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外行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外行星

 

 

 

地外行星(superior planet)即太阳系内轨道在地球外的行星。地内行星有水星,金星,地外行星包含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动态位置变更在合——西方照——冲——东方照——合之间。除在合附近不可见,在其它位置均能被看到。

行星保持恒温状态的能量从何而来

哈佛-史密斯天文物理中心天文学家罗伯特-诺耶斯是加斯帕研究小组的成员

,他说理论家们关于行星结构和发展的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密度这样小的巨大行星。美国宇航局行星专家杰克-里索尔称,问题不是这样的行星由什么物质构成,关键是他们怎样才能保持自己的温度并且不收缩。行星诞生时都很温暖而且形体很大,但是要保持这样的状态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哪里,无人知道。 天文学家经过一年的跟踪观察,发现了一颗拥有最大固体核心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直径是木星的3/4,其核心相当于地球的70倍,其质量的1/2至2/3都来自集中在核心的重元素。相关论文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发现怪异天体

由日本国立天文台、神户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观测小组,利用设置在夏威夷的“昴”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了这颗位于编号HD149026恒星附近的行星,它以极小的轨道半径绕HD149026旋转,周期为2.87天。

科学家使用美国亚利桑那的一个较小的望远镜发现,在其公转周期中恒星的亮度有一个0.3%的下降,这表明该行星公转轨道直接经过了其环绕的恒星到地球的连线。科学家借此通过“掩星法”测出了该行星的大小和质量,并由此计算出了它的密度。经过计算,要达到这一密度,这颗行星不可能仅由气体组成,内部有大于70倍地球质量的巨大固体核才能形成。

该行星的温度高达1200℃。它距环绕恒星的距离只有地球到太阳的1/25。可能是由于摩擦力使其速度下降,恒星的引力将它拖到了目前这个距离更近的轨道上。

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格雷格·拉夫林说:“这是一个很怪异的天体。”东京工业大学的井田茂博士则认为,这是自发现飞马座51号行星以来最重要的发现,突破了星核质量达地球质量30倍为极限的理论。

怪异天体引发的挑战

实际上,这一发现对两个主要的行星形成理论提出了挑战。根据“核心增长模型”,行星形成就像滚雪球,连续的随机碰撞逐渐集结成一个固体核心,生长中的核心重力不断增加,开始吸引更多的物质和气体。而在“重力不稳定模型”中,气体巨星则通过围绕在一个年轻恒星周围的尘埃和气云直接冷凝而快速形成。

拉夫林认为,“重力不稳定模型”中的气体巨星可以通过与彗星或小行星碰撞获得重元素,但其获得的物质却不可能像现在观测到的这么多。他认为,这颗行星是一个例外,对这个高密度核心的一种解释是,它可能与一个或更多的行星发生过碰撞。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碰撞可能会使该行星脱离了其环绕恒星的赤道平面。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其自转轴,以查明真相。

地外行星发现屡破纪录

科学家在太阳系以外又发现了二十多颗行星的踪影,其中包括迄今为止最为怪异的一些。天文学家对外介绍了迄今发现的质量最小的太阳系外行星――OGLE-2005-BLG-390Lb。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5.5倍,最有可能是覆盖着冰的岩石球体,围绕一颗距地球约21000光年远的冰冷红矮星旋转。9月,另一颗新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HAT-P-1再次改写了历史纪录。它是至今为止发现的体积最大、密度最小的行星,直径大约是木星直径的1.5倍左右。

更令人吃惊的是,HAT-P-1的质量只有木星的一半。由于密度比软木还小,可以漂浮在水中。接着,天文学家又在10月发现了已知运行速度最快的行星――SWEEPS-10,它一年只有十个小时,表面温度可能有3000华氏度。如果其母恒星(home star)温度比它高,那么SWEEPS-10可能会被汽化。

预测

一个美国天文小组在距地球15光年处宝瓶星座发现的一颗行星,是迄今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但这颗行星温度不适合已知的生命形式。

这颗行星是围绕宝瓶座恒星“格里斯876”的第三颗行星。“格里斯876”属于银河系中最常见的恒星类型红矮星,其质量约为太阳的三分之一。除新发现的这颗行星之外,还有两颗巨大的气体行星围绕着它运转。这颗行星半径相当于地球的2倍,质量相当于地球的7.5倍,先前发现的质量最轻的太阳系外行星其质量至少是地球的15倍。由于它距恒星“格里斯876”只有120万公里的距离,大约只相当于恒星本身半径的10倍,导致其公转周期只有约2个地球日。

天文学家认为,这颗行星的内核可能有铁或镍构成,表面覆盖硅,大气层中甚至可能有水蒸气。但是,科学家们估计,这颗行星表面温度高达二百到四百摄氏度,地球生命无法存活。

最近10年以来,天文学家们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170多颗行星,不过,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属于木星这样的巨型气态行星,根本不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其中有6颗结构类似于我们的地球。在这6颗类地行星中,有2颗非常寒冷,剩下的其它4颗由于距离其恒星太近而几乎没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1]

参考文献

  1. 《走近科学》 20130723 宇宙探索之旅之地外行星,央视网 - tv.cntv.cn/v... - 2013-7-23