚丰认为从“天寿国绣帐”中体现的技法等等来看,不可能制造于8世纪。
 
 
 
==参 考文 ==
 
 
{{reflist}}
 
{{reflist}}
 
+
[[Category: 731 日本]]
[[Category:軍政人物]][[Category: 日本軍 人物]]
+
[[Category: 日本 軍政人物]]
 +
[[Category:政 治家]]

於 2023年8月29日 (二) 01:40 的最新修訂

聖德太子

圖片來自epochtimes

聖德太子(572年1月31日-621年3月20日,即敏達天皇元年正月初一推古天皇二十九年二月廿二(出生日期根據逝世日期倒推,也有敏達天皇三年正月初一,即574年2月7日。逝世日期也有二十九年二月初五之說,見《日本書紀》))是日本飛鳥時代男性皇族,推古天皇在位期間的的政治改革推行者。為用明天皇的二皇子。母親為欽明天皇皇女-穴穗部間人皇女(穴穂部間人皇女),姑母為推古天皇

聖德太子本名廄戶,因相傳他於馬房前出生。但較為有力的說法是在出生地附近有著廄戶這個地名,引此而取名。別名豐聰耳上宮王。 《古事記》中記載為上宮之廄戶豐聰耳命

日本書紀》中亦有《廄戸皇子》一條記載為豐耳聰聖德豐聰耳法大王法主王。聖德太子這個名稱雖於平安時代開始被廣泛的使用而為普遍性的稱呼,但因為是後世添上的尊稱(諡名)的緣由,近年日本有部份教科書中將稱號變更為「廄戶王」。詳細參見#名稱相關章節。

介紹

大和時代豪族政爭,用明天皇二年蘇我馬子物部氏崇峻天皇五年,崇峻天皇遭暗殺,蘇我氏外孫女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由廄戶皇子以皇太子之位輔政。聖德太子輔政後即大力進行改革,並遣使入隋、唐學習中國制度。後推行新政,制定冠位十二階、頒佈憲法十七條、採用曆法、編修國史、使用天皇名號、興隆佛教。聖德太子是從1958年到1983年間流通使用的日本銀行券10,000日圓的幣面人物。

聖德太子的確實逝世日期傳疑。有說法指應該為推古天皇29年2月5日。

生平

據《扶桑略記》和《聖德太子傳歷》,敏達天皇元年壬辰春正月朔初一日(572年1月31日)聖德太子出生。 據《上宮聖徳法王帝説》,出生日期在甲午年正月朔初一日(574年2月7日)。

592年,推古天皇(33任天皇)即位,據《日本書紀》,推古天皇元年夏四月庚午朔己卯(593年5月15日)立侄兒聖德太子為皇太子,輔佐天皇攝行朝政

596年(推古3年),太子向高句麗的僧彗慈(又名惠慈)拜師。

聖德太子仿照中國制度,展開改革,即「推古朝改革」,正尊卑、定名分,與中國通交,篤信佛教。他於603年制定冠位十二階,依冠位區別官位高低,由中央朝廷授予,以整頓朝廷貴族官僚的身份制度,加強朝廷綱紀。翌年推行十七條憲法,作為朝廷官僚貴族的道德戒條,條文體現中國諸子百家漢傳佛教思想。四度派遣遣隋使,607年派小野妹子,614年派犬上御田鍬矢田部造,建邦交,吸收先進文物制度。振興佛教,建法隆寺四天王寺,亦使建築、雕塑藝術得到進步;聖德太子亦著述《法華經義疏》《維摩經義疏》《勝鬘經義疏》等佛經注釋,亦即三經義疏[1],被尊為日本佛教始祖。採用曆法,編纂《國記》《天皇記》等史書,功績頗多。

根據一般說法,聖德太子遣使致送的國書說:「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實際上將日本與中國置於平等地位。隋皇帝看了很不高興,對鴻臚卿下令說:「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2],表明隋帝並無視於聖德太子對隋國對等關係的看法。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封國書並不太像是以知書達禮、敬慕中國而聞名之聖德太子所該有的風格。實際上,《隋書》記載這封國書,是一位叫多利思北孤倭國君王所致送,從未寫說這封國書是聖德太子所呈。若根據《新唐書》中記載,這封國書很明顯應是用明天皇(31任天皇)所遞交,與聖德太子毫無關係。

由於聖德太子篤信佛教,加上受到慧慈法師的恩慧,建立法隆寺

據《日本書紀》,推古天皇二十九年辛巳春二月己丑朔癸巳(621年3月3日)聖德太子去世,而據《扶桑略記》是廿九年辛巳二月廿二日(621年3月20日)。山背大兄王為其兒子,但在山背大兄王家族在斑鳩寺自殺,聖德太子一族滅亡。

傳說

聖德太子留下諸多傳說,如下:

出生
據說聖德太子是在馬廄出生,是由觀世音菩薩在其母親的口內受胎而誕生,這與《聖經》上耶穌誕生的敘述類似。
豐聰耳
聖德太子經常要聽取人民的請願,他能一次聽多人說話,在《上宮聖德法王帝説》中的記載是八人,《日本書紀》和《日本現報善惡靈異記》的記載是十人,《聖德太子傳歷》的記載是三十六人,另一種說法是太子能聽完多人說話之後,依序全部重複一次,一字不漏,有過人的記憶力。
兼知未然
南嶽慧思轉生
飛行傳說
片岡飢人傳說
記載在《日本書紀》中的傳說,記述聖德太子在片岡山遇到飢餓的人的故事。

名稱相關

  • 聖德太子這個稱呼並非他生前就使用的名稱,據說是死後經過百年以上而成立的以下文獻裡首次出現。
  • 聖德太子是舊款日本鈔票一萬日元上的人像。

聖德太子著作

  • 《三經義疏》。
  • 《四天王寺緣起》。
  • 十七條憲法》初出於《日本書紀》章節裡全文引用段落。
  • 《天皇記》、《國記》、《臣連伴造國造百八十部及公民等本記》於《日本書紀》中只記載書名,無現存物內容不明。
  • 先代舊事本紀》。
  • 《未來記》。並不特指某一本書,是假託聖德太子所作,以「未來記」之名,在鎌倉時代大量出現的偽書群。

篤信佛教的聖德太子於推古十五年(607年)為《妙法蓮華經》、《勝鬘經》、《維摩經》三經作注,書名《三經義疏》。

影片

學校では教えてくれない聖徳太子

參考文獻

  1.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匯編.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外國歷史(二) 第一版.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8. ,第921頁。
  2. 古代國書中的元首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