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圣德太子」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File:圣德太子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1&pic=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日本]][[飞鸟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用明天皇]]次子。]]
 
[[File:圣德太子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1&pic=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日本]][[飞鸟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用明天皇]]次子。]]
  
'''圣德太子'''(574年2月7日—622年4月8日),男,[[日本]][[飞鸟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用明天皇]]次子,母亲是[[钦明天皇]]之女[[穴穗部间人皇女]]。
+
'''圣德太子'''(574年2月7日—622年4月8日),男,[[日本]][[飞鸟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用明天皇]]次子,母亲是[[钦明天皇]]之女[[穴穗部间人皇女]]<ref>李濯凡.《万叶诗情:日本万叶集和歌及其歌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第24页</ref>
  
 
[[File:圣德太子2.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0824ab18972bd4074a2e845c7b899e510eb309a1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新井药师寺的16岁圣德太子像。]]
 
[[File:圣德太子2.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0824ab18972bd4074a2e845c7b899e510eb309a1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新井药师寺的16岁圣德太子像。]]
  
 作为[[推古天皇]]时的摄政大臣,与[[苏我马子]]共同执政。
+
 作为[[推古天皇]]时的摄政大臣,与[[苏我马子]]共同执政。<ref>[http://3g.163.com/news/article_cambrian/BRJMVG0Q00964JT6.html#qd=cambrian&child=history 日本圣德太子大化改新精神渊源在《史记》?  .手机网易网[引用日期2018-12-04]]</ref>
  
 
[[File:圣德太子3.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3b87e950352ac65ceef231d2fbf2b21192138a98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像]]
 
[[File:圣德太子3.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3b87e950352ac65ceef231d2fbf2b21192138a98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像]]
  
 圣德太子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派遣[[遣隋使]],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制度,制定“冠位十二阶” 和十七条宪法,意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
 圣德太子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派遣[[遣隋使]],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制度,制定“冠位十二阶” 和十七条宪法,意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ref>《古代政治史中的天皇制的规律》(吉川弘文馆、1986年)</ref>
  
 
[[File:圣德太子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c9fcc3cec3fdfc03fb75b519d43f8794a4c22605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著作《法华义疏》]]
 
[[File:圣德太子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c9fcc3cec3fdfc03fb75b519d43f8794a4c22605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著作《法华义疏》]]
  
 圣德太子笃信[[佛教]],其执政期间大力弘扬佛教。
+
 圣德太子笃信[[佛教]],其执政期间大力弘扬佛教。<ref>境野哲《圣德太子传》(丙午出版社、1917年)、p.128</ref>
  
 
[[File:圣德太子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9c16fdfaaf51f3de9b2eeec594eef01f3b2979f6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
 
[[File:圣德太子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9c16fdfaaf51f3de9b2eeec594eef01f3b2979f6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
行 19: 行 19:
 
[[File:圣德太子6.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728da9773912b31b7906cb3b8b18367adab4e1be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C版一万日元中的圣德太子。]]
 
[[File:圣德太子6.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728da9773912b31b7906cb3b8b18367adab4e1be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C版一万日元中的圣德太子。]]
  
 注:本目录下的叙述主要来自《日本书纪》。
+
 注:本目录下的叙述主要来自《[[ 日本书纪]] 》。<ref>小学馆周刊《新设战乱的日本史 第27号 苏我・物部的决战》</ref>
  
 
[[File:圣德太子7.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1102347&pic=647912d7c2b49590a044df41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
 
[[File:圣德太子7.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1102347&pic=647912d7c2b49590a044df41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
  
 公元574年(敏达天皇三年),圣德太子由桔丰日皇子和穴穗部间人皇女所生。桔丰日皇子之母是苏我稻目之女坚盐媛,穴穗部间人皇女之母也是苏我稻目之女小姊君,圣德太子与苏我氏有很浓的血缘关系。圣德太子的父母是以钦明天皇为父亲的异母兄妹。
+
 公元574年([[ 敏达天皇]] 三年),圣德太子由[[ 桔丰日皇子]] 和穴穗部间人皇女所生。桔丰日皇子之母是苏我稻目之女坚盐媛,穴穗部间人皇女之母也是[[ 苏我稻目]] 之女小姊君,圣德太子与苏我氏有很浓的血缘关系。圣德太子的父母是以[[ 钦明天皇]] 为父亲的异母兄妹。<ref>《怀风藻序》中的“逮乎圣德太子。设爵分官。肇制礼仪。然而专崇释教。未遑篇章。”</ref>
  
 
[[File:圣德太子8.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718e25c7d91e9e86d10060da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
 
[[File:圣德太子8.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圣德太子/22122/1/6f061d950a7b0208442adf0e6cd9f2d3562cc87a?fr=lemma&ct=single#aid=0&pic=718e25c7d91e9e86d10060da 原图链接]圣德太子]]
行 29: 行 29:
 
 圣德太子幼年时聪慧,尊奉佛法,留下了很多的逸话、传说。
 
 圣德太子幼年时聪慧,尊奉佛法,留下了很多的逸话、传说。
  
 公元586年(用明天皇元年)敏达天皇去世,圣德太子之父桔丰日皇子即位(即用明天皇)。这时,围绕着是否接受佛教,崇佛派的苏我马子和排佛派的物部守屋形成了激烈的对立。公元587年(用明天皇二年)用明天皇去世。围绕着皇位,纷争迭起,苏我马子取得了丰御食炊屋姬(敏达天皇的皇后)的诏书,诛杀了物部守屋欲推举的穴穗部皇子,集合了由诸豪族、诸皇子组成的物部守屋讨伐大军。圣德太子也参加了这支讨伐军。讨伐军进攻位于河内国涉川郡的物部守屋的城寨。物部氏是军事氏族,士卒精锐,并修建了稻城,对讨伐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三次击退讨伐军。这时圣德太子见战况不利,削白胶木而雕成了佛教四天王之像,并向四天王像祈祷战胜,许下如果战胜就修建佛塔、弘扬佛法的宏愿。讨伐军猛攻物部军,圣德太子的舍人迹见赤梼射杀了物部守屋,物部军溃散,日本的大豪族物部氏就此没落。
+
 公元586年(用明天皇元年)敏达天皇去世,圣德太子之父桔丰日皇子即位(即[[ 用明天皇]] )。这时,围绕着是否接受佛教,崇佛派的苏我马子和排佛派的物部守屋形成了激烈的对立。公元587年(用明天皇二年)用明天皇去世。围绕着皇位,纷争迭起,苏我马子取得了丰御食炊屋姬([[ 敏达天皇]] 的皇后)的诏书,诛杀了物部守屋欲推举的穴穗部皇子,集合了由诸豪族、诸皇子组成的物部守屋讨伐大军。圣德太子也参加了这支讨伐军。讨伐军进攻位于河内国涉川郡的物部守屋的城寨。物部氏是军事氏族,士卒精锐,并修建了稻城,对讨伐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三次击退讨伐军。这时圣德太子见战况不利,削白胶木而雕成了佛教四天王之像,并向四天王像祈祷战胜,许下如果战胜就修建佛塔、弘扬佛法的宏愿。讨伐军猛攻物部军,圣德太子的舍人迹见赤梼射杀了物部守屋,物部军溃散,日本的大豪族物部氏就此没落。<ref>《三代日本实录》卷二贞观元年(859年)五月十九日甲戌条、卷八贞观6年(864年)正月十四日辛丑条、卷卅八元庆4年(880年)十月廿日庚子条等。</ref>
  
 战后,苏我马子拥立泊濑部皇子即位(崇峻天皇),但是政治的实权由苏我马子把持。对此不满的崇峻天皇与苏我马子形成对立。公元592年(崇峻天 皇5 年),苏我马子派遣刺客东汉驹暗杀了崇峻天皇。之后,苏我马子拥立丰御食炊屋姬(敏达天皇的皇后)为天皇,即推古天皇,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女帝。圣德太子被立为皇太子,公元593年(推古天皇元年)4月10日,被任命为摄政,与苏我马子共同辅佐推古天皇。同年、圣德太子遵守与物部氏作战时许下了誓愿,在摄津国难波建立四天王寺。
+
 战后,苏我马子拥立泊濑部皇子即位([[ 崇峻天皇]] ),但是政治的实权由苏我马子把持。对此不满的崇峻天皇与苏我马子形成对立。公元592年([[ 崇峻天 皇]]5 年),苏我马子派遣刺客东汉驹暗杀了崇峻天皇。之后,苏我马子拥立丰御食炊屋姬([[ 敏达天皇]] 的皇后)为天皇,即[[ 推古天皇]] ,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女帝。圣德太子被立为皇太子,公元593年(推古天皇元年)4月10日,被任命为摄政,与苏我马子共同辅佐推古天皇。同年、圣德太子遵守与物部氏作战时许下了誓愿,在摄津国难波建立四天王寺。
  
 
 公元594年(推古天皇2年),下诏振兴佛教。公元595年(推古天皇3年),高句丽的句僧慧慈来到日本,成为圣德太子之师,教导圣德太子:“大隋官制完整,国势强盛,笃信并保护佛法。”(当时隋文帝灭了陈国,结束了南北朝,国势强盛,隋文帝本人幼年育于佛寺,因而终生笃信佛教并培植佛教势力。)
 
 公元594年(推古天皇2年),下诏振兴佛教。公元595年(推古天皇3年),高句丽的句僧慧慈来到日本,成为圣德太子之师,教导圣德太子:“大隋官制完整,国势强盛,笃信并保护佛法。”(当时隋文帝灭了陈国,结束了南北朝,国势强盛,隋文帝本人幼年育于佛寺,因而终生笃信佛教并培植佛教势力。)
  
 此后,圣德太子在日本各地大力宏扬佛教。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和《法隆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材帐》的记载,先后建造了法隆寺、四天王寺、中宫寺(中宫尼寺)、橘寺、蜂冈寺(广隆寺)、池后寺(法起寺)、葛木寺(葛城尼寺)等七大寺庙。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寺庙大多是后世假借圣德太子而已,实际上其中很多与圣德太子并无关系。境野哲(佛教史学家)认为由圣德太子创建的只有法隆寺和四天王寺而已。
+
 此后,圣德太子在日本各地大力宏扬佛教。据《[[ 上宫圣德法王帝说]] 》和《法隆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材帐》的记载,先后建造了法隆寺、四天王寺、中宫寺(中宫尼寺)、橘寺、蜂冈寺(广隆寺)、池后寺(法起寺)、葛木寺(葛城尼寺)等七大寺庙。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寺庙大多是后世假借圣德太子而已,实际上其中很多与圣德太子并无关系。境野哲(佛教史学家)认为由圣德太子创建的只有法隆寺和四天王寺而已。
  
 公元600年(推古天皇8年),向朝鲜半岛派遣新罗征讨军,意图让新罗向日本纳贡。
+
 公元600年(推古天皇8年),向[[ 朝鲜半岛]] 派遣新罗征讨军,意图让[[ 新罗]] 向日本纳贡。
  
 公元601年(推古天 皇9 年),圣德太子为了摆脱苏我氏的掣肘,开始营建斑鸠宫(位于今法隆寺东院传云堂处),开始对旧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大王(天皇)的法权、人事权、政治权、外交权等权力,改日本固有的豪族联合政权制为君主专政制。
+
 公元601年([[ 推古天 皇]]9 年),圣德太子为了摆脱苏我氏的掣肘,开始营建斑鸠宫(位于今法隆寺东院传云堂处),开始对旧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大王(天皇)的法权、人事权、政治权、外交权等权力,改日本固有的豪族联合政权制为君主专政制。
  
 
 公元602年(推古天皇10年),再度向新罗派遣征讨军。以圣德太子的同母弟来目皇子为将军,在筑紫聚集2万5千大军,准备渡海时来目皇子去世(也有是被新罗刺客暗杀的说法)。之后任命圣德太子的异母弟当麻皇子为新罗征讨将军,当麻皇子以妻子去世为理由返回藤原京(当时日本的首都),结果远征新罗的计划中止。也有说法认为这次新罗远征计划的目的在于强化天皇的军事控制力,并不是真正的要讨伐新罗。
 
 公元602年(推古天皇10年),再度向新罗派遣征讨军。以圣德太子的同母弟来目皇子为将军,在筑紫聚集2万5千大军,准备渡海时来目皇子去世(也有是被新罗刺客暗杀的说法)。之后任命圣德太子的异母弟当麻皇子为新罗征讨将军,当麻皇子以妻子去世为理由返回藤原京(当时日本的首都),结果远征新罗的计划中止。也有说法认为这次新罗远征计划的目的在于强化天皇的军事控制力,并不是真正的要讨伐新罗。
行 45: 行 45:
 
 公元603年(推古天皇11年)12月5日,圣德太子设定“冠位十二阶”,不论出身只以才能高低为标准录用人才。目的是为了摆脱氏姓制,加强中央集权。
 
 公元603年(推古天皇11年)12月5日,圣德太子设定“冠位十二阶”,不论出身只以才能高低为标准录用人才。目的是为了摆脱氏姓制,加强中央集权。
  
 公元604年(推古天皇12年)4月3日,据《日本书纪》记载“夏四月,丙寅朔戊辰,皇太子亲笔作宪法十七条”。强调豪族们要作为臣下而尽忠,服从天皇,尊奉佛法。(津田左右吉等人认为《日本书纪》中这一处记载是后人的伪作)
+
 公元604年(推古天皇12年)4月3日,据《日本书纪》记载“夏四月,丙寅朔戊辰,皇太子亲笔作宪法十七条”。强调豪族们要作为臣下而尽忠,服从天皇,尊奉佛法。([[ 津田左右吉]] 等人认为《日本书纪》中这一处记载是后人的伪作)
  
 
 “宪法十七条”最集中地反映了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宪法十七条”重点放在“和为贵”、“崇君”、“公正”与“尊三宝”上。和为贵是为了缓和豪族之间、豪族与皇族之间的矛盾;“崇君”是为了树
 
 “宪法十七条”最集中地反映了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宪法十七条”重点放在“和为贵”、“崇君”、“公正”与“尊三宝”上。和为贵是为了缓和豪族之间、豪族与皇族之间的矛盾;“崇君”是为了树
行 54: 行 54:
 
 由此可见,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是想借用儒学的道德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的自然规律理论阐明王权、君主制度的合法性。公元605年(推古天皇13年),圣德太子移居斑鸠宫。
 
 由此可见,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是想借用儒学的道德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的自然规律理论阐明王权、君主制度的合法性。公元605年(推古天皇13年),圣德太子移居斑鸠宫。
  
 公元607年(推古天皇15年),圣德太子一改以往的强硬外交政策为睦邻友好政策,派遣小野妹子、鞍作福利为遣隋使,向大隋递交国书,加强与大隋的友好往来,同时试图改变日本对大陆政权历来的屈从
+
 公元607年(推古天皇15年),圣德太子一改以往的强硬外交政策为睦邻友好政策,派遣[[ 小野妹子]] 、鞍作福利为遣隋使,向大隋递交国书,加强与大隋的友好往来,同时试图改变日本对大陆政权历来的屈从关系,以平等的地位往来,借此机会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第二年,大隋使者裴世清回访日本。
关系,以平等的地位往来,借此机会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第二年,大隋使者裴世清回访日本。
 
  
 
 圣德太子笃信佛教,至公元615年(推古天皇23年)编著成《三经义疏》。
 
 圣德太子笃信佛教,至公元615年(推古天皇23年)编著成《三经义疏》。
  
 公元620年(推古天皇28年),圣德太子与苏我马子一起编纂成了《国记》、《天皇记》等书。(如果属实,则是比较《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更早的日本史料,据说在645年的乙巳之变中,苏我马子之子
+
 公元620年(推古天皇28年),圣德太子与苏我马子一起编纂成了《[[ 国记]] 》、《[[ 天皇记]] 》等书。(如果属实,则是比较《[[ 古事记]] 》和《[[ 日本书纪]] 》更早的日本史料,据说在645年的乙巳之变中,[[ 苏我马子]] 之子[[ 苏我虾夷]] 失势被诛杀,《国记》、《天皇记》都毁于战火。)
苏我虾夷失势被诛杀,《国记》、《天皇记》都毁于战火。)
 
  
 
 公元622年(推古天皇30年),为在斑鸠宫病倒的圣德太子祈祷的圣德太子妃膳大郎女于2月21日去世,第二日的22日,圣德太子去世,仿佛是追随膳大郎女而去。(不过,圣德太子的逝世日期传疑。最普遍
 
 公元622年(推古天皇30年),为在斑鸠宫病倒的圣德太子祈祷的圣德太子妃膳大郎女于2月21日去世,第二日的22日,圣德太子去世,仿佛是追随膳大郎女而去。(不过,圣德太子的逝世日期传疑。最普遍
行 67: 行 65:
 
==个人著作==
 
==个人著作==
  
 公元620年(推古28年),圣德太子与苏我马子商议编辑日本史书《天皇记》《国记》《臣连伴造国造百八十部及公民等本记》等,然皆亡佚,故无从得知其内容。
+
 公元620年(推古28年),圣德太子与[[ 苏我马子]] 商议编辑日本史书《[[ 天皇记]] 》《国记》《臣连伴造国造百八十部及公民等本记》等,然皆亡佚,故无从得知其内容。
  
 笃信佛教的圣德太子于公元607年(推古15年)为《妙法莲华经》《胜鬘经》《维摩经》三经作注,书名《三经义疏》。据说其中的《法华义疏》是圣德太子的真迹,是现存的日本早的书籍,在日本书法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迹。
+
 笃信佛教的圣德太子于公元607年(推古15年)为《[[ 妙法莲华经]] 》《胜鬘经》《维摩经》三经作注,书名《[[ 三经义疏]] 》。据说其中的《法华义疏》是圣德太子的真迹,是现存的日本早的书籍,在日本书法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迹。
  
 《四天王寺缘起》,据说是圣德太子的真迹,由四天王寺所收藏。也有说法认为是后世(平安时代中期)假托圣德太子之名的伪书。
+
 《四天王寺缘起》,据说是圣德太子的真迹,由四天王寺所收藏。也有说法认为是后世([[ 平安时代]] 中期)假托圣德太子之名的伪书。
  
 《十七条宪法》。最早见于《日本书纪》中(604年,推古天 皇12 年)的全文引用。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记载,在乙丑年(605年,推古天皇13年)的七月,制定了“十七余法”。
+
 《十七条宪法》。最早见于《日本书纪》中(604年,[[ 推古天 皇]]12 年)的全文引用。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记载,在乙丑年(605年,推古天皇13年)的七月,制定了“十七余法”。
  
 
 《先代旧事本纪》,在序文中说是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所著,实际上成书于平安时代初期。
 
 《先代旧事本纪》,在序文中说是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所著,实际上成书于平安时代初期。
行 81: 行 79:
 
==人物轶事==
 
==人物轶事==
  
名字来源
+
=== 名字来源===
  
 
 圣德太子的本名是厩户,传说是因为在厩户(马厩)前出生,所以取名为厩户。还有说法认为是圣德太子的母亲穴穗部间人皇女是在圣德太子外婆(小姊君)的娘家苏我家生下圣德太子,苏我家当时的家主是小姊君的兄弟苏我马子,厩户是“在马子家出生的”的意思。如今的主流的说法是,圣德太子出生地的附近有个叫“厩户”的地名,因此取名为厩户。
 
 圣德太子的本名是厩户,传说是因为在厩户(马厩)前出生,所以取名为厩户。还有说法认为是圣德太子的母亲穴穗部间人皇女是在圣德太子外婆(小姊君)的娘家苏我家生下圣德太子,苏我家当时的家主是小姊君的兄弟苏我马子,厩户是“在马子家出生的”的意思。如今的主流的说法是,圣德太子出生地的附近有个叫“厩户”的地名,因此取名为厩户。
  
 别名有丰聪耳、上宫王等。《古事记》记载为上宫之厩户丰聪耳命,《日本书纪》除了厩户皇子之外,还记载有丰耳聪圣德、丰聪耳法大王、法主王等别名,《万叶集》卷三有上宫圣德皇子等记载。
+
 别名有丰聪耳、上宫王等。《古事记》记载为上宫之厩户丰聪耳命,《日本书纪》除了厩户皇子之外,还记载有丰耳聪圣德、丰聪耳法大王、法主王等别名,《[[ 万叶集]] 》卷三有上宫圣德皇子等记载。
  
 
 “圣德太子”这个称呼,实际上在生前从来没有使用过,死去100多年后在公元751年(天平胜宝3年)编纂的《怀风藻》中第一次出现。还有显真记录的《圣德太子传私记》引用的是公元706年(庆云3年)完成的“法起寺塔露盘铭”中的“上宫太子圣德皇”。在平安时代成书的史书《日本三代实录》、《大镜》、《东大寺要录》《水镜》等几处都是记载为“圣德太子”,“厩户”、“丰聪耳”等不见于记载,最晚于这个时期“圣德太子”的谥号已经广泛应用,成为了一般性的称呼。
 
 “圣德太子”这个称呼,实际上在生前从来没有使用过,死去100多年后在公元751年(天平胜宝3年)编纂的《怀风藻》中第一次出现。还有显真记录的《圣德太子传私记》引用的是公元706年(庆云3年)完成的“法起寺塔露盘铭”中的“上宫太子圣德皇”。在平安时代成书的史书《日本三代实录》、《大镜》、《东大寺要录》《水镜》等几处都是记载为“圣德太子”,“厩户”、“丰聪耳”等不见于记载,最晚于这个时期“圣德太子”的谥号已经广泛应用,成为了一般性的称呼。
行 91: 行 89:
 
 如今,基于一般性的称呼,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是使用“圣德太子(厩户皇子)”的长名。但是以前文所述的“‘圣德太子’是在世时没有使用过的名称”为理由,在例如山川出版社的《详说日本史》从2002年度审定版开始,变更为“厩户王(圣德太子)”。
 
 如今,基于一般性的称呼,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是使用“圣德太子(厩户皇子)”的长名。但是以前文所述的“‘圣德太子’是在世时没有使用过的名称”为理由,在例如山川出版社的《详说日本史》从2002年度审定版开始,变更为“厩户王(圣德太子)”。
  
肖像
+
=== 肖像===
  
 
 圣德太子的肖像画自从1930年开始作为一百日元纸币的肖像以后,也曾出现在一千日元、五千日元、一万日元等面额的纸币上,共被使用过7次(现已失效的1930年1月11日开始发行的乙版一百日元、现已失效的1944年3月20日开始发行的い版一百日元、现已失效的1945年8月17日开始发行的ろ版一百日元、1946年3月1
 
 圣德太子的肖像画自从1930年开始作为一百日元纸币的肖像以后,也曾出现在一千日元、五千日元、一万日元等面额的纸币上,共被使用过7次(现已失效的1930年1月11日开始发行的乙版一百日元、现已失效的1944年3月20日开始发行的い版一百日元、现已失效的1945年8月17日开始发行的ろ版一百日元、1946年3月1
行 99: 行 97:
 
==研究假说==
 
==研究假说==
  
虚构说
+
=== 虚构说===
  
 圣德太子的圣人化,在《日本书纪》中已经是既成事实,“圣德太子信仰”是后世的人们人为制造出来的。在8世纪,圣德太子被认为是“日本的释迦牟尼”,被日本人所信仰。最晚至镰仓时代,就有《圣德太子传历》等现存二十种以上的传记和图传成书。
+
 圣德太子的圣人化,在《日本书纪》中已经是既成事实,“圣德太子信仰”是后世的人们人为制造出来的。在8世纪,圣德太子被认为是“日本的[[ 释迦牟尼]] ”,被日本人所信仰。最晚至[[ 镰仓时代]] ,就有《圣德太子传历》等现存二十种以上的传记和图传成书。
  
 近代的实证研究有久米邦武(近代历史先驱)的《上宫太子实录》。还有,十七条宪法并非圣德太子所作之说从江户后期的考证学者(狩谷键斋等人)开始,津田左右吉在1930年的《日本上代史研究》中也主张十七条宪法并非圣德太子所作。结果,包括《日本上代史研究》在内的津田左右吉的四本著作被查禁,其本人也向早稻田大学辞职。(津田左右吉是否认天皇神话说的历史学家,早稻田大学的教授,二战前被军国主义打压,但在二战后,军国主义垮台,其学说成为日本历史学界主流。)森博达(语言学家、京都产业大学教授)则认为十七条宪法是编纂《日本书纪》时所作。
+
 近代的实证研究有[[ 久米邦武]] (近代历史先驱)的《[[ 上宫太子实录]] 》。还有,十七条宪法并非圣德太子所作之说从江户后期的考证学者([[ 狩谷键斋]] 等人)开始,[[ 津田左右吉]] 在1930年的《日本上代史研究》中也主张十七条宪法并非圣德太子所作。结果,包括《日本上代史研究》在内的津田左右吉的四本著作被查禁,其本人也向[[ 早稻田大学]] 辞职。(津田左右吉是否认天皇神话说的历史学家,早稻田大学的教授,二战前被军国主义打压,但在二战后,军国主义垮台,其学说成为日本历史学界主流。)森博达(语言学家、京都产业大学教授)则认为十七条宪法是编纂《日本书纪》时所作。
  
高野勉的《圣德太子暗杀论》(1985年)主张,圣德太子和厩户皇子是不同的两个人,苏我马子之子苏我善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德太子”,后来苏我善德被中大兄皇子暗杀,为了掩盖事实,虚构出一个人物形象,即苏我入鹿。(苏我入鹿是日本历史中有名的残暴不仁的人物)。另外还有,石渡信一郎(古代史研究家)出版的《圣德太子并不存在——解开古代日本史之谜》(1992年),谷泽永一(文艺评
+
[[ 高野勉]] 的《圣德太子暗杀论》(1985年)主张,圣德太子和厩户皇子是不同的两个人,苏我马子之子苏我善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德太子”,后来苏我善德被中大兄皇子暗杀,为了掩盖事实,虚构出一个人物形象,即[[ 苏我入鹿]] 。([[ 苏我入鹿]] 是日本历史中有名的残暴不仁的人物)。另外还有,[[ 石渡信一郎]] (古代史研究家)出版的《圣德太子并不存在——解开古代日本史之谜》(1992年),谷泽永一(文艺评论家、[[ 关西大学]] 名誉教授)的《圣德太子并不存在》(2004年)。
论家、关西大学名誉教授)的《圣德太子并不存在》(2004年)。
 
  
大山诚一虚构说
+
=== 大山诚一虚构说===
  
1999年,由吉川弘文馆出版的大山诚一(历史学家、中部大学教授)的《“圣德太子”的诞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山诚一主张:“厩户王的事迹除了冠位十二阶和遣隋使两项以外,全部是虚构
+
1999年,由[[ 吉川弘文馆]] 出版的[[ 大山诚一]] (历史学家、中部大学教授)的《“圣德太子”的诞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山诚一主张:“厩户王的事迹除了冠位十二阶和遣隋使两项以外,全部是虚构
 
 的”。即使是这两项,虽然见于《隋书》的记载,但《隋书》没有出现推古天皇和厩户王。没有任何当时的文献记载了推古天皇的皇太子厩户王(圣德太子),其存在过的痕迹只有斑鸠宫和斑鸠寺的遗址。还有,关于圣德太子的史料,如《日本书纪》的“十七条宪法”和法隆寺的“法隆寺药师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光背铭文、天寿国绣帐、三经义疏”等,都成书于比厩户皇子晚得多的时代。
 
 的”。即使是这两项,虽然见于《隋书》的记载,但《隋书》没有出现推古天皇和厩户王。没有任何当时的文献记载了推古天皇的皇太子厩户王(圣德太子),其存在过的痕迹只有斑鸠宫和斑鸠寺的遗址。还有,关于圣德太子的史料,如《日本书纪》的“十七条宪法”和法隆寺的“法隆寺药师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光背铭文、天寿国绣帐、三经义疏”等,都成书于比厩户皇子晚得多的时代。
  
 大山诚一并没有否定飞鸟时代居住于斑鸠宫、并修建了斑鸠寺的有力王族厩户王的存在可能性。但是,作为推古天皇的皇太子摄政,并作出为人熟知的种种政绩的圣德太子则是当时编纂《日本书纪》实权者藤原不比等等虚构出来的。《古代史之谜 越了解越清楚》(黛弘道(编)、实业之日本社、1997年)第三章“人为创造出来的太子信仰 圣德太子并不存在”以及《圣德太子与日本人》(风媒社、2001年)、《圣德太子的真实》(平凡社、2003年)等,是集大山诚一和赞同其学说的研究者们之大成的著作。学术论文《弘前大学国史研究》上发表。
+
 大山诚一并没有否定飞鸟时代居住于斑鸠宫、并修建了斑鸠寺的有力王族厩户王的存在可能性。但是,作为[[ 推古天皇]] 的皇太子摄政,并作出为人熟知的种种政绩的圣德太子则是当时编纂《日本书纪》实权者藤原不比等等虚构出来的。《古代史之谜 越了解越清楚》(黛弘道(编)、实业之日本社、1997年)第三章“人为创造出来的太子信仰 圣德太子并不存在”以及《圣德太子与日本人》(风媒社、2001年)、《圣德太子的真实》(平凡社、2003年)等,是集大山诚一和赞同其学说的研究者们之大成的著作。学术论文《弘前大学国史研究》上发表。
  
 
 “大山说”在如今也成为了媒体的话题。《东亚的古代文化》102号制作了大山说的特集,在《东亚的古代文化》102号、103号、104号、106号等关于大山说的争论汇编成了《圣德太子的实像和幻像》(大和书房2001年)一书。石田尚丰的公开演讲《圣德太子是真实存在的吗?》中,也提到了圣德太子虚构说和媒体的关系。《日本书纪》等古籍中的圣德太子形像多少包含了些夸张、润色、添枝加叶的成分,是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但其中的多数人对主张其形象并不真实存在的大山说持批判态度,也有认同大山说部分观点的研究者。
 
 “大山说”在如今也成为了媒体的话题。《东亚的古代文化》102号制作了大山说的特集,在《东亚的古代文化》102号、103号、104号、106号等关于大山说的争论汇编成了《圣德太子的实像和幻像》(大和书房2001年)一书。石田尚丰的公开演讲《圣德太子是真实存在的吗?》中,也提到了圣德太子虚构说和媒体的关系。《日本书纪》等古籍中的圣德太子形像多少包含了些夸张、润色、添枝加叶的成分,是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但其中的多数人对主张其形象并不真实存在的大山说持批判态度,也有认同大山说部分观点的研究者。
行 119: 行 116:
 
 大山说的概要:有力的王族厩户王是真实存在的。但没有证明作为信仰对象的圣德太子的真实存在的史料,圣德太子是虚构的人物。《日本书纪》(养老4年、720年成立)中,第一次出现了圣德太子的人物形像。这个人物形像是藤原不比等、长屋王、僧道慈等人虚构出来的。十七条宪法是编纂《日本书纪》时创作的。大藤原不比等之死及长屋王之变以后,光明皇后等人又写成了《三经义疏》、法隆寺药师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光背铭文、天寿国绣帐的铭文等法隆寺系史料,并创造出了以观音菩萨为本尊的法隆寺梦殿为道场的圣德太子信仰。
 
 大山说的概要:有力的王族厩户王是真实存在的。但没有证明作为信仰对象的圣德太子的真实存在的史料,圣德太子是虚构的人物。《日本书纪》(养老4年、720年成立)中,第一次出现了圣德太子的人物形像。这个人物形像是藤原不比等、长屋王、僧道慈等人虚构出来的。十七条宪法是编纂《日本书纪》时创作的。大藤原不比等之死及长屋王之变以后,光明皇后等人又写成了《三经义疏》、法隆寺药师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光背铭文、天寿国绣帐的铭文等法隆寺系史料,并创造出了以观音菩萨为本尊的法隆寺梦殿为道场的圣德太子信仰。
  
对大山说的反驳
+
=== 对大山说的反驳===
  
仁藤敦史(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部教授)认为:关于“圣德太子形像”的变迁与考证的研究动向,可总括为否定作为虚构形象的“圣德太子”,对基于《日本书纪》(在战后的日本史学界也没有完全否定《日本书纪》的史料地位)的将圣德太子粉饰成“伟大的宗教家、政治家”的形象进行根本性的批判。但是,这种史料批判的方法也存在着问题。在奈良时代的前半期已经对上宫太子称呼为“圣德”,这可以理解为是上宫太子死后的谥号。而且,在庆云3(706)年以前已经有称上宫太子为“圣德皇”的金石文存在。再加上《古事记》中关于上宫太子,有死后才有的“丰聪耳”的称号,没有“王”号,而是包含了表明是已即位的王子的“命”字的“上宫之厩户丰聪耳命”的记载。表明最迟到《日本书纪》成书之前的天武朝,上宫太子就开始被伟人化 。因此,从除了《日本书纪》和法隆寺系之外的史料中也确认了早期的太子信仰,所以只是完全否定法隆寺系史料是不行的。即使不否定推古朝的有力王子厩户王(或厩户王子)的存在,只将后世的“圣德太子”与厩户王区别开,这种否定传说与史实的连续性的观点也是有问题的 。  
+
[[ 仁藤敦史]] (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部教授)认为:关于“圣德太子形像”的变迁与考证的研究动向,可总括为否定作为虚构形象的“圣德太子”,对基于《日本书纪》(在战后的日本史学界也没有完全否定《日本书纪》的史料地位)的将圣德太子粉饰成“伟大的宗教家、政治家”的形象进行根本性的批判。但是,这种史料批判的方法也存在着问题。在[[ 奈良时代]] 的前半期已经对上宫太子称呼为“圣德”,这可以理解为是上宫太子死后的谥号。而且,在庆云3(706)年以前已经有称上宫太子为“圣德皇”的金石文存在。再加上《古事记》中关于上宫太子,有死后才有的“丰聪耳”的称号,没有“王”号,而是包含了表明是已即位的王子的“命”字的“上宫之厩户丰聪耳命”的记载。表明最迟到《日本书纪》成书之前的天武朝,上宫太子就开始被伟人化。
  
  远山美都男(历史学家、学习院大学讲师)认为: 《日本书纪》中的 圣德 太子 形像多有粉饰 这在大山诚一 很多研究者已经指明 大山说 观点在于,作为实际存在的人物 厩户 并没有王位继承资格,没有参与内政、外交等国策 制定,只是作为一位有苏我氏血统的王族而 存在, 居住在斑鸠宫、支配壬生部的厩户皇子,是即没有王位继承资格,也没有政治上发言权的无大的影响力的王族而已。《日本书纪》中 的“圣德太子” 也许确 是虚构 人物,但并不 像大山诚一所认为那样,而是一位即真实存在,又 政治实力 王族
+
  因此,从除了 《日本书纪》 和法隆寺系之外的史料 也确认了早期 的太子 信仰 只是完全否定法隆寺系史料是不行 的。 即使不否定推古朝 有力王子厩户王(或 厩户 的存在, 只将后世 的“圣德太子” 与厩户王区别开,这种否定传说与史 实的 连续性的观点也 是有 问题 的。  
  
和田萃 (历史学家、 京都教育 大学 名誉教授 )认为: “圣德太子”在 《日本书纪》的 编纂阶段被理想化是 研究者的 共识 应该将 厩户王与 被粉饰了 的“圣德太子” 区分开 ,但 并不 等同于 同“圣德太子虚构说”和“苏我 权说”
+
[[远山美都男]] (历史学家、 学习院 大学 讲师 )认为:《日本书纪》 圣德太子形像多有粉饰,这在大山诚一以前的很 多研究者 已经指明。大山说 观点在于 作为实际存在的人物 厩户 皇子并没有 位继承资格,没有参 内政、外交等国策的制定,只是作为一位有苏我氏血统的王族而存在,居住在斑鸠宫、支配壬生部的厩户皇子,是即没有王位继承资格,也没有政治上发言权的无大的影响力的王族而已。《日本书纪》中 的“圣德太子” 也许确实是虚构的人物 ,但并不 是像大山诚一所 为那样,而是一位即真实存在,又有政治实力的
  
虚构说 的反驳
+
[[和田萃]](历史学家、[[京都教育大学]]名誉教授)认为:“圣德太子”在《日本书纪》的编纂阶段被理想化是多数研究者的共识,应该将厩户王与被粉饰了的“圣德太子”区分开,但是并不等同于认同“圣德太子 虚构说 ”和“苏我王权说”。
  
反驳圣德太子 虚构说的 著作和论文有:远山美都男的《为什么圣德太子没有成为天皇?》(2000年)、直木孝次郎(历史学家、大阪市立大学名誉教授)的《关于厩户王的政治性地位》、上田正昭(历史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的《从历史看到的太子形像的虚实》(收录入《圣德太子的实像与幻像》)(2001年)、上原和(美术史学家、成城大学名誉教授)的《世界史上的圣德太子 东洋的爱与智慧》(2002年)、田中英道(美术史学家、东北大学名誉教授)的《排斥圣德太子虚构说》(2004年)、森田悌(历史学家、群马大学名誉教授)的《推古朝与圣德太子》(2005年)、曽根正人《圣德太子与飞鸟佛教》(2007年)。
+
===对 虚构说的 反驳===
  
  关于 圣德太子的 历史资料 有《 日本书纪 卷22推古纪 )》、 “十七条宪法” 、《 古事记 三经义疏 》、《上 圣德 法王帝说 、“天寿国绣帐(天寿国曼荼罗绣帐 ”、“法隆寺药师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台座内墨书” 后汤冈碑铭文 =伊予汤冈碑文 记录于伊予国风土记逸文 “法起寺塔露盘铭” 、《 播磨国风土记 》、《 上宫记》等等。这些都成书于比厩户皇 晚得多的时代,有说法认为都是在《日本书纪 成书后再制作的,对这种观点的异说、反驳也存在着
+
  反驳 圣德太子 虚构说 著作和论文 :[[远山美都男]]的 为什么圣德太子没有成为天皇?》(2000年)、[[直木孝次郎]] 历史学家、大阪市立大学名誉教授 的《关于厩户王的政治性地位 》、[[上田正昭]](历史学家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的 从历史看到的太子形像的虚实 (收录入 圣德太子的实像与幻像 )(2001年) 上原和(美术史学家、成城大学名誉教授)的 世界史 圣德 太子 东洋的爱与智慧 (2002年 )、 田中英 道( 美术史学家 东北大学名誉教授)的《排斥圣德太子虚构说》(2004年 )、 森田悌(历史学家 群马大学名誉教授)的 推古朝与圣德太子 (2005年) 曽根正人 圣德太 与飞鸟佛教 (2007年)
  
 大山说
+
  关于圣德太子的历史资料有《日本书纪(卷22推古纪)》、“十七条宪法”、《古事记》、《三经义疏》、《上宫圣德法王帝说》、“天寿国绣帐(天寿国曼荼罗绣帐)”、“法隆寺药师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光背铭文”、“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台座内墨书”、“道后汤冈碑铭文([[伊予汤冈]]碑文、记录于伊予国风土记逸文)”、“法起寺塔露盘铭”、《播磨国风土记》、《上宫记》等等。这些都成书于比厩户皇子晚得多的时代,有说法认为都是在《日本书纪》成书后再制作的,对这种观点的异说、反驳也存在着。
 +
 
 +
=== 大山说===
  
 
 太子形像
 
 太子形像
  
 关于日本书纪中的圣德太子形像,大山说是僧道慈(留学大唐17年后的公元718年回到日本)在藤原不比等和长屋王的授意下所作。但是,森博达(京都产业大学教授,古日本语研究学者)指出:包含“推古纪”的日本书纪卷22并不是由中国音书写的卷α群(远渡日本的唐人所作),而是用日本音书写的卷β群(日本在新罗的留学僧们所作)に属するとする。“推古纪”是汉字写成,而其关于汉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很多错误,所以关于“推古纪”的作者是留学大唐17年的学问僧道慈的大山说受到批判。森博达认为β群的创作是从文武天皇朝(697年~707年)的文章博士山田史御方开始的。
+
 关于日本书纪中的圣德太子形像,大山说是僧道慈(留学大唐17年后的公元718年回到日本)在[[ 藤原不比等]] 和长屋王的授意下所作。但是,[[ 森博达]] (京都产业大学教授,古日本语研究学者)指出:包含“推古纪”的日本书纪卷22并不是由中国音书写的卷α群(远渡日本的唐人所作),而是用日本音书写的卷β群(日本在新罗的留学僧们所作)に属するとする。“推古纪”是汉字写成,而其关于汉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很多错误,所以关于“推古纪”的作者是留学大唐17年的学问僧道慈的大山说受到批判。森博达认为β群的创作是从文武天皇朝(697年~707年)的文章博士山田史御方开始的。
  
 十七条宪法不是圣德太子所作的说法从江户后期的考证学者那里就开始有了。津田左右吉在1930年的《日本上代史研究》也说到了十七条宪法不是圣德太子所作。井上光贞、坂本太郎等人对津田说持反对意见。关于狩谷键斋、津田左右吉等人的伪作说,关晃认为“根据还不够充分”。森博达则认为十七条宪法是后世在编纂《日本书纪》时才创作的。
+
 十七条宪法不是圣德太子所作的说法从江户后期的考证学者那里就开始有了。津田左右吉在1930年的《日本上代史研究》也说到了十七条宪法不是圣德太子所作。[[ 井上光贞]] [[ 坂本太郎]] 等人对津田说持反对意见。关于[[ 狩谷键斋]] 、津田左右吉等人的伪作说,关晃认为“根据还不够充分”。[[ 森博达]] 则认为十七条宪法是后世在编纂《日本书纪》时才创作的。
  
 
 胜鬘经义疏
 
 胜鬘经义疏
  
 关于“胜鬘经义疏”,与敦煌出土的“胜鬘义疏本义”有七成相同的文字,藤枝晃认为是6世纪后半期由中国北朝所作,与圣德太子无关。关于“法华经义疏”卷首的题笺,大山说认为只是僧侣行信的一种“太子亲撰”的炫耀性帖示。安本美典则根据题笺的撰号“此是大委国上宫王私集非海彼本”中的“是”、“非”等字的笔迹与正文一致而断定题笺和正文是出自同一人物之手,否定了成书后仅仅是添加了“太子亲撰”的说法。而且,从题笺中的“大委国”来看也否定了“法华经义疏”由日本之外的国家所作的说法。
+
 关于“胜鬘经义疏”,与敦煌出土的“胜鬘义疏本义”有七成相同的文字,藤枝晃认为是6世纪后半期由中国北朝所作,与圣德太子无关。关于“法华经义疏”卷首的题笺,大山说认为只是僧侣行信的一种“太子亲撰”的炫耀性帖示。[[ 安本美典]] 则根据题笺的撰号“此是大委国上宫王私集非海彼本”中的“是”、“非”等字的笔迹与正文一致而断定题笺和正文是出自同一人物之手,否定了成书后仅仅是添加了“太子亲撰”的说法。而且,从题笺中的“大委国”来看也否定了“法华经义疏”由日本之外的国家所作的说法。
  
 
 关于《上宫圣德法王帝说》卷首所记载的圣德太子的世系,家永三郎认为成书年代最迟不超过大宝(701-704)年间,是比《古事记》、《日本书纪》更古老的资料。
 
 关于《上宫圣德法王帝说》卷首所记载的圣德太子的世系,家永三郎认为成书年代最迟不超过大宝(701-704)年间,是比《古事记》、《日本书纪》更古老的资料。

於 2019年11月13日 (三) 23:02 的修訂

原圖鏈接聖德太子:日本飛鳥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用明天皇次子。

聖德太子(574年2月7日—622年4月8日),男,日本飛鳥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用明天皇次子,母親是欽明天皇之女穴穗部間人皇女[1]

原圖鏈接聖德太子:新井藥師寺的16歲聖德太子像。

作為推古天皇時的攝政大臣,與蘇我馬子共同執政。[2]

原圖鏈接聖德太子像

聖德太子在國際局勢緊張的情況下派遣遣隋使,引進中國的先進文化、制度,制定「冠位十二階」 和十七條憲法,意圖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3]

原圖鏈接聖德太子著作《法華義疏》

聖德太子篤信佛教,其執政期間大力弘揚佛教。[4]

原圖鏈接聖德太子

人物生平

原圖鏈接聖德太子:C版一萬日元中的聖德太子。

註:本目錄下的敘述主要來自《日本書紀》。[5]

原圖鏈接聖德太子

公元574年(敏達天皇三年),聖德太子由桔豐日皇子和穴穗部間人皇女所生。桔豐日皇子之母是蘇我稻目之女堅鹽媛,穴穗部間人皇女之母也是蘇我稻目之女小姊君,聖德太子與蘇我氏有很濃的血緣關係。聖德太子的父母是以欽明天皇為父親的異母兄妹。[6]

原圖鏈接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幼年時聰慧,尊奉佛法,留下了很多的逸話、傳說。

公元586年(用明天皇元年)敏達天皇去世,聖德太子之父桔豐日皇子即位(即用明天皇)。這時,圍繞着是否接受佛教,崇佛派的蘇我馬子和排佛派的物部守屋形成了激烈的對立。公元587年(用明天皇二年)用明天皇去世。圍繞着皇位,紛爭迭起,蘇我馬子取得了豐御食炊屋姬(敏達天皇的皇后)的詔書,誅殺了物部守屋欲推舉的穴穗部皇子,集合了由諸豪族、諸皇子組成的物部守屋討伐大軍。聖德太子也參加了這支討伐軍。討伐軍進攻位於河內國涉川郡的物部守屋的城寨。物部氏是軍事氏族,士卒精銳,並修建了稻城,對討伐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三次擊退討伐軍。這時聖德太子見戰況不利,削白膠木而雕成了佛教四天王之像,並向四天王像祈禱戰勝,許下如果戰勝就修建佛塔、弘揚佛法的宏願。討伐軍猛攻物部軍,聖德太子的舍人跡見赤檮射殺了物部守屋,物部軍潰散,日本的大豪族物部氏就此沒落。[7]

戰後,蘇我馬子擁立泊瀨部皇子即位(崇峻天皇),但是政治的實權由蘇我馬子把持。對此不滿的崇峻天皇與蘇我馬子形成對立。公元592年(崇峻天皇5年),蘇我馬子派遣刺客東漢駒暗殺了崇峻天皇。之後,蘇我馬子擁立豐御食炊屋姬(敏達天皇的皇后)為天皇,即推古天皇,日本歷史上最早的女帝。聖德太子被立為皇太子,公元593年(推古天皇元年)4月10日,被任命為攝政,與蘇我馬子共同輔佐推古天皇。同年、聖德太子遵守與物部氏作戰時許下了誓願,在攝津國難波建立四天王寺。

公元594年(推古天皇2年),下詔振興佛教。公元595年(推古天皇3年),高句麗的句僧慧慈來到日本,成為聖德太子之師,教導聖德太子:「大隋官制完整,國勢強盛,篤信並保護佛法。」(當時隋文帝滅了陳國,結束了南北朝,國勢強盛,隋文帝本人幼年育於佛寺,因而終生篤信佛教並培植佛教勢力。)

此後,聖德太子在日本各地大力宏揚佛教。據《上宮聖德法王帝說》和《法隆寺伽藍緣起並流記資材帳》的記載,先後建造了法隆寺、四天王寺、中宮寺(中宮尼寺)、橘寺、蜂岡寺(廣隆寺)、池後寺(法起寺)、葛木寺(葛城尼寺)等七大寺廟。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些寺廟大多是後世假借聖德太子而已,實際上其中很多與聖德太子並無關係。境野哲(佛教史學家)認為由聖德太子創建的只有法隆寺和四天王寺而已。

公元600年(推古天皇8年),向朝鮮半島派遣新羅征討軍,意圖讓新羅向日本納貢。

公元601年(推古天皇9年),聖德太子為了擺脫蘇我氏的掣肘,開始營建斑鳩宮(位於今法隆寺東院傳雲堂處),開始對舊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在於提高大王(天皇)的法權、人事權、政治權、外交權等權力,改日本固有的豪族聯合政權制為君主專政制。

公元602年(推古天皇10年),再度向新羅派遣征討軍。以聖德太子的同母弟來目皇子為將軍,在筑紫聚集2萬5千大軍,準備渡海時來目皇子去世(也有是被新羅刺客暗殺的說法)。之後任命聖德太子的異母弟當麻皇子為新羅征討將軍,當麻皇子以妻子去世為理由返回藤原京(當時日本的首都),結果遠征新羅的計劃中止。也有說法認為這次新羅遠征計劃的目的在於強化天皇的軍事控制力,並不是真正的要討伐新羅。

公元603年(推古天皇11年)12月5日,聖德太子設定「冠位十二階」,不論出身只以才能高低為標準錄用人才。目的是為了擺脫氏姓制,加強中央集權。

公元604年(推古天皇12年)4月3日,據《日本書紀》記載「夏四月,丙寅朔戊辰,皇太子親筆作憲法十七條」。強調豪族們要作為臣下而盡忠,服從天皇,尊奉佛法。(津田左右吉等人認為《日本書紀》中這一處記載是後人的偽作)

「憲法十七條」最集中地反映了聖德太子的政治思想。「憲法十七條」重點放在「和為貴」、「崇君」、「公正」與「尊三寶」上。和為貴是為了緩和豪族之間、豪族與皇族之間的矛盾;「崇君」是為了樹 立天皇的權威,要求大家服從天皇的意志;「公正」是為了讓官員服從天皇統治秩序;「尊三寶」是為了統一信仰,統一思想。

「憲法十七條」廣泛地引用了大陸的儒學、法家、道家的典故或成語。冠位十二等同樣也是引用了儒學的五德來區分官階。十二等分別為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禮、小禮、大信、小信、大義、小義、大智、小智。冠服則以紫、淡紫、青、淡青、紅、淡紅、黃、淡黃、白、淡白、黑、灰等不同顏色及其濃淡來區分。那麼為什麼把憲法限定為十七條呢?這是因為按照陰陽五行學說的說法,陰的極數為八,陽的極數為九,十七乃陰陽之和、天地之道。官位十二等表示干支十二屬性,乃天地之循序。

由此可見,聖德太子的政治思想是想借用儒學的道德觀念、陰陽五行學說的自然規律理論闡明王權、君主制度的合法性。公元605年(推古天皇13年),聖德太子移居斑鳩宮。

公元607年(推古天皇15年),聖德太子一改以往的強硬外交政策為睦鄰友好政策,派遣小野妹子、鞍作福利為遣隋使,向大隋遞交國書,加強與大隋的友好往來,同時試圖改變日本對大陸政權歷來的屈從關係,以平等的地位往來,藉此機會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第二年,大隋使者裴世清回訪日本。

聖德太子篤信佛教,至公元615年(推古天皇23年)編著成《三經義疏》。

公元620年(推古天皇28年),聖德太子與蘇我馬子一起編纂成了《國記》、《天皇記》等書。(如果屬實,則是比較《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更早的日本史料,據說在645年的乙巳之變中,蘇我馬子之子蘇我蝦夷失勢被誅殺,《國記》、《天皇記》都毀於戰火。)

公元622年(推古天皇30年),為在斑鳩宮病倒的聖德太子祈禱的聖德太子妃膳大郎女於2月21日去世,第二日的22日,聖德太子去世,仿佛是追隨膳大郎女而去。(不過,聖德太子的逝世日期傳疑。最普遍 的說法是推古天皇30年農曆二月廿二日,即公元621年3月20日。但亦有說法指應該為公元622年4月8日,或公元621年2月5日。)

個人著作

公元620年(推古28年),聖德太子與蘇我馬子商議編輯日本史書《天皇記》《國記》《臣連伴造國造百八十部及公民等本記》等,然皆亡佚,故無從得知其內容。

篤信佛教的聖德太子於公元607年(推古15年)為《妙法蓮華經》《勝鬘經》《維摩經》三經作注,書名《三經義疏》。據說其中的《法華義疏》是聖德太子的真跡,是現存的日本早的書籍,在日本書法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筆跡。

《四天王寺緣起》,據說是聖德太子的真跡,由四天王寺所收藏。也有說法認為是後世(平安時代中期)假託聖德太子之名的偽書。

《十七條憲法》。最早見於《日本書紀》中(604年,推古天皇12年)的全文引用。據《上宮聖德法王帝說》記載,在乙丑年(605年,推古天皇13年)的七月,制定了「十七餘法」。

《先代舊事本紀》,在序文中說是聖德太子和蘇我馬子所著,實際上成書於平安時代初期。

《未來記》。並不特指某一本書,是假託聖德太子所作,以「未來記」之名,在鎌倉時代大量出現的偽書群。

人物軼事

名字來源

聖德太子的本名是廄戶,傳說是因為在廄戶(馬廄)前出生,所以取名為廄戶。還有說法認為是聖德太子的母親穴穗部間人皇女是在聖德太子外婆(小姊君)的娘家蘇我家生下聖德太子,蘇我家當時的家主是小姊君的兄弟蘇我馬子,廄戶是「在馬子家出生的」的意思。如今的主流的說法是,聖德太子出生地的附近有個叫「廄戶」的地名,因此取名為廄戶。

別名有豐聰耳、上宮王等。《古事記》記載為上宮之廄戶豐聰耳命,《日本書紀》除了廄戶皇子之外,還記載有豐耳聰聖德、豐聰耳法大王、法主王等別名,《萬葉集》卷三有上宮聖德皇子等記載。

「聖德太子」這個稱呼,實際上在生前從來沒有使用過,死去100多年後在公元751年(天平勝寶3年)編纂的《懷風藻》中第一次出現。還有顯真記錄的《聖德太子傳私記》引用的是公元706年(慶雲3年)完成的「法起寺塔露盤銘」中的「上宮太子聖德皇」。在平安時代成書的史書《日本三代實錄》、《大鏡》、《東大寺要錄》《水鏡》等幾處都是記載為「聖德太子」,「廄戶」、「豐聰耳」等不見於記載,最晚於這個時期「聖德太子」的諡號已經廣泛應用,成為了一般性的稱呼。

如今,基於一般性的稱呼,在日本歷史教科書中是使用「聖德太子(廄戶皇子)」的長名。但是以前文所述的「『聖德太子』是在世時沒有使用過的名稱」為理由,在例如山川出版社的《詳說日本史》從2002年度審定版開始,變更為「廄戶王(聖德太子)」。

肖像

聖德太子的肖像畫自從1930年開始作為一百日元紙幣的肖像以後,也曾出現在一千日元、五千日元、一萬日元等面額的紙幣上,共被使用過7次(現已失效的1930年1月11日開始發行的乙版一百日元、現已失效的1944年3月20日開始發行的い版一百日元、現已失效的1945年8月17日開始發行的ろ版一百日元、1946年3月1

日開始發行的A版一百日元、1950年1月7日開始發行的B版一千日元、1957年10月1日開始發行的C版五千日元、195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的C版一萬日元),是歷史人物中在紙幣圖案中出現次數最多的。特別是在正值經濟高度成長期的1958年到1984年發行的「C版一萬日元」最為人所知。在日語中,「聖德太子」一詞也是高額紙幣的代名詞。這一版本的聖德太子肖像是採用最古老的唐本御影。

研究假說

虛構說

聖德太子的聖人化,在《日本書紀》中已經是既成事實,「聖德太子信仰」是後世的人們人為製造出來的。在8世紀,聖德太子被認為是「日本的釋迦牟尼」,被日本人所信仰。最晚至鎌倉時代,就有《聖德太子傳歷》等現存二十種以上的傳記和圖傳成書。

近代的實證研究有久米邦武(近代歷史先驅)的《上宮太子實錄》。還有,十七條憲法並非聖德太子所作之說從江戶後期的考證學者(狩谷鍵齋等人)開始,津田左右吉在1930年的《日本上代史研究》中也主張十七條憲法並非聖德太子所作。結果,包括《日本上代史研究》在內的津田左右吉的四本著作被查禁,其本人也向早稻田大學辭職。(津田左右吉是否認天皇神話說的歷史學家,早稻田大學的教授,二戰前被軍國主義打壓,但在二戰後,軍國主義垮台,其學說成為日本歷史學界主流。)森博達(語言學家、京都產業大學教授)則認為十七條憲法是編纂《日本書紀》時所作。

高野勉的《聖德太子暗殺論》(1985年)主張,聖德太子和廄戶皇子是不同的兩個人,蘇我馬子之子蘇我善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聖德太子」,後來蘇我善德被中大兄皇子暗殺,為了掩蓋事實,虛構出一個人物形象,即蘇我入鹿。(蘇我入鹿是日本歷史中有名的殘暴不仁的人物)。另外還有,石渡信一郎(古代史研究家)出版的《聖德太子並不存在——解開古代日本史之謎》(1992年),谷澤永一(文藝評論家、關西大學名譽教授)的《聖德太子並不存在》(2004年)。

大山誠一虛構說

1999年,由吉川弘文館出版的大山誠一(歷史學家、中部大學教授)的《「聖德太子」的誕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山誠一主張:「廄戶王的事跡除了冠位十二階和遣隋使兩項以外,全部是虛構 的」。即使是這兩項,雖然見於《隋書》的記載,但《隋書》沒有出現推古天皇和廄戶王。沒有任何當時的文獻記載了推古天皇的皇太子廄戶王(聖德太子),其存在過的痕跡只有斑鳩宮和斑鳩寺的遺址。還有,關於聖德太子的史料,如《日本書紀》的「十七條憲法」和法隆寺的「法隆寺藥師像光背銘文、法隆寺釋迦三尊像光背銘文、天壽國繡帳、三經義疏」等,都成書於比廄戶皇子晚得多的時代。

大山誠一併沒有否定飛鳥時代居住於斑鳩宮、並修建了斑鳩寺的有力王族廄戶王的存在可能性。但是,作為推古天皇的皇太子攝政,並作出為人熟知的種種政績的聖德太子則是當時編纂《日本書紀》實權者藤原不比等等虛構出來的。《古代史之謎 越了解越清楚》(黛弘道(編)、實業之日本社、1997年)第三章「人為創造出來的太子信仰 聖德太子並不存在」以及《聖德太子與日本人》(風媒社、2001年)、《聖德太子的真實》(平凡社、2003年)等,是集大山誠一和贊同其學說的研究者們之大成的著作。學術論文《弘前大學國史研究》上發表。

「大山說」在如今也成為了媒體的話題。《東亞的古代文化》102號製作了大山說的特集,在《東亞的古代文化》102號、103號、104號、106號等關於大山說的爭論匯編成了《聖德太子的實像和幻像》(大和書房2001年)一書。石田尚豐的公開演講《聖德太子是真實存在的嗎?》中,也提到了聖德太子虛構說和媒體的關係。《日本書紀》等古籍中的聖德太子形像多少包含了些誇張、潤色、添枝加葉的成分,是大多數研究者的共識。但其中的多數人對主張其形象並不真實存在的大山說持批判態度,也有認同大山說部分觀點的研究者。

大山說的概要:有力的王族廄戶王是真實存在的。但沒有證明作為信仰對象的聖德太子的真實存在的史料,聖德太子是虛構的人物。《日本書紀》(養老4年、720年成立)中,第一次出現了聖德太子的人物形像。這個人物形像是藤原不比等、長屋王、僧道慈等人虛構出來的。十七條憲法是編纂《日本書紀》時創作的。大藤原不比等之死及長屋王之變以後,光明皇后等人又寫成了《三經義疏》、法隆寺藥師像光背銘文、法隆寺釋迦三尊像光背銘文、天壽國繡帳的銘文等法隆寺系史料,並創造出了以觀音菩薩為本尊的法隆寺夢殿為道場的聖德太子信仰。

對大山說的反駁

仁藤敦史(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部教授)認為:關於「聖德太子形像」的變遷與考證的研究動向,可總括為否定作為虛構形象的「聖德太子」,對基於《日本書紀》(在戰後的日本史學界也沒有完全否定《日本書紀》的史料地位)的將聖德太子粉飾成「偉大的宗教家、政治家」的形象進行根本性的批判。但是,這種史料批判的方法也存在着問題。在奈良時代的前半期已經對上宮太子稱呼為「聖德」,這可以理解為是上宮太子死後的諡號。而且,在慶雲3(706)年以前已經有稱上宮太子為「聖德皇」的金石文存在。再加上《古事記》中關於上宮太子,有死後才有的「豐聰耳」的稱號,沒有「王」號,而是包含了表明是已即位的王子的「命」字的「上宮之廄戶豐聰耳命」的記載。表明最遲到《日本書紀》成書之前的天武朝,上宮太子就開始被偉人化。

因此,從除了《日本書紀》和法隆寺系之外的史料中也確認了早期的太子信仰,所以只是完全否定法隆寺系史料是不行的。即使不否定推古朝的有力王子廄戶王(或廄戶王子)的存在,只將後世的「聖德太子」與廄戶王區別開,這種否定傳說與史實的連續性的觀點也是有問題的。

遠山美都男(歷史學家、學習院大學講師)認為:《日本書紀》中的聖德太子形像多有粉飾,這在大山誠一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已經指明。大山說的觀點在於,作為實際存在的人物廄戶皇子並沒有王位繼承資格,沒有參與內政、外交等國策的制定,只是作為一位有蘇我氏血統的王族而存在,居住在斑鳩宮、支配壬生部的廄戶皇子,是即沒有王位繼承資格,也沒有政治上發言權的無大的影響力的王族而已。《日本書紀》中的「聖德太子」也許確實是虛構的人物,但並不是像大山誠一所認為那樣,而是一位即真實存在,又有政治實力的王族。

和田萃(歷史學家、京都教育大學名譽教授)認為:「聖德太子」在《日本書紀》的編纂階段被理想化是多數研究者的共識,應該將廄戶王與被粉飾了的「聖德太子」區分開,但是並不等同於認同「聖德太子虛構說」和「蘇我王權說」。

對虛構說的反駁

反駁聖德太子虛構說的著作和論文有:遠山美都男的《為什麼聖德太子沒有成為天皇?》(2000年)、直木孝次郎(歷史學家、大阪市立大學名譽教授)的《關於廄戶王的政治性地位》、上田正昭(歷史學家、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的《從歷史看到的太子形像的虛實》(收錄入《聖德太子的實像與幻像》)(2001年)、上原和(美術史學家、成城大學名譽教授)的《世界史上的聖德太子 東洋的愛與智慧》(2002年)、田中英道(美術史學家、東北大學名譽教授)的《排斥聖德太子虛構說》(2004年)、森田悌(歷史學家、群馬大學名譽教授)的《推古朝與聖德太子》(2005年)、曽根正人《聖德太子與飛鳥佛教》(2007年)。

關於聖德太子的歷史資料有《日本書紀(卷22推古紀)》、「十七條憲法」、《古事記》、《三經義疏》、《上宮聖德法王帝說》、「天壽國繡帳(天壽國曼荼羅繡帳)」、「法隆寺藥師像光背銘文」、「法隆寺釋迦三尊像光背銘文」、「法隆寺釋迦三尊像台座內墨書」、「道後湯岡碑銘文(伊予湯岡碑文、記錄於伊予國風土記逸文)」、「法起寺塔露盤銘」、《播磨國風土記》、《上宮記》等等。這些都成書於比廄戶皇子晚得多的時代,有說法認為都是在《日本書紀》成書後再製作的,對這種觀點的異說、反駁也存在着。

大山說

太子形像

關於日本書紀中的聖德太子形像,大山說是僧道慈(留學大唐17年後的公元718年回到日本)在藤原不比等和長屋王的授意下所作。但是,森博達(京都產業大學教授,古日本語研究學者)指出:包含「推古紀」的日本書紀卷22並不是由中國音書寫的卷α群(遠渡日本的唐人所作),而是用日本音書寫的卷β群(日本在新羅的留學僧們所作)に屬するとする。「推古紀」是漢字寫成,而其關於漢字的意義和用法有很多錯誤,所以關於「推古紀」的作者是留學大唐17年的學問僧道慈的大山說受到批判。森博達認為β群的創作是從文武天皇朝(697年~707年)的文章博士山田史御方開始的。

十七條憲法不是聖德太子所作的說法從江戶後期的考證學者那裡就開始有了。津田左右吉在1930年的《日本上代史研究》也說到了十七條憲法不是聖德太子所作。井上光貞坂本太郎等人對津田說持反對意見。關於狩谷鍵齋、津田左右吉等人的偽作說,關晃認為「根據還不夠充分」。森博達則認為十七條憲法是後世在編纂《日本書紀》時才創作的。

勝鬘經義疏

關於「勝鬘經義疏」,與敦煌出土的「勝鬘義疏本義」有七成相同的文字,藤枝晃認為是6世紀後半期由中國北朝所作,與聖德太子無關。關於「法華經義疏」卷首的題箋,大山說認為只是僧侶行信的一種「太子親撰」的炫耀性帖示。安本美典則根據題箋的撰號「此是大委國上宮王私集非海彼本」中的「是」、「非」等字的筆跡與正文一致而斷定題箋和正文是出自同一人物之手,否定了成書後僅僅是添加了「太子親撰」的說法。而且,從題箋中的「大委國」來看也否定了「法華經義疏」由日本之外的國家所作的說法。

關於《上宮聖德法王帝說》卷首所記載的聖德太子的世系,家永三郎認為成書年代最遲不超過大寶(701-704)年間,是比《古事記》、《日本書紀》更古老的資料。

天壽國繡帳

關於「天壽國繡帳」,大山說從天皇號、和風諡號等角度出發,認為不是製作於推古朝。金澤英之指出天壽國繡帳的銘文中出現的干支在日本是在公元690年(持統4年)才開始使用的儀鳳歷(麟德歷),「天壽國繡帳」的製作年代690年以後。另一方,大橋一章則根據天壽國繡帳」圖中的服制等等,認為是推古朝的產物。石田尚豐認為從「天壽國繡帳」中體現的技法等等來看,不可能製造於8世紀。

參考文獻

  1. 李濯凡.《萬葉詩情:日本萬葉集和歌及其歌人》.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第24頁
  2. 日本聖德太子大化改新精神淵源在《史記》? .手機網易網[引用日期2018-12-04]
  3. 《古代政治史中的天皇制的規律》(吉川弘文館、1986年)
  4. 境野哲《聖德太子傳》(丙午出版社、1917年)、p.128
  5. 小學館周刊《新設戰亂的日本史 第27號 蘇我・物部的決戰》
  6. 《懷風藻序》中的「逮乎聖德太子。設爵分官。肇制禮儀。然而專崇釋教。未遑篇章。」
  7. 《三代日本實錄》卷二貞觀元年(859年)五月十九日甲戌條、卷八貞觀6年(864年)正月十四日辛丑條、卷卅八元慶4年(880年)十月廿日庚子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